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些歌儿听呗。
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这歌当然不算坏,也很流行过;我若较真地听,总还是觉得有些粗浅浮泛的,不耐细听。
传说里宣扬的金岳霖对林徽音的忠诚,不如说叶芝对茅德·冈的追随,也就是那首流传很广的《当你老去》的主题人物。

但确切地讲,叶芝这首诗里更多的成份,是一种停留在憧憬远望中的理想之爱,一种求不得的祭拜式的吟诵。
类似,如叶芝的《白鸟》,比照席慕蓉的《白鸟之死》,意味也是大不同。
相比叶芝,我更愿意喜欢的是沈庆的《对鏡梳妆》,虽然词曲的沧桑沉郁让很多人不以为意;简单的述说间,意味悠长,语境也有几分契合叶芝的故事——反倒衬得叶芝疏离无力。
这又合上了陈寅恪先生的说法:西方诗长于宗教性的体验,中国诗长于现实人生的体验。
--------------------------------------------
http://music.baidu.com/song/6539 ... 3c46d68e108211873d2
我爱看你梳妆,当生命已不重要,数数你梳落几根黑发;
当我们都已年老,不再为爱忧伤,我还想看你对镜梳妆。
……
这首歌小柯翻唱过,但修改了几处细节,恰淆乱了微妙所在,可惜。
沈庆唱的那一版里
1937,炮声
1967,呐喊
1994,远去
结合这时间跨度来看,94年的远去,和在镜前的停留,意味着什么?
以及那些独特的时代标签,隐约着那曾经年代的风雨飘摇。叹!
当时我因为歌词播放的文本与所听版本唱声有差异而好奇,细看揣想之后,才明白沈庆原作里笔下隐微处的苦心悠长,以及为何这首歌的配曲采用那样的低沉顿挫节奏,一时间几乎泪下,真的;别问为什么我认为自己能懂,呵呵,另有一段奇异原由。
小柯的再演绎,也许让这歌流传得更广些,可潦草的意义翻摹后,最初始的真切意境,只怕也错失了很多。
再衍:与《对鏡》语境相类的,又有齐豫的《觉》,从另一个角度的表达,另一种质问和信守。
--------------------------------------------
http://music.baidu.com/song/2633 ... af9e917562c7fd02e55
我不得不相信 刹那即永恒
前面的两首,都因为历史感的背景而显得太过沉郁,失了些自然的宁谧。
相比照,我荐 Club 8的歌 《Love In December》
http://music.baidu.com/song/2861 ... d2d125cff6586056212
带一丝丝虚弱般的淸冷,却让人觉得很踏实,一句句轻轻耳语:Don't you worry... i'll catch you if you would fall...
相扶相携着一起老去离去的画面。
与这歌神气很相合的,是杨绛先生在作品《我们仨》里面说到的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没有多华贵甜美,也没有多深沉了得,清澈简单得让人为之心疼。

当初看见这幅图,我第一印象就是想起了钱杨两位先生,呵呵,觉得他俩像是这样。
和后面的几首歌相比映,《最》里面你哝我哝的愿望泡泡,就显出那些单薄乏力的稚气/娇气喽。
后弦的歌《花甲》,
http://music.baidu.com/song/2128 ... 4c6b3520eaf7cc15a1c
喜欢里面的那句:爱的故事不是梁和祝,只是甲子路!
题外话:
从上一幅图,到这一幅图,中间是个含糊的跳跃,要怎么去说?
我不知道,也许将来我能知道,但也未必还会废话。
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每天都只是崭新的重复,不知不觉地蔓延、褪色、衍生,
堆积成某一天的蓦然惊觉,
堆积成某一天的恍然不觉。
对很多文字碎片,我已没了为之触动的敏感,也不觉得攀附其中能给自己找到什么慰藉依凭,不过区区。
初起时有过的情绪已经磨灭得七七八八了,如我所预料,时间的效用,我作用在自己身上也不为难。
如果一个人能够割舍自己,还有别个什么人或物事不能割舍?呵呵。
为何要割舍?
呵呵……呵呵……
回头看,有些失笑的感觉,从来这论坛起,不过是在文言表述上更加强盛些,我底子里在意与介意的东西,还真没有太大的变迁。
确然有变化的又是哪些?不好讲,也懒得去寻想;有那工夫,不如去逛逛菜市场。
每个人都在出演着自己一个人的迷梦,
很多的人很多的场合我都懒得去解释去维持,
我很清楚:既然……,我不打算入你的梦。
那又如何?
没有许多无谓的期望拿来虚掷消磨敷衍安宁,不过,你也可以以为是,我不会对你失望。
各人自家事体,自寻其乐。
我只看自己眼前的手里和足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