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4|回复: 3

话说三教,欢迎商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3 2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子提出绝圣弃智,退回根本,是因为发现人类已经开始了脱离自然生态的异化之旅;孔子提出仁义忠恕,克己复礼,是因为发现人类发展中出现了无序和混乱,需要整顿重建社会秩序,修复世道人心;释迦牟尼提出四大皆空,涅槃断灭,是因为发现人类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苦难,人类被宿命束缚,没有自由,只有通过修炼超越生死轮回,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再充当宇宙能量释放的物理通道继续被奴役,而是成为永恒的精神体)。三位圣贤都诞生在人类社会奴隶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也是人类物质积累、技术发展、人口膨胀和文化繁荣的第一个平台期。他们的思考和工作给了我们很多启迪。但是他们的主张在取得文化和哲学的成功地同时,在历史和现实的层面都是失败的。两千年来人类没有退回根本(老子描述的美境也并非早期人类的生存真相,而是乌托邦),也没有出现过真正超越苦难的佛(修炼者用相对独立于世俗生活的姿态来象征性地超越苦难,坚守在传闻和幻想的水平上)。孔子的思想被阉割之后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用来美化暴力,禁锢人心。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发表于 2010-6-24 15: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教的共同处就是对自我的压抑,与自我为敌,这是三教之所以可以合一的基石。儒家用伦理道德压制自我,道家用自然法则消融自我,佛家更彻底,认为自我是一个幻觉,根本就不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4 18: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儒家和道家的观点我很少去深入了解。而对于佛学,如果你愿意深入了解它。会得出非常鲜明冷静的结论出来。佛学在我看来,是一步步的抽身退离客观观察内心和外界的瞬间万变和永不间歇的生灭过程,以透过身体力行的自身实践去验证万事万物无常的自然规律,直到宇宙本体之初的意识显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 13: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南怀瑾有论过类似:宗教是药,给不用病人开的方子施的药也不同。印度种族歧视严重,故释尊讲万物平等;西方人自私自爱,故耶稣讲博爱;中国人不仁不义,故儒家推崇仁义。
这些世俗规范层面的东西,其实就是药方,一种维持群体秩序的手段,它们给乌合之众的心念走向一个提示导向或弥补安抚的可能选择。

若从深层思维上来说,佛家的哲学理论基础最为博大严谨,道家是中国本土生化的东西,很年轻飘逸,儒家是世俗理想。
孔子是继承过易经真义的,但阳春白雪圣学难继,后世对他的再加工太过分,很多孔子的本义并没得到流传,很悲哀的一件事;
我不觉得老子是典型的道家,他的思维太功利与现实阴沉,与阴阳家、纵横家、兵家、帝王术的联系很紧密,列子、庄子的思维才更像是中国文化生长出来的道家,一种很鲜明的审美心态,逍遥游,不求空幻脱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但又能以无厚入有间,不被世俗的沉重所羁绊。大概是南北朝佛教入侵,道家寄生融合,才催生了中国的佛教禅宗——不同于苦大仇深只求解脱的印度佛教,禅宗也是讲究轻盈空灵的当下安宁。道家是真正的中国思维,很懂得享受的一门学问。道家占了轻灵,但却失了力量与掌控力,从根本上它抵御不了佛家的霸道。以至于道教的诞生只能借巫、佛两宗的壳才得成形。

在出世哲学上,佛家走沉重路线,干脆把今生全扔苦海里,让你无可逃避:苦吧,对啊,那是理所应当的;你觉得甜?NONONO,那是虚幻,醒了吧吐掉吧,我给你调调味拆一拆,你看看里面的成分,还是苦的对吧?既然退无可退,避无可避,你就认命吧,乖乖跟着我修来世吧,今生你就安心本分好了!
在世俗层面,把所有今生可供比较与勾引不平的美好意义都打碎,都放到无法触摸的来世里去,就像给驴蒙上眼罩,萝卜只存在于想象之中,让你永无休止地在磨盘旁边转下去,让你对这一天这一世的苦累都没机会没意识生出不满,消解掉等待解脱这个过程的漫长。这是佛教所给予的残酷的仁慈。
佛家极为霸道,想想释尊当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呵呵说笑话了,但是虽然这话有正解,释尊的心气之高胃口之大概也可见一斑。他也有霸道的资本,佛学的理论背景太深厚了,很多西方哲学都与它有渊源,他对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与界定,推衍组织得太圆满,一层一层恢弘得让人无法出逃的网,我一看了就只想躲开,千万不能进去,一进去就被套死了出不来。它给你的是一个太过于精深邈远与伟大沉重的世界,我不敢承受。
简单一点地讲:你就看巅峰寂寞的学术大师级人物,有多少人最后手里把玩的东西是佛学吧,与道学终老的,似乎不怎听说。
而禅宗,却是道家对佛教的一个逆袭,生生地在佛教一流派中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很中国式的狡黠。我也一直认为禅宗在骨子里流着道家的血。

道家的思维我说是审美之心,不求艰深,不执于实相虚相,追求的是在对当下观感的美好体验。在佛家把芥子都赋予须弥山的沉重时,庄子只是回避那么些沉重伟大的命题与追逐,他只要人间世的逍遥游。
在这里,又有着道家自有的悲情:并非不解苦难,而是刻意把苦难虚化消解掉,让人心在苦难之余的那一点美好中得以安宁,让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仍有可依恋的意义。
在佛家绝决地否定掉这个世界,把自我意识流放到虚空中流浪的时候,道家仍苦苦寻觅与守候着现世的那一点美好的可能,他还在肯定与期待这个世界。

但我承认,最终的哲学,会是佛学!
先秦诸子百家,乃是中国思想的源头,一个混乱但又异彩纷呈的时代,在那之后,时代的思想主题,只是在不停地嫁接与老化。
-------------------------
说了半天,回归一个小异议:
西山老师提出的是三教,但以我看,学与教不同,对于学我隐约还能养成一些意识,而教,却是那一代代珊瑚虫死后留下的骨骼累积而成的珊瑚枝,姿态万千,却是没法子深说的。有些时候,教是对学的叛逆甚至是蹂躏,只是时代需求的产物。
佛学是对佛教掌控得比较好的,他有逻辑与理论功底,流派体系与组织管理意识比较强;
道教生自于中国巫教、外来佛教的融合,且对道家思想的继承较少,道家思维流散得很厉害;
儒教得孔子定理论根基,孟子定名分大义,且收容了许多墨家思想,道家思维也有汲取。在历代教派流传当中,又挟裹进来很多皇权需求、士族理想的阶级因素,直至最后的理学,己是风尘迟暮素面难见了。
同时,说“学”,都是思维与思想,是每个人平等地面对世界;而教,则普遍带着神学的成分,带有阶级关系。
思想不讲究利益,教却是利益的维护者,两者不同。
刻薄地讲,学,是教人去爱;而教,更擅长教人去恨。

我是野狐禅,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怎么想怎么说。以上一堆乱言,若有错失处请方家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易明心理网 ( 京ICP备号07006174 )

GMT+8, 2024-9-20 06:1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