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心理咨询 >> 梦境解析问答分享 >> 梦见棺材,木乃伊复活,忘指点!
首善:
昔夜半,梦生漆棺材一,执钎以开侧板,顿现一老妪,肤似古铜,骨瘦如柴,苍发攒髻,慈祥而眠。见开棺,老妪侧身蜷卧,自取似灯盏状陪葬器物,掩面而卧,身后疑有似琴类陪葬。
是夜酣睡,再梦老父辛苦劳作,苦劝之,意欲养之无忧衣食。又梦三岁犬子,忽身高八尺,比吾身略长,立当面,甚是感慨。
晨起犹忆此景,百思不得其解,有梦未解,食味难甘,望高人赐教,不胜感激。
西山:
象由心生。标题中的“望”写成“忘”,是为了呈现“丢失了心”的状态吧?
文体的文言风格似乎对应了“老妪”“老父”,颇有旧时代风貌,文意则表达孝亲之情,隐含失望(失“望”)之责。三岁犬子(犬:忠诚,忠孝)忽然身高八尺,所包含的望子成龙和拔苗助长的意蕴,敲得我这个解梦人心里别别跳!这样的格局,会在代际传承。须知,古代中国童子开蒙学习的不是童话和寓言,而是《三字经》、《论语》,活泼的人性被快速雕琢成“器”。如今儿童读经、国学大渐,沉渣泛起。家长骂孩子骂不成器而不是不成人……
不管怎样,梦者还是下扦子给自己内心深处埋葬的情结动了手术,这里封存的竟然是一个依然有活力却不待见开棺人的老妪!掩面侧卧。灯盏象征指导,琴象征知心。所以这个老妪具有阴阳两面的象征意义,一方面代表智慧老人,但对开棺人持拒绝姿态(对应着梦者的内疚和悔恨);另一方面象征内心深处依然控制开棺人人生发展的负面的“母亲”(母性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与慈祥母亲阴阳两隔的伤痛被屏蔽了,转化为“有梦未解,食味难甘”的反侧,需要修通与母亲的情感连接。在这个意义上,老妪还进一步代表了大地母亲,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根基,是“老父-梦者-犬子”链条的维系者。梦者自觉处于这个中间环节,是一种社会责任的表达,但如果与根基的连接有问题,就得不到充足的滋养,会自感无力、无助。
为什么中国人如此讲究集体和团结?是因为个体的羸弱!越强调忠孝,个体越弱,自相循环,便有了很好的延续性,却没有足够的发展性了。须知孔夫子最初的设计重点在“仁恕”,这是凸现个体自由、力量和价值同时形成良性人际连接的学说,“忠孝”是在这个大前提下的家庭、社会伦理观念而已。掩压仁恕光大忠孝,是暴力集团干的活儿,可以名正言顺地欺压良善。但至今的新儒学,都没有在仁恕上下点功夫,可悲可叹!
发一段议论,还回到梦上来说。有个小小建议,请梦者尝试用现代白话重新叙述一遍梦境,叙述完毕后再体验一下心境,看看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