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45|回复: 20

再次拜读《弃儿与行人》之后的思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7 13: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新的被保护和喂养的经验与被抛弃经验是如此地不同,并且每一天都在被肯定,以至于幼儿无法将它们并存(原始思维是非黑即白、阴阳两分的),那“被抛弃”的印记就被屏蔽和分离了出去,形成一个创伤包。”

“这个阶段的母婴关系就会成为最早的经验,为自我的成长在安全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建立了最早的界限和标准。这个界限和标准沉潜在无意识里,指导着后续的自我发展,使得人生不断发生着与早年相似的情境。如果一个偏颇的界限或标准不被揭示和改变,即使人已经成长到可以探索开发新资源来塑造自我的时候,依然会受困而难以正常舒展。”

“第一部分工作的目标是探寻创伤,达成凝结情绪的哀伤宣泄,放下未满足期待,接纳和理解早年生活,修通与早年重要他人的情感与心理连接”

““弃儿”在心理上需要真正地独立于曾经的创伤,独立于母体环境的牵绊,才能成为一个健康的“行人””

这四部分的逻辑关系是否可以理解为:
创伤包的形成是因为“被抛弃”的印证被隔离出去,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讲的那一部分的经历分化成为一个单另的子人格,固化在那里,得不到成长,形成情结。因为这一情节的影响,使其在后续的人生中不断有意无意的重复着相同的经历与体验,自我毁灭,或者获得新的资源。
而治疗的方法就是让来访者明晰早年的情结,创伤包,或者子人格。最后在心理上真正独立于这些创伤。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创伤”来自于“分离”,而“治愈”也同样来自于“分离”吗?
2而荣格一生为之努力的“自性化”,在您看来也同样认同“自性的先天生命能量怎样运用现实材料塑造自我,塑造得越像自性就越幸福。”
那这里的“自性”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对它的理解是让我越像自己,回归到“纯在”的自我,如果是纯在的自我,那么对于那一部分的“子人格”“创伤包”“情结”(不好意思,这里的概念划分上我不是十分明确。。。)是接纳好呢?还是隔离好呢?
谈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您在论坛里留下的这样一句话“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其实指建立在对自我人格体系清晰的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发展,准确地说,不是掌握,而是顺应和参与,与命运相伴。既非主人,也非奴隶。”
这里的“主人”与“奴隶”不也是类似“弃儿与行人”的一对心理原型吗?
从我个人的经历上主观地理解,所谓的“主人”就是自我摆脱早年创伤埋藏下的“宿命”利用阳性资源,把握自我人生的一种“认定”。;而“奴隶”是以创伤包为包袱,饱受其折磨,被“宿命”所奴役的“认定”。
“奴隶”固然不幸福,但是“主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性化吗?分割独立固然能成为“主人”分隔出去的那一部分自我的自性有何去何从呢?
所以,我在想,是否采取接纳的态度更适宜呢?“那顶帽子注定捡不回来了”而将为满足的期待转化为对自身源源不断的爱,真正意义上的自爱。是否更趋近于自性化的意义呢?也真好符合您反复论述的“相对的阴阳平衡”和“绝对的阳动不息”之间的有序互动。
就我目前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还有主观的局限性,所能理解到的层次,就是:自爱,真正意义上的爱自己,是解决一切自身问题的根源。爱是接纳,是包容,而非隔离,独立。每一部分“自性”都被自我所接纳,接纳的基础上以自爱来浇灌,最终得以成长。“自性”就是学会面对和接纳每一个层面的自己,并以自身爱的力量,使每一个层面的自己得到均衡全面成长的过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略显偏颇,请您见谅。
西山老师 7:29:09
如果是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创伤”来自于“分离”,而“治愈”也同样来自于“分离”吗?——前者无意识,后者有意识。后者也是象征性说法,当情绪宣泄之后,再“分离”出去,就不再是创伤包,而是一个记忆的空壳。我同意“接纳”这个说法。但接纳不是囫囵吞入,而是我说的建立良性的连接,宣泄其中的哀伤,获得新的认知,使之仅仅成为一个记忆点。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就是有意识的分离,从创伤中独立出来,不矛盾。
主人和奴隶一说很有意思,你可以钻研钻研
欢迎把你的思考发表到我的论坛“心灵成长”专栏。好吗?
 楼主| 发表于 2010-3-27 13: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1# 鹤婴

这些天来,十分的困倦,总是贪恋睡眠时分那种不用思,不用感的状态。是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吧?现实的压力唤醒从前的恐惧体验,以梦的形式加以演绎,牵扯出早年的一系列记忆。而这些记忆,对于目前的自己而言,无疑是力不从心的。所以困倦的逃避着,又或者是在探寻着摸索着。
那全身战栗的恐惧感如此的刻骨铭心,一经唤起,再难平复,然而更让我无法释怀的是,唤起这些感觉的人竟然是我的父亲。
虽然平时在意识层面里,是知道自己不认同父亲的,可是没有想到他在潜意识层面里对我造成的威胁如此之大,甚至唤起了濒临死亡的恐惧感。每每想到这里,是愤恨的。在心里无数次的对自己说:“我一定要离开你,离开你的牢笼,摆脱被你控制的桎梏!彻底的,远远地离开你。我一定要掌握自己的人生,不再被你所左右!”可是这种反抗的欲望愈是强烈,心底那份恐惧却愈加浓厚。恐惧自己又一次陷入曾经的宿命之中。就像被验证过无数次的那样:无论我如何反抗,如何努力,如何不甘心不情愿,结果都是一样,最终还是会按照他决定的那样发生。如同宿命,挣脱不得。
也曾自我疏导,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不再是那个没有能力的小女孩,不会再被他所控制。可内心的焦炉却并未放下分毫。
我一方面希望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一方面担心再次沦为他的“奴隶”。强烈的愿望与巨大的恐惧反复纠结着,撕扯着我的神经。加之被唤醒的年幼的创伤,我已无招架之力。
在反复的自我折磨的关头,某一个时刻被一位姐姐一语点破:自从接触心理之后,你一直在反复不断的尝试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去揭示自身的问题,甚至隐藏着一种欲罢不能的乐此不疲。。。
当时看到屏幕上的这一段文字,我竟是长久的说不出一句话来。。。
回首走来的一路荆棘,事实确实如此,每当通过一种新的技术,一套新的理论,挖掘出“以往我所不知道的”“自身的问题”时,心头甚至会涌上一阵窃喜,再以更全面的明晰自身问题的目的,对这一门技术或理论孜孜不倦的更加深入的钻研学习,这也是一直以来促使我学习心理的一股潜在的驱使力吧?
想至这里,不觉一阵可悲。。。
是呀,这样近乎病态的“自我剖析”,是为了什么?
这样反复不断的给自己构建问题到底是为了什么?我究竟在需求什么?

是的,我在构建问题的过程之中,得到了自己需要的好处,
寻求“自身的问题”,以此为借口,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指责父母的不足,从而要求他们的爱。
沉溺“自身的问题”,可以为曾经的错误失败找出理所当然的理由。
需要“自身的问题”,可以为自己偶尔的懒惰与倦怠提供名正言顺的解释。
甚至依恋“自身的问题”,就可以在自己重视的人那里得到特别的宠爱关心。
原来是我自己“需要”问题来“保护”自己。。。


“我们都不了解无意识,如果盲目地猜测很可能构建问题,这个做法背后有情结的驱动,因为构建问题能带来某种潜在的益处,比如躯体自我对负面情绪的饥饿得到满足。”
“从根源上取解决,是一个象征性的说法,因为我们现实中回不到过去,只能在想象力空间回去。因此从根源上解决,说到底是运用想象力去回溯,去发现同样的创伤性事件的不同意义,去发现你的生命潜能为什么要运用那样一种带来痛苦的资源来塑造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不得已,让自己付出如此的代价,从而得以挣扎求生活到今天。这股能量究竟是为了什么样的目的才冲突过那个艰难的坎坷流淌到今天的,而不是在那里折回。”

“有时候看上去沉溺的表现,是感觉感受受阻因而出现的强迫性的往返重复。这是人的本能,负面的情绪经验,从更深的层次来说,不是迷失了自己,恰恰是它想要找回自己内心的真正的感受。。。。正是心灵它要一次次的原路返回找到它自己的道路的企图。。。”


无意中再次点开西山老师所写的《弃儿与行人》,刹那间久远之外,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反复研读之后,终于理出自我的脉络。
“主人”也好,“奴隶”也罢,无非一体两面。而我纠结的行为,就好像是要霸占温暖的手心,却又在极力排斥冰冷的手背。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却在自我主观臆断的阴阳两端里纠结煎熬。当你不判断孰为阴时,自然也就不存在阳。
跳出自我设限,不去理会何为“阴阳”。究竟是什么让我在人生这短暂的二十年间反复纠结在这个牢笼中不得自拔呢?是什么样的能量一直支撑着这个信念呢?是对父亲安排的生活的不满吗?是对父亲的不满吗?是对父亲的恨吗?是对父亲的爱吗?
爱?
有爱吗?
强烈的爱!
强烈的,未被自我觉察的,被自我反复压抑的爱!
是的,父女之间的连接因为过去的创伤被中断,强烈的爱不能以正常的渠道表达,转化为不满,而这不满因为社会规范自我道德体系的压抑同样没有没彻底的释放,转而在自我体内创造出“主人”与“奴隶”的角色相互攻击,乐此不疲,消散着源源不断的呼之欲出的能量,“在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同时难以自控的不断毁坏自己的生活,或者看上去在招致破坏”而这种能量的“不断压抑和不断表达”成为了我这二十年人生主要的工课之一。
也曾将能量向外投射,期许通过爱情达到自我的救赎,期许通过外出求学达到彻底摆脱的目的,期许通过叛逆反抗达到足以彻底放弃的借口,也曾期许通过沟通交流得到理解支持与力量。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一次成功。也确实不存在所谓成功,我所做的不过是一次又一次验证和固化“弃儿”的宿命而已。
而如今,我希望通过此刻的觉悟,彻底走出曾经的阴霾。根本无所谓主人与奴隶,我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爱父亲的事实。我接纳,我爱你。
对父亲扭曲的表达的爱,竟是我这么多年来自虐的原动力?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正如没有孩子不爱自己的父母。
我接受并感激您为我做过的所有事情,不管形势如何,我知道这些都源于爱。正如我的叛逆与反抗,也是缘于对您的爱一样。


当然,存在的问题远不只有与父亲的连接,此次揪出的早年创伤,以爱的形式得以释放,在以后的时日里,需以智慧与觉悟逐步超越。只是我想我获得了至少适用于自己的解决之道。
面对并接纳自身对“缺失”的需索,以自爱为基,修通个体内部以及其与外部的连接的各个通道,使原本就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生命潜能以它原本的合理的方式释放,一切回归到“本来就该如此”的位置。
“人对自己命运的掌握,其实指建立在对自我人格体系清晰的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发展,准确地说,不是掌握,而是顺应和参与,与命运相伴。既非主人,也非奴隶。”
主观的讲,如果真的存在“弃儿”,属于“弃儿”的这部分人,对父母的感情与忠诚往往更甚于其他孩子。因为这爱里纠结了更多的爱恨缠绵,极易造成扭曲,使当事人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作用在自己或投射在他人身上。那份“缺失”被个体以不正确的自我保护的方式不断重复,成为其一生不得以逃脱的宿命。对于被抛弃经历的不断重复,以固有模式的机械复制,潜意识以他的方式,不断地寻求一条回归与救赎之道,避免再受其苦,究其根源,是自我保护机制使然。对于早年缺失的扭曲表达与压抑,本质上是源于对自己的爱,爱的扭曲,导致外化的各种“自虐”行为。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爱呢?从根本上爱自己,用爱来弥补那部分缺失,让所有扭曲还原其本来面目,是生命的潜能得以最自然的释放,是所有转化的最根本驱动。
就连此刻,我的述说与书写,也是在强化自己一种新的体认与思维,固化这种新的神经链接。亦是以自爱为最原始的驱动力。
只是,如此的陈述着实容易,一但作用于自身问题时,没有几个人有足够清醒的认知。
说来惭愧,也曾以“自爱”这个核心为他人做过治疗,看到比自己年长很多岁的咨客对自己无以言表的感激,看到比自己小的孩子学会自爱之后,口口声声“姐姐谢谢你”,自己却要重新“以身试法”。理论的东西在那里,他人身上也已得到验证,也为自己做过这方面的心灵成长,可是触及幼年的创伤体验时,人还是会不自觉的陷入曾经的牢笼中求救无门。不过幸好跳了出来,也算是对自己的观点做了一次亲身验证吧。一段一段的品读论坛里的这些文字,一点一滴的觉悟慢慢积累,对写下文字的你们,表达最衷心的感激。谢谢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09: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鹤婴的解读真是深刻,让我看了很感动。
原型研究在历史上有很多,著述甚丰,但是大都停留在体验和运用中,深入研究并明确阐述的材料不多。目前我所看到的不错的书籍,国外一个,国内一个。前者是德国作者埃利希·诺伊曼的《大母神》(国内好像有译本),后者是柯云路的《童话人格》,写得都很深入,并且生动,很值得分享。
当读到西山老师关于“广义地说,人人都是弃儿,也是行人。人类就是上苍的弃儿、大地的行人”,也让我眼前陡然一亮。一是后面关于“行人”的现实论述与案例支撑,二是惊讶于这种想法的宽泛与开阔,同时更加懂得关注自我本源的探索。看到鹤婴这两篇更加具体的感想,收获也很大,让我看到了一个咨询师不断转变与提升的边走边说。
当然,更为西山老师的文章能够引起我们读者这么多的共鸣感到开心。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29 1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3# 知秋

您说的我太惭愧了,不过偶尔的情绪抒发罢了,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解梦这方面我也是刚刚开始关注而已,以后还请您多多指教哦~
《大母神》放在那里,一直还没仔细研读呢。关于您提到的另一本书,什么时候写一下读后感分享给大家,好让我们学习学习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7: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鹤婴的解读和分享,我的文字能让你有感悟和收获,也让我很欣喜慰籍。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生活在社会里的,我从孤独中释放自己,与大家有了连接,也经历过艰难的心路历程。现在我感到温暖,并能温暖别人,这种感觉真好。知秋身上也有我的影子,不太愿意伸手请人扶,却很愿意伸手扶别人,呵呵。其实我们彼此需要着,没有人能单纯地给予。让我们携手并进!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9 18: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鹤婴写的真的是很有感情。
很有意思的是,我今天下午也刚刚重新第二次看《弃儿与行人》,本想来论坛提问题的,没想到第一行就是我要提的问题。这算不算潜意识呢?

我的问题是:“新的被保护和喂养的经验与被抛弃经验是如此地不同,并且每一天都在被肯定,以至于幼儿无法将它们并存(原始思维是非黑即白、阴阳两分的),那“被抛弃”的印记就被屏蔽和分离了出去,形成一个创伤包。”

这句话中,被抛弃的经验是指什么?

盼望西山老师解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09: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被抛弃经验包括两个层面。
    第一个是基本的、人人都经验到的层面:分娩,然后剪断脐带;这个经验构成人类集体无意识里共同的弃儿原型心理,但不足以让个体产生弃儿情结;
    第二个是附加的、某些个体经验到的层面:没有被及时送到母亲怀中重新恢复母子一体化的感觉,这个经验导致个体弃儿情结的形成(也可以象征地说弃儿原型附体了)。
    不论个体经验处于哪个层面,都会因为后来被保护和喂养而把这些不愉快经验“忘记”掉。即,在大脑中某些与该经验有关的部分神经通道因为与新的日常记忆(保护和喂养)信息不吻合而得不到神经递质的,发生萎缩断开,这部分创伤经验的事实记忆就被模糊掉了,但这部分神经连接及其相应的心理感受依然是相对独立地存在的,所以说是一个包。这是一种不彻底的自动修复。一旦生活中发生了“被抛弃”刺激信号(比如看见流浪猫,或者受到同伴排挤),就会重新连接到这个包来,触动“被抛弃”的心理感受(去怜悯那只猫或者生同伴的气,感到悲伤)。早年没有形成弃儿情结的人,感受处于正常水平,可以自我接纳和消解。早年形成弃儿情结的人,感受可能会放大或继续压抑,情结被强化,影响人格的正常表达和行为。——比如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在人群中落落寡合,很敏感自己是否受到欢迎和礼遇——我就曾经是这样的。有些更为严重的个体会产生被迫害妄想。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1: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解答,非常详细!这下明白了~呵呵,我会继续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14: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一只狗有一次经过一家肉店,很想弄到一块骨头,结果被老板暴打一顿,产生了心理创伤,很郁闷无法渲泄表达,于是形成了肉店情结。下一次经过另一家肉店的时候,它就提心吊胆,贼眉鼠眼,不敢立刻去叼扔在角落的骨头了,即使第二个老板很慈爱。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0 21: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老师的分享,让我对西山老师的文章能够更多的理解,我也有很多感想,但总是落不到纸上,坐在桌前,却感到无话可说.看到街上无家可归的人我就难过,看到丢失孩子的文章我也会捐出眼泪鼻涕一大把,以前总是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太多情,太易伤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09: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猜 betterxuan 是不是看到我9楼的回复觉得自己的提问幼稚,就编辑删除了自己的提问呀?
你在8楼的提问是:情结是怎样影响人的行为的?不知道我的记忆是否准。也许更为科学的回答是从神经生理学给出比较好,但我举了半个例子,带点调侃味道。你的感觉很敏锐。我希望你别介意我的调侃味道。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4: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5# 西山


不知为何,之前的几篇帖子里,几次看到您喊知秋的名字时,心中总是滑过一丝温暖,
看到这里,终是明白了这种莫名之感从何而来了,原是视如己“初”的“慈爱",
不知您是否相信,眼神,音乐,文字,甚至飘渺的”气场”诸如此类等等,只要用心总能捕捉到它所承载的情感
看过知秋的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4: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鹤婴的解读和分享,我的文字能让你有感悟和收获,也让我很欣喜慰籍。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生活在社会里的,我从孤独中释放自己,与大家有了连接,也经历过艰难的心路历程。现在我感到温暖,并能温暖别人,这种感觉 ...
西山 发表于 2010-3-29 17:48

不知为何,之前的几篇帖子里,几次看到您喊知秋的名字时,心中总是滑过一丝温暖,
看到这里,终是明白了这种莫名之感从何而来了,原是视如己“初”的“慈爱",
不知您是否相信,眼神,音乐,文字,甚至飘渺的”气场”诸如此类等等,只要用心总能捕捉到它所承载的情感
看过知秋的两篇跟帖,字里行间里,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无论平日里处事何等干练老成,冷静周全,骨子里是个性情之人呢,
那个头像,如果是他本人的话,
虽是侧面,却隐隐透着股倔强,类似于和大人赌气不让眼泪流下的孩子的倔强。。。呵呵,妄言了,姑且当做玩笑看吧~
同声相应,同气相感,您自己说他有您的影子
初读您的那本书时,看到您的分析,精彩之处,不免拍手称快:好一双犀利的眼!
直到后来看了您的照片,果然,日臻“随遇而安”的气度里,依然有着一种坚毅
与这世间一步之遥,独坐高涯,望穿沧海,冷月无声
一篇篇文字看下来,却没想到,这样的一个人,看一本书,听一首曲,亦会热泪盈眶。。。?
一个人的字,总是他灵魂的摸样
原来,看似冷峻的“无情”,却是一种深邃的慈悲
写下这些直觉,也许过于唐突了,还望老师不要介意才好
“我从孤独中释放自己,与大家有了连接,也经历过艰难的心路历程。现在我感到温暖,并能温暖别人,这种感觉真好。”
是呀,真好,至今每每想起那次神奇之旅中从蚌壳里爬出的婴儿,感恩之心依然。是感受到外界的爱“她”才得以苏醒,之后亦是一段蜕变的心

路,直到现在依然在不断的努力。当初如果没有那次转机,不知道,还会在自我的城堡中摸爬滚打多少年?
“其实我们彼此需要着,没有人能单纯地给予。让我们携手并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4: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个例子,一只狗有一次经过一家肉店,很想弄到一块骨头,结果被老板暴打一顿,产生了心理创伤,很郁闷无法渲泄表达,于是形成了肉店情结。下一次经过另一家肉店的时候,它就提心吊胆,贼眉鼠眼,不敢立刻去叼扔在角 ...
西山 发表于 2010-3-30 14:41

呵呵~~很到位,也很清晰,学习的氛围,本来也该逸趣横生,那我就再请教老师一个幼稚的问题:情结的“复制”作用,比如一个人一生不断重复的某种“自虐”模式,究竟是什么原理呢?是为了补偿潜在的缺失,还是试图冲破潜在的桎梏?或者从神经学的方面解释为:旧的神经连接的不断强化?似乎都不是最终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31 16: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这个问题一点都不幼稚,其实很难回答得清楚。
神经生物学确实很好用,因为它从物质层面给出了证据。一个自虐者和一个自律者一样,会因为自己的行为,作为一种信号,回馈给自己的生物系统,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这种物质刺激神经兴奋产生快感。雷锋有雷锋的快感,一张阳光灿烂的笑脸说明了一切,他甘愿奉献自己,尽管他的无意识要利用一次战友倒车的机会结束掉他翻身解放后感到无比幸福的生命。情结的“复制”作用,可以简单地转化为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追求快感。于是,我们可以用新的快感来取代旧的快感达到打破某种特定的复制的目的,比如强制戒毒,用吗啡替代海洛因,以缓和戒断症状,相对平滑地过渡到停止吸食状态。

情结导致的命运层面的重复,并非必然,但经常可以观察到。比如一个早年有“被抛弃”创伤的人一生经常让自己陷入“被抛弃”境况中,在意识层面看经常是因为他的情结催生出一套求生存的人际行为模式有问题。每个个体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当我们分析不出来的时候,就只好说冥冥中有主宰了。但是分析每次重复,去发现其中的差异,会很有意义,因为差异中蕴含着改变和治愈的方向。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易明心理网 ( 京ICP备号07006174 )

GMT+8, 2024-9-20 06: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