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6|回复: 2

也随便说说——2010央视春晚部分节目刍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1 15: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983年开始,春晚走进家庭已经二十七年头了,然而一直没有用正式的篇幅去评价。原因大家都知道,春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亮丽风景,一个牵动着亿万人心的系统工程,或者一道年夜饭桌上精心烹制的杂烩菜。既要达到“文化搭台,政治唱戏”的宣传高度,又要确实满足日益增长的多民族精神文化交流与欣赏的需要。目的性太多,题目又很大,很难细致去评说。
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本文只对2010年春晚舞台的部分节目做个评点。
今年的春晚舞台,个人认为至少有三个大众的看点:王菲复出、小虎队重聚、赵本山如何创新。正式亮相前,又传出了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向央视亮剑,捍卫自己权利的著作权纠纷。通过马先生两篇博客的讲述和个人对他的关注度,我相信真实情况也许有点出入,但应该不会太大。相信的原因无非基于两点,央视很多人早已习惯把春晚准入的规则(也许还包括潜规则)看成屡试不爽的真理;此前春晚节目组当然想不到居然敢有人跟我们叫板的艺术创作者。这次是无意撞上了严谨而较真的马未都,下次如果是“牛未都”,是否早就将牛搞定了呢。呵呵臆断没有太多意思,写下这句话权作思考吧。

对于三个看点的想法,我逐一阐述一下:
一、王菲的“淡看风云”
毕竟暂别歌坛专心做慈善有段日子了,想重新进入娱乐的视野,需要耐心、勇气和时间。看来王菲在这点上应该是有准备的,而且坚持了自己惯有的风格。这么说的原因来自于以下三点:
①服装、发型的特立独行。这点对于熟悉她的人无需多解释。
②演唱的自信。我注意到除了后面独唱的毛阿敏外,只有王菲没有采用歌伴舞,从头到尾一人轻声吟唱,而且动作少到几乎没有怎么利用舞台的宽度。这种演唱的方式除了对自我各方面状态的超级自信外,我暂时想不出其他的原因。
③曲调选择。早听人说是一对新人写的这首《传奇》,又是王菲作为复出计划的第一步亲口点来唱的,应该值得不少人期待吧。反正我不会唱王菲的歌,听别人说她的歌是“好听不好唱”。对于春晚这首歌,我的感觉是这首歌和她本人契合度挺理想,至少不算失败吧。

二、面对小虎队的唏嘘与惆怅
从现场观众的反应度来看,小虎队的演出足以称得起一个小高潮了,尤其是与去年火爆的同样来自宝岛的刘谦魔术前后脚登台。只可惜和小虎们一起“尽情摇摆”后,还是不免“向天空大声地呼喊说声——很抱歉”。说失望也不够,说感动还真不是,想了想,大概是这样一个状态:一种唏嘘,外带着一点惆怅。
①呼唤怀旧——应当说当初策划这个想法的人是值得欣赏的。通过小虎队的表演,既应了年景,又让人怀了旧,还和谐了两岸关系,同时集中外界纷纷揣测的“焦点”(说实话春晚前一直就想写篇“小虎队重聚首前瞻”之类的短文),也许还能注入一种新时代的活力,一箭若五雕,当妙到绝巅。然而创意归创意,最终效果并非如我所想。当“爱”的手势作出时,一刹那我真地有点激动了,而当“蝴蝶飞呀”飞呀飞到天上,让我有点摸不着北,就剩下了眼前一片陌生的“青苹果乐园”,那种深埋内心的呼唤渐行渐远。究竟我被什么撞了一下腰?!
②嗓音——成长的烦恼?不知道究竟是岁月不断使人蹉跎,还是我们大家记住的只是倒仓前的嗓子,让我感觉他们的确是大得不行了,实在不应该再叫他们小虎队。音准且放一边,恐怕三位都疏于歌唱舞台久矣了。
③伴舞——雷死人不偿命!小虎队之所以当初风靡中国大陆,无非是人舞齐靓。尤其是吴奇隆当时结束时那个“后手翻”镜头,迷死我们班上当时多少女孩子呢,恨得当时我这样的长跑类男生都抽空练上体操了。而之前已经提前知道舞台限制问题,不会给我带来这个惊喜了,但是至少小虎们的“余威尚在”吧,但是还真不是这样。把那个年代绝对酷劲十足、宝托范准的经典动作全掐了,只剩下当天那个最后的造型了。尤其雷人的是台上这帮伴舞的,服装设计单调且不多说,动作编排看完让我怀疑这不是小虎队,而是某街道的青年秧歌队。编导同志们,既然融合不到一起,就干脆少上点人,或者能参考一下香港、韩国劲舞的编排风格都不会是这个感觉吧。
因为被雷得够呛,和沉浸在“组合情绪”中暂时无法自拔,以至于“身着环保意识”服装的董卿女士上场都没看清楚是怎么坐下的,呵呵。

三、说说刘谦的魔术
第一次知道刘谦当然是去年,当时除了觉得这魔术师很帅外,其他没有任何感觉。后来不经意间发现各地卫视从中嗅到了一档新型栏目的包装走势,那则是后话。今年认真看了刘谦的表演,而且前后反复看了三次,觉得一次比一次好。说点观后的感想吧。
第一是觉得魔术如果经过类似相声形式的包装与搭配,更有一种惊喜与意外,即所谓“老瓶装新酒”的创意。如果说去年让刘谦和董卿临时搭伙是无意所为,那么今年春晚编导的坚持更成就了这个节目的最终火爆。两位的一捧一逗已经相对自然,鲜有做作之感了(我更愿意相信作为现场目击者董卿的惊奇出于真心,而不是去年的貌似做秀)。我们都知道好的魔术的意义就在于,事前明知道是魔术师要你睁着眼睛“被耍”,但是还要让你目瞪口呆地、兴趣盎然地“看到你服为止”。当然最理想的魔术效果除了要意想不到,更富含幽默滑稽的元素。其实我想,还有不少观众抱着“不信邪”的架势,看是否自己更自信聪明到能来个“当场揭秘”。呵呵毋庸讳言,笔者的部分心态中就有这一层。刘谦魔术的成功不仅靠的是技术和头脑,还有这份“娱乐大众”的独到眼光。
第二是近景魔术表演层层递进的设计思路值得学习。之前的春晚舞台,魔术也屡屡被尝试过,为什么最终刘谦成了,李咏折了呢。难道全归结于专业与非专业吗?!恐怕问题不光止于此,还应在于这个古老形式的表演设计的推陈出新。“千刀不变”在一些魔术师展示中,曾经我们屡次看到,这是一门基本功,必须要熟练掌握的。而“穿透”也是常出现在魔术舞台上的一门传统经典技术,和“大变活人”相仿。我想刘谦项目组做魔术设计时好就好在利用摄影机直拍的特点,满足观众兴趣不断深化的心理期待,吊足预期的胃口,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整体呈现,而不是如往年李咏那样一种故作高深的玩票带玩耍性质,让人对魔术重新有了兴趣,获得了相当成功。

最后就是要说的是,“好的魔术师必然是个好演员”这句话果然不虚。魔术成功的奥秘必然涉及到魔术师如何将观众的吸引力带出“兴趣集中点”,无疑这一点刘谦诠释得非常到位。既在言语上做到了插科打诨,又有眼神上的“妩媚交流”,所以一夜成名也就在所难免了。
那么这个节目就没有一点瑕疵吗?当然不是。其实刘谦在表演魔术时,有个明显的“穿帮”之处容易被观众忽略掉。那就是董卿在洗牌时,并没有后来被扔掉牌中的第一张,即刘谦口中的那张“广告牌”。这张牌大家应该还记得,恰好刘谦扔掉时反正面都被我们看到了,没记错的话,两面好像都是白色带图案花纹或文字的,初始位置在第十摞牌中。这张牌如此抢眼,但是在董卿洗牌过程中好像并未出现,所以应该是扑克的“魔术之眼”吧,我想。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易明心理网 ( 京ICP备号07006174 )

GMT+8, 2024-9-20 05:4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