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31|回复: 7

絮言之猫与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0 20: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摘:


在天地鸿蒙、混沌初开的时候,曾有一个各种生灵种群参加的议事会。造物主所创造的各种神奇形式都有一个生灵做代表,每一名代表都代表着造物主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各界代表围坐在议事会的圆桌旁,分别代表着昆虫、爬虫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有袋动物及人类家族。为了和其它种群的生灵一起学习和分享具体真理,每一种生灵都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它们是如何得到肉身的,是如何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经历着生活。大家有同一个目标,就是一起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创造者。比如,蚂蚁选择了一种可以帮助它学习与植物合作的形式;而驼鲸,为了研究水和声音的相互作用则选择做歌唱家;猎鹰为了探索空气元素,决意体验快速飞翔;人类则选择开发我们卓越的智能、手的灵活性和口头语言的能力。
是的,在那时天地初开,生命万物心心相通,世界犹如一个大家庭,每个成员都很高兴地让其它物种分享自己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以及不断得到的新的生活体验。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在智力角逐中,渐渐地把对自己成就的关注看得最为重要,而对回报其它生命的热情不再继续。人类变得自我膨胀,忘记了我们曾经同意和其它生物一起分享我们的经验。人类开始觉着自己无比优越,高高在上,渐渐忘记了生命万物本是一个家族。这样,人类与其它生物之间的裂缝从此产生了。
大多数动物们继续走自己的路,但是有三种生灵却迟疑徘徊,最后,它们选择了留下,以便弥补着人类和其它物种之间日益变宽的裂痕。在关键时刻,它们有意识地选择了抛弃与同类相处的舒适,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陪伴人类,并且抱着我们人类有朝一日能回归造物主、回归与自然界的联系、回归爱的信心。这三个物种就是:猫、狗、马。到了今天,我们必须停下来,集中注意力,这三种生灵要使我们记起,我们到底是谁?


□  ……

芭芭拉汉娜在其论文里对猫狗马同样给予了极重大的意义关注,初读时便让我想起了这个故事。
我和猫的缘份很深,懂它们很多;对狗的理解认识稍浅。马因为没有过实际接触,没啥切实认识了。

安徒生童话里有一篇《冰姑娘》,故事的主人公小洛狄在幼年时候与猫是伙伴,并且猫教会了他如何攀爬,只是随着长大,洛狄渐渐遗忘了曾经能够的交流。这样的情节,很有味道。



□  关于猫狗异语

猫与狗的姿态语言恰好是相背逆的,相当于一种沟通障碍。
猫内敛而狗外善,狗会用探爪、碰触来示意友好,而猫不接受陌生者的多余动作,它要维护自己的“场”,狗的问好会被认为是侵犯与挑衅的信号,因为猫在打斗中第一动作就是把毛炸起,扩大自己的场,用小动作去试探侵入对方的防范空间,衡量彼此战斗力;猫在很舒适与放松的时候,会在喉咙间发出一种低沉的呼噜声,这是很满足的信号,但对于狗而言,这种低沉的呼噜叫作咆哮与威胁(猫在打斗时的声音是露齿嘶叫比如有人称为“哈气”,不一样)。两者的喜怒模式信号刚好颠倒,所以难以沟通。
但据说如果猫和狗从幼小时候一起长大,它们会自然地学会沟通,并不是绝对仇敌。但若独立形成各自的语言模式之后,就很难了。



□  捕猎/猎物意识本能

我和小体形动物打交道时,都有一个很自然的习惯——先蹲下身子,改变那种居高俯视的态势。
因为生存本能,对于接近的陌生生物,动物会自发地进入捕猎或猎物角色模式里,迅速反应以保证自身安全。出于体形大小对比的第一眼强弱势判断,陌生的猫狗相遇,顺着本能,后者很容易进入捕猎状态,前者则应急进入逃避状态,不管出发点是否在于游戏,形势自然会往紧张的方向发展强化。
狗有种追逐跑动物体的冲动本能——大多数肉食有捕猎天性的动物都会,只看有没有合适的猎物对象成为诱因,这也是它们日常游戏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有些小孩见到大狗时,如果镇定平静还好,若惊慌喊叫转身落逃的话,恰恰刺激着狗兴奋进入捕猎的角色状态,结果反而更糟。
似乎狗追逐时在过程里享受一种乐趣,而猫则会因为有好奇才去追逐。至于觅食充饥的冲动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也是动物的可怜之处,虽然一样有感受性和情绪、心理活动等等,但生存需求的束缚驱策作用太强,所以就总体来讲动物的愚痴性比人强。

高中时有一次我上学路上小跑穿过附近的一单位大院,院里养着的一条及膝高的狼狗悄无声息就跟过来,并且作势打算袭咬一口;我本来还没察觉到,却是旁边窗台上一只猫刷地跳下地来,冲那狗一挥爪子扑过去,狗猛地急停与直跳起来,调头逃走。我诧异回头才惊觉前一刻是什么个状况,而自己确实是被那只猫搭救了的,很有趣。平常路过时我常与那猫和狗接触,觉得那猫懒懒的胖胖的挺憨,经常揪揪它耳朵挠挠下巴的它也不介意,没想反而受恵于它;也注意到那条狗很畏惧猫,我估计是它小时候被猫欺负了留下的惯性;至于狗的那个偷袭,没有太多凶狠的恶意感,像一场没玩成功的游戏(当然它要玩成了我会很不爽)。有时回想起来,很好玩的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3-2-20 20: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动物的感知

有个生活细节应该很多人能注意到,电视设置的音量并未改变,夜深人静的晚上听起来会更清晰些;就像是白天纷乱嘈杂的声音背景,会淹没消磨着让人的听觉变得迟钝许多。像我初到某海边小城时,晚上7、8点时候住处周围就一片漆黑静谧,安静得近乎空洞,自己脑袋几于听到一种冥冥回响的啸音,住了几天之后才渐渐适应下来。
现代化生活里浸泡着的我们,很多感觉是疲劳甚至稍显麻木的,于是进而喜欢口味更浓重的声色刺激才好维持感触鲜明。与此类似的,是小孩因为味蕾发育的不足,饮食上会更偏好浓重的口味刺激。
物质生理方面固然这样,精神生活方面,也差不多有类似。
回头来,说动物吧。
和人类共同生活,尤其是如今的环境,对动物来说其实有很多折磨。就像刚过完的新年,空气里焦灼的硫磺味、轰鸣如雷的鞭炮声,对于猫狗原本极为敏感的嗅觉、听觉来说,完全是一场灾难和摧残;在城市里生活,人类惬意享受的时候,猫狗有很大程度上是在忍受。具体地看,不少动物的天性已经是被伤损了的。
也因而动物们更懂得如何去休息自己。就像人经常看到猫懒懒地睡觉,它们或许是在休养恢复自己承受下来的不适——猫在睡觉时喉头里会有种轻微的呼噜声,像小风箱似的,而这种呼噜声所带来的骨节震动,对于其身体恢复有很大作用;据说,在中国传统武术里,练拳高深到一定造诣程度后,有“虎豹雷音”的说法,凭人体的骨骼肌肉震荡而自然发出一种啸音,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其自然范例就是猫科动物的那种呼噜声。
但人往往只会停留在自己的局限性里面,轻率自以为是地看待甚至玩弄动物的敏感与不同。

曾有朋友提到过:是否感受性更强的人参与活动交流会更好(借话头用一下哈)
以我看,一个人的感受性如果太超出处身的环境氛围水平,给自己带来的不适烦扰会更多。传说中的修行者往往远离人群,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这方面原因;对于更细腻敏感纯粹的心性来说,常人所愉悦享受的环境太粗糙僵硬驳杂了,不见得能愿意去忍受不适勉强敷衍。
又比如,镜子擦得太亮,照镜子的人脸上的斑痕就藏不住了啊。如果一个人的感受性很敏锐而反射性又太强的话,会变得很不可爱的;况且他又有何得益于此?如古人言: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呵呵,所以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又比如,很小的还不会说话的小孩其感受性很强的,但小孩委屈哭闹时候,大人更习惯潦草勾画出一个想当然过得去的答案搪塞着,好让他尽快歇劲收场不要折磨人;能够细心理解与引导沟通的是少数,还不是总能坚持做到,那会很累的。
所以现实往往是——我们夸口邀求却实际欣赏享受不下来比自身优异太多的纯粹精到,因为我们太珍爱呵护自己的局限性。

一个问题:猜想,动物的时间感是什么样的?
虽然有外在的钟表和日升日落来限定着公认的时分秒的一致性,但从心理感受性的角度来看,各人的时间感是有微妙不同的。比如浅显一些的,思维反应速度就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人心理时间快慢是不同的。也因而,人的心理年龄也是很有趣的一个话题。
德国童话《嫫嫫》(米夏埃尔·爱恩德著)里面有一只奇异的乌龟,就算全世界的时间都静止停顿,它还能够照常活动,因为它的时间存在在自己心里。那个故事也很有意思。



□  其它

至于所谓所谓猫奸狗忠的说法,我说那更多是出于人们的意念投射道德成见,不尽公允,我同样接触过很蠢的狗很忠诚的猫。倒是可以简略说一句:狗有昵态,猫有媚容。若有尊重看待的耐心,动物的心理也很细腻丰富的,且在很多方面它们比人更真诚。

且只说这些吧,引个话题,看大家是否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3: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风之彩

最上面的故事像是一种泛灵论的思想,我个人并不完全信奉,借个故事介绍着话说罢了,且好在这种想法也多善意的。
很适宜表现这种精神的是一首歌,动画片《风中奇缘》里, Vanessa Williams 演唱的 Colors Of The Wind
http://music.baidu.com/song/9893171?pst=sug
适合拿耳朵听,看字眼就不免有限,当然更好是看过影片后


“风之彩”,从字面来讲是一种通感的修辞手法,只是感觉的表达而已,这种表达也不是凭理解,只是感觉的连通。
除了意义信息的载体容器之外,声音也是有温度和质感的。
以前和别人聊歌时有过些话说,也搁这儿吧,不懂做音频链,只简单粘些文字;因为偶是男的,所以当时主要议说女声。
只可惜我最喜爱的嗓音,偏偏听不到,呵呵。

◎  女声

※ 李殊的《感动今生无法改变的你》,李殊的声音我也蛮喜欢的,她的歌很少,都有种英气昂扬的感觉。
有点像陈淑华的声音,不过陈淑华的是亮丽大气,李殊则是偏于清透的一种亮,很见飒爽意;至于张清芳的气场更显小女人一些,亮的成分已让位于柔丽圆润之下,见《雨夜花》。
插说:李翊君的《永远永远》,与《感》恰可作应和答对的一首歌,而且都是电视一般,配歌还行。但李翊君的声音还是很偏于低婉柔顺,气息根子上就和上面三位不同。很简单,李翊君容易表现“怨”,而上面三位是不容易有“怨”意的,气质根基就不同。
还有辛晓琪,她的声音也接近陈淑华,但意味散阔些,不似陈的声音凝实。

※ 像陈淑华和辛晓琪的典型不同,看电影《青蛇》吧,陈淑华唱的是《流光飞舞》,而辛晓琪唱的是《人生如此》与《莫呼洛迦》,端的是妙配。
此外,陈淑华还有《笑红尘》,辛晓琪有《俩俩相忘》,都是很适合各人声音气质的代表性作品。

※ 早年校谣里面,我记住有两个重要女声,一是叶蓓,一是流浪的燕子
叶蓓的唱功很好,很雅致;印象最深是淡然的音乐前奏里,一句“想起纯真的年代……”轻轻领起,漫漶而来,霎时把耳朵淹没,说不得,说不了。2010年在新闻上看到她成婚的消息,莫名就觉得很开心,自己傻傻笑了好一会儿。
燕子(吴金虹)的声线其实要稚嫩些,更多追求的恳切努力,老狼的《月光倾城》也是送给燕子的,曾经最认真地唱校谣的那几个人。她有《冬天里的树》《那时花开》,离开校园进入唱片公司之后,还有一首《入夏》,技巧就成熟从容许多了。

※ 刘力扬的《一句一伤》,一种强自支撑的苦辛倔强
气息相近的,如弦子的《醉清风》,都带点儿年轻的矜傲自持
李宇春的《粉末》,倒也适合那种低落的深敛
伤感沁入骨子的隔世幽寒,HITA的《画眉》

※ 阿果的《凉山的蓝月亮》《那一瞬间》《拉布俄卓》,虽年轻但柔美可爱的一个小妹妹;凉山的蓝月亮,如其歌,如其人。

※ 纪如璟的《空位》《寂寞的自由》《值得一辈子去爱》,在轻熟女之前,小女子之后的一种轻淡静美
和她气息相近的是苏慧伦,也挺耐听的

※ 张靓颖的《漂流瓶》,很明亮的一种叹怀;《画心》经典以外,还有《Loving You》很是明艳
总体感觉尚年轻,还未到大成的时候。

※ 杨乃文的《祝我幸福》,一种熟女式的从容雅致,风歇了,云淡了,都好了;
附:苏慧伦的《恋恋真言》意味与上相似,但就明显更年轻态些,带着泪花初叩心门的领悟,像个小前引

※ 蔡琴也太经典,“午夜里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几乎就是她的典型描述,而且需要好设备才能表现出来其中的韵味。因为她的醇厚,反而像是离我的生活还远了些,也许要很久以后我彻底老下来了,听得更契合。

※ 梅艳芳的《女儿红》,也是很好的一首啊,婉回蕴藉,道尽梅姐一生不缺人爱只缺爱人的隐恸(最后的告别演唱会,她着婚纱上场泣别);《女人花》里多少有点自怜自伤的小气浅淡,而[红]里太沉郁,所以才难以传唱开吧;另还有一首《女人心》最苦重,这几首如果连在一起听会比较得神,但偏沉了些,呵呵。

※ 齐豫的《哭泣的骆驼》《飞鸟与鱼》《船歌》《欲水》《I swear》《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Stories》《Windflowers》《C‘est la vie》
她后来只唱佛音,也很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3: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格雷戈里

从视觉角度来应和《风之彩》的话,我推荐摄影师 Gregory Colbert的系列作品“灰烬与雪”。该主题作品于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首展,是格雷戈里历经十三年行走于世界各地跟随各种动物所得。


“动物在哪,我就去哪。他们给我灵感,给我愉悦,唤起我对奇迹的景仰。”

“你不需要对大自然做任何美化,这世界已存在了几十亿年,而人类只是初来乍到。”

“ Learn to dream with one eye open . ”

                                    —— 格雷戈里·考伯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7 23: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  远亲

猫和狗稍作远溯,会牵连到虎与狼这两个野生远亲角色。

俗话说“猫是虎师”,也不无意味。熟悉的人不难知道每只猫都收藏着天生的杀性,在属于它的场合里,猫的攻击性和捕猎冲动,一点都不差的
虽然体型还有武力值有异,但孤独、自我、骄傲、平静下潜藏着的力量与攻击性、高超的自我平衡能力,这些方面,猫与虎是有共通的。不同的是虎的自我感更强横、霸道,猫的自我感更敏感、退避。
在我感觉里,有时候,猫是小老虎,老虎是大猫,呵呵。

进攻性、追逐目标的执着、对归属感的看重、守护意识,这些方面,狗与狼也很是靠近的。
狗是忠诚于主家(或是生活/情感),而狼则忠诚于族群(或是权力/欲望),狼在关系里的阶级意识远比狗鲜明。
如果比方说要画一份关于忠诚的图谱,狗的图谱会侧重于横向关注,与谁近,与谁远;而狼的图谱会侧重于纵向关注,比谁高,比谁低。亲近/疏远;攀高/沦落。
这就能折射曾经那《狼图腾》思潮背后的东西了。
以及,杰克伦敦的两部作品的内在精神,《野性的呼唤》是狗走向狼,《白牙》是狼走向狗,很典型。
现实里的投射么,看清是什么属性,与看清在什么场合,嘿嘿。




■  安全感

猫的安全感放在自己身上,狗的安全感寄托给外部对象。

就我的体会,猫只会在很早的时候,可能与人建立联系(可能而不是必然),一旦错过了那个阶段,猫的心理世界完成和封闭之后,它基本上终生不会再打开(以猫的寿命这个终生也未必很漫长),也不会与人建立稳定和深厚的情感联系。它不需要;以猫的细腻敏锐和自我掌握,它完全可以在形式上与饲主达成适当的寄生联系,或者退回半自然界成为野猫。相反,一旦和人形成稳定的情感联系,对于猫来讲会意味有更多不稳定的变数,因为它的世界多了一个自己无法掌握的不确定部分,这会带来紧张不安。
没有主人的猫是极自由的,当然会很孤僻和敏感多疑;有了真正主人的猫也会很忠诚,但也有了更多的牵绊和不安,也是一种得失交互吧(其实我是很怀疑猫的头脑里真有主人这个概念的,感觉它们真不屑于)。
而没有主人的狗是极惶恐不安的,说“丧家犬”真是很到位的一个说法,对于狗来说那是极为悲惨可怕的境遇。极大程度上狗的快乐满足都是依附与主人的联系而得以成立获得。
类似的,如果是成年期的流浪狗被收养,可能会接受主人的,重新过得很安乐;但成年期的流浪猫基本没可能再信任人——顶多只是容忍而已。

因为猫的敏感自我,会表现得更加野性、挑剔和独立,控制愿望过多的人会不喜欢,反过来说就看作是猫的自私与冷漠。养猫也许要感受尊重、包容、独立;要求更细腻的看待,和它们的沟通要求是高些的,或许因而容易导致劣评——当然猫才不在乎人的无趣想法。
狗则是表现出更多奴性和依赖性,作为伙伴来说,它们是十分热情的,但又有种强烈的相互占据拥有参与空间的愿望。喜欢养狗可能容易感受驯服、联系、主导性(自恋);在推崇以人/自我为中心的忠诚论之同时,独立性稍欠,和贪求的愿望感会更鲜明突出。

猫失去好奇心的时候,就开始老了;狗不再表达热情(攻击的敌意也算)的时候,也差不多就在衰老了。

猫和狗都会有忧郁的,以及很多其它丰富的情绪表现。

常有些心理学方面的话说以猫象征自己,而以狗象征配偶;我自己从上面的乱想里头,认为能够配合上一些。
既然说象征,每个人都可能是猫,也可能是狗,或是说猫性/狗性,只是在什么时候暂时有什么样的倾向影响作用。
偏于看重自我的安全感/自由,就像猫性了;偏于追寻外在的安全感/归属,就像狗性了。大概是这样吧。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我看好像就是讲关于猫和狗玩跷跷板的故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2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  天真

Auguries of Innocence                                      天真的预言

           -William Blake                                         - 威廉·布莱克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一沙一世界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一花一天堂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单掌须弥载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刹那万劫藏   

…… ……                                                …… ……

Every night and every morn                               夜逐夜,晨复晨
Some to misery are born                                   茹苦尝辛来此生

Every morn and every night                               晨复晨,夜逐夜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华堂笙歌不曾歇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朝暮来去愁喜对
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浮沉炎凉新旧颜

We are led to believe a lie                                  浮言千变邀众怜
When we see not through the eye                       一叶成障眼不见
Which was born in a night to perish in a night,       今夕迎来何夕去
When the soul slept in beams of light.                  谁家真魂月下眠

God appears, and God is light                             坎坷泥途亦通天
To those poor souls who dwell in night,                雾夜霁朗现青莲
But does a human form display                           凡眼难识人中圣
To those who dwell in realms of day.                   徒羡光彩慕万年


布莱克是有些神秘主义倾向的,整体来看我觉得驳杂了些。


——★————

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以上是韩寒在其博文《爱的代价》里对2010年罗伯·莱纳执导的电影《怦然心动》某句台词的理解(那部电影也挺有趣的)。
我转抄的,觉得有几分能借以旁注布莱克后面那些话。

而最能参注布莱克起始那四句的(实际也就那几句流传最广),自然是泰戈尔;懒得啰唆了,太经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1 22: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  寓

最后推荐个电影吧,《大鱼 / Big Fish》
个人感觉与《阿甘正传》很像又不像的一部电影,都很具有夸张的寓言气质,而不同的,《甘》是在平凡的画面里讲述不凡的寻求,而《鱼》是在不凡的述说里回归平凡的美好。
其实不说会更好,看电影本身才有味道。

每个你或我,相逢于那生命的河流中

(这个话题至此作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2: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荐:《蟲师》26话,个人认为极好的一部动漫,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赏。想来还是归置在这个标题下为宜。
DOWNLOAD URL: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 ... F%E8%99%AB%E5%B8%88

我觉得很适合配搭这部作品的一首曲子,是森英治的[百鬼夜行抄]。一册长卷,一曲短令。
http://music.baidu.com/song/1556 ... 4e912d6cf0db42d7dbc

友情提醒:[百]的电视剧挺渣,[蟲]的电影版极度地渣,不建议浪费时间。


知解、理念都难免是狭窄的一时云翳,也许重要,也许不重要。
万相纷呈,可我们只看得见自己的倒影,能识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易明心理网 ( 京ICP备号07006174 )

GMT+8, 2024-9-20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