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595|回复: 22

絮言之乱说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30 22: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帖子该随附在[与人三阶]里面的,借用那里面的一些视角态度来对一些影视小说作品作胡乱说道——也有可能是当年在观看这些故事时候,渐渐触碰着带来那个贴子里的某些意识生成;到底是从故事到想法还是从想法到故事理解也很难讲了。又有,很多的作品故事早早看过了,又渐渐淡忘,忘了很多细节具体后但还记得些大致脉络起伏,反正我现在已有这么些看待印象。
就故事瞎扯还是要好些,可以更随便在个人理解中附会意味,呵呵,反正都是虚构,白日梦里再多梦一层罢了。
故事里的角色具体可能是虚拟营造的,真实或夸张,严谨或错漏,都可以一笑置之;我看重的是故事描摹传递出来的人性精神面貌,这会是必然共通的契合点与关键,不管古今中外。即使是科幻故事,如果只会从电路板构造的工艺角度去展现一台电脑突变进化成宇宙超脑的美妙可能,那对于我来说没有意义,还不如去学习一下微波炉的说明书,还对我自己能有些生活利益处。
好的故事里,至少角色人物在性情和人格存在上面能让人感觉一定的真切可信和适当完整,以及在此基础上恰当的独特性。这是我惯持的评价标准;单薄缺诚意的作品,我也可能会看,忘掉更多。
虽然我自己不创作小说,但相信那些作者在构思和塑造那么些故事形象的时候,也是要努力让笔下的名字变得更加丰满生动有血有肉的,而这,还是要回归着落在人性刻画上面。顺藤摸瓜,或是反过来顺着西瓜牵藤寻根,猜度体会一位创作者的构建手法和运笔动力微妙,也是挺好玩的;但只是我的乱说,胡话玩闹。

…… ……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看故事,和读梦,也差不多。
认真地说明下:此中纯属文字消遣,莫较真。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2: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絶大多数的文艺作品里,三个主题方面为重心可能:亲情、爱情、生死意志。能打动人的,脱不出这三道菜式的花样变化(至于友情、理念追求等等,一样可以化入前面三主题中去,不新鲜)。
我惯常从这三个方向入手看待。(至于纯粹创作技法方面的考量,此中不论)

~~~~~~~~~~~~~~~~~~~~~~~~~~~~~~~~~~~~~~~~~~~~~~~~~~~~~~~
■  乱说 之 [倚天]

[倚天]这部小说么,一个解释脉络是:殷素素/张翠山引出的人生遗憾,在张无忌/赵敏身上得到修复的故事。

殷素素与张翠山成家之前,两人之间关系的重大突破,是殷素素以求死的形式作为代价而促成。一开始两人文青范儿玩矜持,还是很闷骚拘谨的;而后殷素负气自击毒镖入臂,激得张五打破礼入室相助疗伤,算是有了突破性接触;之后放弃求生努力随谢逊漂流域外野岛,终得以与张五偕成连理。她常以向死或自毁的形式求成全。这是殷素素内在的一种刚烈,但又不无悲凉。靠近张五代言的名门正派的道德崇高,对于殷素来说是一种扑火的勇气,又带有一种偏狭的自毁意味。(♪♫  嗯,想起一首歌,周治平的[焚])
这个求死惯性因无忌的到来而有所转变,她更看重向生的方向,而柔化了早年的激烈毒辣。
最后一次,在武当山里被俞三侠质问说破早年过错时,殷素素柔顺跪下请张五处置。这样的低姿态,其实她已经在曲意求生——很明显的,作为妻子和母亲而舍弃了自己原本的骄傲,她把生死的决定权交给了张五。
而张五的表现其实相应逊色了些,在道德审判下殷素向死的意愿,传递到了张五身上得以兑现,且更加绝决,匆匆自絶于众人面前。总感觉这一幕里,张五是亏负了殷素的,他的伟大看来急迫而自私,只记得向张三丰交代小无忌事由,身为殷素男人的相关顾念是缺位了的。如果张五不死,殷素至少还能因为妻子和母亲的身份而求一线生机;张五一死,殷素再没活路,只能孤独而骄傲地追随应誓;最后还要摆仇人们一道,给小无忌一句冷峭的警诫。
感觉那时候的殷素,应该是很凄然的。她让步了改变了,而张五在深层里并未让步改变;初相见时身分阵营不同的对立,那个被回避和推迟的宣判,一直深藏在张五心里不曾褪色,仍然要在最后吞噬湮灭掉两人。整个江湖也审判不了殷素,在依顺了爱情之后,她便把审判权交给了张五,而张五则判决了两人共同的死亡,坚定不移。

张翠山的欠缺:不能宽容

在接两人回武当山的过程中,俞二侠的恩威有度渐进周全,张四侠的苦心细致奔走修补,都让人觉得很好;而张五的痛心舍弃太干脆了。也许,正邪对峙的压力一直堆积在他心里,在远离世俗伦理的冰火岛他可以逃避而安宁,重新入世时的激烈爆发反扑,积压的惶恐负罪感淹没一切,他匆匆选择自毁。武当象征着他的父母/原生家庭,当妻儿的生死责任与父母的荣耀安危相抵触的时候,他不敢当不敢为,这是张五内在的怯弱,也是他与谢逊最大的不同。
他没学会堪破的洒脱,唯一好在做到了诚恳背负自己给殷素的承诺:“倘若你没好下场,我也跟你一起没好下场。”
他无法原谅殷素,其实是不敢背离自己的道德信念支柱。就算以更慷慨的姿态与谢逊殷素避居世外,那也是以谢逊自我流放于道德法庭之外的空白地带和殷素洗心革面向正道屈从而换得的结果,只是清高地回避推远了审判,张五并未真正原谅。在这一点上,他不如殷素纯粹,也不如谢逊有担当。无忌后来也几乎要杀死赵敏,却还是委委屈屈地作罢,若非那时一念优柔,只怕更加遗憾;而他遇着的女子,除了小昭之外,都喜欢有事没事捅他两刀耍子,换作张五,可是容不下那么些的。
谢逊身上带着空见的遗愿,空见情愿身受谢逊的仇恨为成昆脱罪,这个态度很厚道,他没有凭道德崇高身份去指责谢逊的罪恶而直接抹杀,而是用愚诚的态度去替代了结因果。空见骗谢逊打死了自己,只要求谢在日后杀人时候能够多想一念,最后也让谢逊学会了从仇恨中解脱。在少室山上无忌几经周折救出谢逊,而谢逊则大喇喇伸张自己的怨也偿尽自己的债也赎清自己的罪,应该也是给空见当年苦心回应的善果,他都还清了。
张五选择崩碎自身以奉祭自己信守的侠义尊严,或是以一个洒脱的以死相谢就推卸掉了种种压力,连俞老三后来都认为他是枉死的;谢逊则反复隐忍数十年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放弃所有其它依托哪怕屈辱孤独地活着。到最后一幕时,谢逊是比张五更强壮的一个男人,对这个形象的刻画能够持续充实到最后,而到那时他还坚持着给无忌以指引。

第八章,在离开冰火岛时候,谢逊的一些话,挺有味道的。
〖谢逊(对张五)道:“你心地仁厚,原该福泽无尽,但于是非善恶之际太过固执,你一切小心。无忌胸襟宽广,看来日后行事处世,比你圆通随和得多。五妹虽是女子,却不会吃人的亏。我所担心的,反倒是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2: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忌的提升:

最早也觉得张无忌的形象不怎么爽利可观,这是一个不懂得拒绝也不懂得选择的男人,太温吞水了。
后来才感觉到这恰恰是无忌最大的好处,他有张五最终也没能给殷素的那点真心里的包容担待。

张五的律法感太强硬了,即便是在妻儿面前,他也时常带着卫道的肃然坚决;
无忌最好玩的就是时不时地偷看漂亮姑娘又想七想八的心里怯怯着开个花花小差而后又很愧疚,很有生活的真实感。像四美同舟时的美梦与忐忑,那些不安惭愧,便显出对张五的端正属性之叛逃游离;被赵周等打趣嘲笑时候,也时常忸怩模样,很逗的。这样的张无忌,更加有血有肉,真实可近。
尤其是结识赵敏之后,公事公争,私情私谈,也饶有趣味。换作张五,可是玩不来的。
当然,这不是全部也不是无忌最大的亮点。就像前面说到他的不懂拒绝也不懂选择,确实是存在的着,最后也被赵/周整治着渐渐改变,像最终明确坚定地坦承对赵敏的真爱不移,这也是他稍显平淡迟缓的长进改观。

父母的死,纪晓芙的死,在蝶谷、昆仑派、朱家等场合里面临的一系列惊险反复,让无忌开始学会沉默。亲身深刻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险恶之后(都是生死一线之差啊),他不再轻易表达,但并不是意味着他就无知无能。受过的欺骗太多之后,人总是会散掉些懵懂热忱的单纯期待。而对无忌的描写,越是大场面越出彩,像光明顶解困、少室山救谢逊那几场戏,剥茧抽丝指斥挥洒侃侃从容,这种大场合里,他的气场可一点都不曾怯弱,由此可见,他只是成长得更淳厚;以及,他的人生属性是远政治的,他愿意去解除纠纷但没欲望为个人建功立业。过于和平从容之后,就没有胜利的荣耀和争胜的深刻可以去享受,所以反感无忌的观众也有很多,太乏味了不是?
至于说在众女面前不懂得拒绝不懂得选择,或许从一个女性读者的角度里会有曲折委婉的求推倒求征服求脑残粉的微妙潜在愿望吧,以及和很多男性读者更慷慨博爱大圆房愿望相比之下,他确实太木讷拘谨。他的被动和容让,固然在特定时刻给某人以伤害,但他没有夸耀能带来伤害的强大力量,甚至过于退缩。大多数故事里常见的是No.1的自我养成愿望,所有其他其他人物都是来陪衬巩固主角之“我”的光荣满足(比如黄易系列的虎躯一振芳心群颤);生活里,谁是No.1或是这个世界唯一的核心?
这里就涉及到张五与殷素带来的影响,父母在冰火岛上的和睦相守让无忌没有在两性关系里争胜贪求的寻偿动力,冰火岛上的教育里缺少对冲突处理的足够直观教材;最重大的剧变和分离被投射到整个江湖背景里去。或者,因为父母的离去,让无忌在反思后对于太过狠厉强烈的生死杀伐有种退让回避,没有那个追求掌握这种伤害权的快意愉悦——而他放弃的正是很多时候我们欢欣向往贪慕的。身中寒毒的挣扎求生,其实也象征到了青年阶段里无忌的发展,外在的困境反向压制和冲抵了原本该有的自然火性勃发。另一方面,他的俄狄浦斯来潮之影响,被转移到对那些名门正派的仇视情绪里去,这里有个微妙的替换与境界升华。在掉下悬崖之前的描写,可见无忌的怨恨仇视、冲动争强、自我表现等等,而借由蝶谷习医和[九阳神功]奇遇的象征,得到反省与化解提升。
第27章  〖张无忌道:“我爹爹妈妈是给人逼死的。逼死我父母的,是少林派、华山派、崆峒派那些人。我后来年纪大了,事理明白得多了,却越来越是不懂:到底是谁害死了我的爹爹妈妈?不该说是空智大师、铁琴先生这些人;也不该说是我的外公、舅父;甚至于,也不该是你手下的那阿二、阿三、玄冥二老之类的人物。这中间阴错阳差,有许许多多我想不明白的道理。就算那些人真是凶手,我将他们一一杀了,又有甚么用?我爹爹妈妈总是活不转来了。赵姑娘,我这几天心里只是想,倘若大家不杀人,和和气气、亲亲爱爱的都做朋友,岂不是好?我不想报仇杀人,也盼别人也不要杀人害人。”这一番话,他在心头已想了很久,可是没对杨逍说,没对张三丰说,也没对殷梨亭说,突然在这小酒家中对赵敏说了出来,这番言语一出口,自己也有些奇怪。〗

张无忌多了宽容,却对应地放弃了权力。张五在道义精神上的政治忠诚立场是未曾动摇过的,埋葬了自己也埋葬了殷素。无忌在形式上超越了这一点,他收获统一了人望又放弃了实际权柄。虽然朱元璋玩手段激无忌让位这样仓促牵强的硬着陆方式显得潦草粗劣,但毕竟是小说嘛,顾不上那么些了(故而这是金爷笔下而非黄易)。无忌本不是典型的政治型人物,内在属性的不符必然是要让他跳出去的。况且,以赵敏的政治眼光足能看破那个拙劣的设计,但她会说破吗?不如将错就错。赵敏也好,无忌也好,本不是为了政治成就而走到一起,缘起时就已内定了的(周芷若的政治热忱其实更高)。
况且借这个举动,也使得女读者可以收获最大的心理满足:当一个男人可以坐拥三宫六院时,偏偏舍了江山,情愿一生只为你画眉。多有面子,最昂贵的愿望满足嘛,呵呵;当然,也只是对部分读者而言。
画眉的意象很有古典的婉约美感,可惜毛阿敏唱的歌有开阔没蕴深,放而无韵,词曲都不算上乘,可惜了这个好意象。

前面说到殷素与张五的求死,而无忌也有两次因愧对武当诸侠要自尽的(类似张五的闪现),赵敏既是危机的促因之一,又在赵敏拉扯牵引下有惊无险安然渡过。从这两次危机处理来说,赵敏的爽朗坚韧既确立了自己在无忌心中的地位,又担当着实现了对殷张二人的超越;并且赵敏是四女中唯一在气场上能够对上谢逊都丝毫不落下风的。确实很般配。
老版里周芷若出家为终结,很闷俗生硬了。在新版的结尾里,金爷最后改作是张赵二人的圆满中,留下一笔未彻底完形的不确定,那一个忧喜难明的许诺,成为周芷若后续可能的生机。
周芷若的形象塑造,也挺典型的,懒得多说了。

殷素素可算作是[倚]深层里潜藏的第一女主,是主角人物关系间情感流的源起关键。从创作意愿的流动来抽象地看,这个形象的属性成分,分化转变作成熟度较高的赵敏/周芷若,与更稚嫩些的小昭/殷离,而这两组形象都有阳面/阴面相对映的特点。也可以说,后面那些女子角色具有的成分,殷素素都有,而殷素有的侧面,其他女子不见得能全备相比。赵敏整体气质最为接近殷,甚至在阳面属性上更加气度雍容,实现了殷的重生与圆满,是无忌心中无可替代的第一女伴的。
第一男主自然是谢无忌,顺承汇合着两个父亲的意志和人生责任,正派的张五与邪教的谢逊,甚至远到张三丰与殷天正(张五曾失败的工作),让他们了无遗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2: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幼态与停滞:小昭,殷离
------------------

殷离对爱的理解就是典型的虐受联系。
其母为感情而散功嫁给殷野王,却又面对着争宠的冷遇;殷离愤恨不平地杀了二娘,牵连母亲死去而离家出走。金花自然算不上什么善人,教给她的无非也是残虐的乐趣。可怜孩子。
所以之后咬她一口的小无忌成了她的梦想:能够虐她又让她喜欢的凶狠男孩——也就是殷野王给母女俩留下的心理印痕(话说,鹰者应金,殷家大小都是杀气凛然的,杀不着别人就残自己,家族气质很典型呵)。所以她表示喜欢时候会去虐曾阿牛同学,但只能她虐而不容别人染指,所以杀了朱九真——杀二娘的再现。
蜘蛛所象征的控制和毒戾,以及毒性会变成力量的支持,但这种戾毒力量又在毁坏自己原本美丽的自然本性;最后被毁容散掉毒血,而得以恢复本相。力量和控制能换回服从的表面,却不是真情。在心性上来讲,殷离也好,蛛儿也好,都不能对长大后那个更温厚的无忌来感觉,居然都不懂虐的情调和挣扎斗争的乐趣,怎样都没教会,小女王很失望地离去。在无忌长大的时候,殷离长大得太少;无忌给予了承诺给予了包容,但殷离说不稀罕,也没有还赠什么样的情感温暖来巩固彼此,她意想中的爱情没有真正给过无忌什么推动作用,就事实来讲不免是稍显自私的私家梦;无忌没有强意挽留她,并不算过分,心理状态的差距太大,毕竟主题是找爱人不是搞心理救援。
另外,殷离的独占欲太强,她的爱肯定是要争且要单赢的,留下的话,她注定赢不了赵敏在无忌心里的地位,这一点,大概全都明白,死而复生之后她应该会想过与看清。比如赵敏就挑明了要死要活地争主虐权,周芷若则阴地里不惜带全家一起虐,最后还用虐的花招激殷离现身,乖乖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不想进入一个自己赢不了又输不起的情感赛场,才自行远去,好成全自己那点儿梦想里以为有的骄傲。她说爱无忌,但她没有共享过无忌的生命历程;曾阿牛答应娶她,但她用名义的蜕壳假借把这份真实抵制成空洞;当无忌和曾阿牛能融合起来也接纳她的时候,她又只剩逃避的茫然——我说怎么就这么绕呢,这丫头太拧了,满身聪明尽拧巴在自己身上。
最后,她还是逃避停滞在心理断层里;好在有积极些的变化,放弃了向周芷若报复而只恫吓作罢,虽然在茫然中不知方向,但旧有的恨意和戾气退散了些,消减了起初那种焦灼毒辣的紧张感,对她总还是好的。反正名分都有了,她要回归肯定也没问题,看她自己而已。


小昭是典型的恋父情结。
初起因:自小被金花与银叶扔出去玩无间道,典型的弃儿。
次辅因:与杨逍和不悔父女相处,天天能见到别人的亲情,连男人都只见到个老男人,自己还是个被冷遇的下人角色;成天泡在弃儿模式下耳闻目睹另一个单亲家庭氛围,能没有影响?
对无忌的移情:地道相遇起初也平淡,火药爆炸时无忌以身相护,小昭于是感动,很典型的幼女找回心理父亲;之后便开始不离左右的依恋跟随,而无忌也在杨逍父女面前给予诸多回护。又典型一幕是拖着脚镣哭着去追赶公子,小女孩嘛。
最后小昭不得已以己为质去当什么圣老处女,也就象征说在故事结尾时其心性成长被中断停滞了,可惜。
但书中也还是留了一处灵光,在再炼屠龙刀时候:〖赵敏抿嘴笑道:“日后教主要去波斯,去会见一位要紧人物,那时你可随同前去,……”张无忌忸怩道:“我去波斯干甚么?”赵敏微笑道:“大家心照不宣。”〗



另一个隐存的修复者:不悔
------------------

不悔也有恋父情结,以及背负纪晓芙的人生遗憾。
初起因:母亲是有的,哥哥也有过了,爸爸是没有的,小不悔四处流浪时候心理板块里最缺的就是父亲这一块了,太明显;而且纪晓芙的死又会在这个情结上加重份量。
次辅因:光明顶上,能认识的男子也就是老爹(下人弟子不能算),总还是有认知影响的。
侧面:杨逍在不多的描写里看,是个心思深沉不形于外的人物,又着重于权力执掌事由,事业型男+宅男一般不太懂情感溢出。故而,不悔的父亲是到岗了,父爱却未必弥补到位,还有欠缺感吧。
对殷六的移情:
是个老成有爱的名门正派好男人,不像老爹那么冷冰,温暖坚定的痴情大叔,又因为对妈妈人鬼情不絶的无限深情堪比双重保险啊,安全感满足感超值到爆;疗伤照料的梯子搭得那么贴切,想不翻墙头都困难。小不悔的这个决定太卡哇伊了,一看书中写到无忌闻言后的怅怅然,我就特别想笑,虽然是主角,不见得都是你的戏嘛。
另外,因为父母都有过的残缺,不悔心里的欠缺感也多,是强烈需要独占情感的不容妥协分享,而后来无忌招惹的那几只霸王龙她可搞不定,抢不着戏份啊;在故事里长大之后的初相遇,不悔的乖张就有所表现,而无忌也不再是百依百顺着向她(居然才见面就改宠个小丫环去),幼时的亲密已遥远而有一丝别样的疏离感了。说回来还是糖人六叔与她最对盘。
缺漏:
殷六叔的转变——拜堂成亲时候他会叫晓芙呢还是不悔?一份痴恋足以创出玉石俱焚的惨烈剑招和漫长到人家小女儿都娉婷长成,这个过渡和更新其实会是个很好的升华亮点。呵呵,应该还好吧,既然有杨不悔的坚持。而且小六叔是受了欺负都自己躲着哭的温柔脾性,自然懂迁就媳妇;又好在他对纪晓芙是有情无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移情障碍;总的说,应该还好。
杨逍的描写缺了太多,很遗憾,金爷不怎么挺他。早年的情敌念着自己媳妇的名字要娶走自己闺女,都新闻联播式的草略交代作罢。若不是有早在昆仑山上捡回闺女时初听闻纪晓芙身死之后心神失守差点被何太冲开膛的惊险场面,以此显出他对纪晓芙的情感浓烈,那他几乎就只剩是个渣渣。而实际上,杨逍与纪晓芙、杨不悔,也是另一组呼应全书主题的存在,但这个隐线没有处理充分,失掉了原本可以拥有的神采。后来在电视剧改编里倒是有些版本就此作过修饰的,编剧挺聪明。
虽然这一段交代得仓促潦草,但殷杨二人的移情连接却比前面两小女孩要轻松些的,有一个宽容和从容的关系缔结可容纳成长的延伸,不用太辛苦,总还是好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2: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幼态与停滞:小昭,殷离
------------------

殷离对爱的理解就是典型的虐受联系。
其母为感情而散功嫁给殷野王,却又面对着争宠的冷遇;殷离愤恨不平地杀了二娘,牵连母亲死去而离家出走。金花自然算不上什么善人,教给她的无非也是残虐的乐趣。可怜孩子。
所以之后咬她一口的小无忌成了她的梦想:能够虐她又让她喜欢的凶狠男孩——也就是殷野王给母女俩留下的心理印痕(话说,鹰者应金,殷家大小都是杀气凛然的,杀不着别人就残自己,家族气质很典型呵)。所以她表示喜欢时候会去虐曾阿牛同学,但只能她虐而不容别人染指,所以杀了朱九真——杀二娘的再现。
蜘蛛所象征的控制和毒戾,以及毒性会变成力量的支持,但这种戾毒力量又在毁坏自己原本美丽的自然本性;最后被毁容散掉毒血,而得以恢复本相。力量和控制能换回服从的表面,却不是真情。在心性上来讲,殷离也好,蛛儿也好,都不能对长大后那个更温厚的无忌来感觉,居然都不懂虐的情调和挣扎斗争的乐趣,怎样都没教会,小女王很失望地离去。在无忌长大的时候,殷离长大得太少;无忌给予了承诺给予了包容,但殷离说不稀罕,也没有还赠什么样的情感温暖来巩固彼此,她意想中的爱情没有真正给过无忌什么推动作用,就事实来讲不免是稍显自私的私家梦;无忌没有强意挽留她,并不算过分,心理状态的差距太大,毕竟主题是找爱人不是搞心理救援。
另外,殷离的独占欲太强,她的爱肯定是要争且要单赢的,留下的话,她注定赢不了赵敏在无忌心里的地位,这一点,大概全都明白,死而复生之后她应该会想过与看清。比如赵敏就挑明了要死要活地争主虐权,周芷若则阴地里不惜带全家一起虐,最后还用虐的花招激殷离现身,乖乖都不是省油的灯。她不想进入一个自己赢不了又输不起的情感赛场,才自行远去,好成全自己那点儿梦想里以为有的骄傲。她说爱无忌,但她没有共享过无忌的生命历程;曾阿牛答应娶她,但她用名义的蜕壳假借把这份真实抵制成空洞;当无忌和曾阿牛能融合起来也接纳她的时候,她又只剩逃避的茫然——我说怎么就这么绕呢,这丫头太拧了,满身聪明尽拧巴在自己身上。
最后,她还是逃避停滞在心理断层里;好在有积极些的变化,放弃了向周芷若报复而只恫吓作罢,虽然在茫然中不知方向,但旧有的恨意和戾气退散了些,消减了起初那种焦灼毒辣的紧张感,对她总还是好的。反正名分都有了,她要回归肯定也没问题,看她自己而已。


小昭是典型的恋父情结。
初起因:自小被金花与银叶扔出去玩无间道,典型的弃儿。
次辅因:与杨逍和不悔父女相处,天天能见到别人的亲情,连男人都只见到个老男人,自己还是个被冷遇的下人角色;成天泡在弃儿模式下耳闻目睹另一个单亲家庭氛围,能没有影响?
对无忌的移情:地道相遇起初也平淡,火药爆炸时无忌以身相护,小昭于是感动,很典型的幼女找回心理父亲;之后便开始不离左右的依恋跟随,而无忌也在杨逍父女面前给予诸多回护。又典型一幕是拖着脚镣哭着去追赶公子,小女孩嘛。
最后小昭不得已以己为质去当什么圣老处女,也就象征说在故事结尾时其心性成长被中断停滞了,可惜。
但书中也还是留了一处灵光,在再炼屠龙刀时候:〖赵敏抿嘴笑道:“日后教主要去波斯,去会见一位要紧人物,那时你可随同前去,……”张无忌忸怩道:“我去波斯干甚么?”赵敏微笑道:“大家心照不宣。”〗



另一个隐存的修复者:不悔
------------------

不悔也有恋父情结,以及背负纪晓芙的人生遗憾。
初起因:母亲是有的,哥哥也有过了,爸爸是没有的,小不悔四处流浪时候心理板块里最缺的就是父亲这一块了,太明显;而且纪晓芙的死又会在这个情结上加重份量。
次辅因:光明顶上,能认识的男子也就是老爹(下人弟子不能算),总还是有认知影响的。
侧面:杨逍在不多的描写里看,是个心思深沉不形于外的人物,又着重于权力执掌事由,事业型男+宅男一般不太懂情感溢出。故而,不悔的父亲是到岗了,父爱却未必弥补到位,还有欠缺感吧。
对殷六的移情:
是个老成有爱的名门正派好男人,不像老爹那么冷冰,温暖坚定的痴情大叔,又因为对妈妈人鬼情不絶的无限深情堪比双重保险啊,安全感满足感超值到爆;疗伤照料的梯子搭得那么贴切,想不翻墙头都困难。小不悔的这个决定太卡哇伊了,一看书中写到无忌闻言后的怅怅然,我就特别想笑,虽然是主角,不见得都是你的戏嘛。
另外,因为父母都有过的残缺,不悔心里的欠缺感也多,是强烈需要独占情感的不容妥协分享,而后来无忌招惹的那几只霸王龙她可搞不定,抢不着戏份啊;在故事里长大之后的初相遇,不悔的乖张就有所表现,而无忌也不再是百依百顺着向她(居然才见面就改宠个小丫环去),幼时的亲密已遥远而有一丝别样的疏离感了。说回来还是糖人六叔与她最对盘。
缺漏:
殷六叔的转变——拜堂成亲时候他会叫晓芙呢还是不悔?一份痴恋足以创出玉石俱焚的惨烈剑招和漫长到人家小女儿都娉婷长成,这个过渡和更新其实会是个很好的升华亮点。呵呵,应该还好吧,既然有杨不悔的坚持。而且小六叔是受了欺负都自己躲着哭的温柔脾性,自然懂迁就媳妇;又好在他对纪晓芙是有情无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移情障碍;总的说,应该还好。
杨逍的描写缺了太多,很遗憾,金爷不怎么挺他。早年的情敌念着自己媳妇的名字要娶走自己闺女,都新闻联播式的草略交代作罢。若不是有早在昆仑山上捡回闺女时初听闻纪晓芙身死之后心神失守差点被何太冲开膛的惊险场面,以此显出他对纪晓芙的情感浓烈,那他几乎就只剩是个渣渣。而实际上,杨逍与纪晓芙、杨不悔,也是另一组呼应全书主题的存在,但这个隐线没有处理充分,失掉了原本可以拥有的神采。后来在电视剧改编里倒是有些版本就此作过修饰的,编剧挺聪明。
虽然这一段交代得仓促潦草,但殷杨二人的移情连接却比前面两小女孩要轻松些的,有一个宽容和从容的关系缔结可容纳成长的延伸,不用太辛苦,总还是好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22: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推说可能显得过分苛细,却绝不是因而裁定殷离、小昭就不该享有爱情幸福,那些美好意义并不是一个游戏通关或积分摇奖后喜获的大苹果,是要凭她们自己而成立的。在文本构建的世界里,她们自己的举动选择了脱线放弃,没有走更长远。
像网上曾经流传的伪高考作文:谁欠谁的幸福
幸福从来不是别人的恩赐打赏,只是自行自为的存在与感受。当想着从外在去谋取想着去捕获的时候,就已经把自己撇处在幸福感之外的立场角度里,一种思维游戏。就像说我要吃饭给我盛一碗,那这个时候我与饭就是主客分离的两个存在;当饭与我已经合成一体时候,我说的就只会是比如“嗯味道淡了点儿/吃饱了/想再来点儿”那样的表达;假如我拜托别人“等我吃饱了你可要告诉我”,或是“求求你告诉我吧我吃饱了会是什么个状态”那就很怪异的——当初听张恵妹动感十足地唱“Come on Come on 给我感觉~~”,我就特别想笑。又像画饼充饥,满足的只是张皇的眼球跳动和空洞贪求的意念,和真实咕咕叫的肚子没有任何一点饼渣渣的关系;我再怎么吃饭,也饱不到你的肚子里去;自家吃饭自家饱,喁喁空话何益?
这就是那些漂亮文字里最大的花招伎巧,用自我摒弃疏离的态度预定来成全随后审美形势上的造作生成。看归看,我真不忍心当真。审美审美,宁可没那么多的美感享受,别审自己了,何苦来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内容形式,蛛儿也好,小昭也好,不悔也好,她们都有资格有机会和无忌建立一种实在的更长久的幸福,只是她们有不同样式成分的开始,就需要面对不同的延伸发展承担。在故事里,从人性角度看,无忌的圆满程度已经挺高了,赵敏能推动又能切入陪伴这个发展过程,自然顺位成第一女伴;其他人,周芷若有在奋斗着虽然很腹黑,蛛儿、小昭都自己放弃,纵然无忌没有虎躯一振霸气侧漏地强势征服拯救收房再施舍给她们想要的幸福,但无忌没有主动去伤害哪一个,尊重她们自己的决定选择,已经不错了。
像在故事里,因为每个人的记忆和背负不同,蛛儿选择远游,小昭选择奉献自己让众人获救,不悔选择殷六,都是她们成全延续自己具体的幸福感的选择结果,无忌给了她们宽大的尊重,却又被视为酸菜美文里的薄幸寡情。
像那个圆桌骑士娶双面女巫的故事,字面上是很漂亮的,女人需要决定自己命运的自由。真的么?是要真正自由的选择权,还是要被赐予[真正自由的选择权]的尊荣满足?现实里的表达往往微妙而曲折缠杂,懒得看了。
拥有自由的人就行使享用你自然而然的自由好了,不需要再去拷打求证自由乃至叩求期待别人来叩拜签证自己的自由,这个概念追问其实在逻辑上已经是个预设圈套和自我纠结。认为有自由可寻获的人,已经自己把自己预设在自由的存在事实以外,沾沾自喜地追求着答案标榜的框束;只是用追求自由的名义举动去向外在求取一个抚慰约束的形式桎梏并视为勋章保证(哪怕用拒绝的挑逗姿态),而这恰恰不是真正的自由。就好像孙悟空不需要戴上金箍才确定自己就是齐天大圣,而他成为斗战胜佛时候,也并没有个金箍可以取下。
在我试图表达的时候,我承认我丫的就是吃饱了撑的在字眼的框框里找不自由;我若真个自由时候,压根儿就不会还被看见和定义和判别。
嘿嘿,说得绕了点儿,当是我神经发作意外插播吧。


无忌/不悔,这两个名字里的对仗已显微妙。
最早预设的另一个修复努力,因为笔触上的关系没有得到充实扩展,稍有可惜。
纪晓芙同样也有着异常的刚烈坚持,但外在更多停留于柔弱畏缩的退让逃避;杨逍也有深沉的投入,却看来冷淡不曾形显,并非无情,两人的不幸离散,就台面之边角作倒推,估计还是纪囿于师规家规而逃避拒绝——不见书里说的是杨逍用强而纪晓芙不悔不负么,而实际以杨逍的身份能耐,若早些顾全更多也未必不能,能让他黯然无力的,估计也就是纪女侠的薄脸皮子自尊心了。在这个组合里,纪晓芙的犹豫逃避是遗憾的关键死结,于是有了小女孩的“不悔”,更坚定地以小妖女身分反攻正派糖人六叔,OH YEAH!而殷六的气质言行也恰好是杨逍的反形。虽然情节小有夸张潦草了些,但在人物精神属性上构成了一个完形的往复。
而张殷之间的遗憾更多出于张五的固执,于是有了“无忌”,更宽容地包涵了各种对立和争斗。最后他也弥合了天鹰/武当/明教之间的分裂争斗,破解了很多政治斗争的场合死结,并且圆成了谢逊的故事。

通篇来说,正邪敌对立场阵营之间的违禁之爱,是形式上的矛盾主题,在很多配角人物细碎处也反复再现的,又比如金花叛教追随银叶,比如胡青牛夫妇医毒相争,都在呼应这个主题。又如,二章里觉远僧用脚抹去何足道为挑战而画出的棋盘时所吟“一枰袖手将置之,何暇为渠分黑白?”
又应着书名[倚天屠龙],宝刀号屠龙,倚天与争锋。
而从另一面,觉远僧茫然中的[九阳]乱经呢喃,逸散出后续渊源深远,阳少林的崇高堂皇,对照着阴少林的狠毒霸道(成昆/头陀僧),峨嵋的绝情灭性,对照着武当的冲虚宁淡。最后都统一会聚于种种机遇巧合下无忌的[大挪移]。

人性对善恶道德观的圆融。放不开善恶评判之强权意识的观众,可能会对这部书不感冒。
不过从故事结构的发展均衡来讲,这部书后劲不足,与《天龙》隐有相似,整体成就终究是不如《笑傲》《鹿鼎》两部的。

虽然我貌似在给无忌许以“圆满”之名,可实际上哪里有彻底的“圆满”可得?更朴实些地说,只是他能够在父母顿止的哀伤断点上,往前多走几步,多碰触一点人生的暖意,亦足矣。若执意强调彻底的圆满无缺,那便又是在自寻桎梏了。

故事里小昭唱的:
“日盈昃,月满亏蚀,天地尚无完体。”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处来兮何所终!”

叹!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

■  看电视 之 [士兵]/[团长]


首先说明:时间隔得久,从画面制作等技术层面的分析我懒于,也没时间再去回头打量评估,若要严谨就太费功夫。
另外,这两部戏我都是以原著材料+剧本文本+观剧印象混合在一起忆想与乱说道的,会比较杂。

王宝强演绎的许三多,是讲关于一个缺心眼的倔孩子留到军营里才发芽开花紅灿灿的迟来的心理再发育的故事。
所以这部戏是青春励志剧,整体上是阳光向上的,又是青葱娇嫩的,阴面的现实沉重成分都被委婉和谐——军人所背负的战争职责,在这里面只是抽象模拟的主义理想PK大舞台,有人哭泣有人离开有人忍耐,仅此而已,没有过真正的流血牺牲!努力着不要失去拒绝分离,有人款款深情挥手退场但并没有谁体味死亡。
有那么一闪的真实触碰,是许三多出任务时失手杀了一个毒犯,并且事件组合得很轻巧和温柔,这样清白纯洁的靠近还足以让强人许三多陷入发展方向的迷茫低谷里去,又很及时地退回军营的温情有爱大家庭怀抱。虽然表达得很认真,但生死的思考终究只是蜻蜓一点水又模糊过去了。
整部戏在实质里只有一个主题:亲情,以抽象伪装的形式表达的。

父亲角色么:高城+561
母亲角色:史今
我没写错,张译出演的史班长,恰是这部戏最微妙不过的精神支柱之一:在一个理应全部阳刚属性的铁血军营里,他给出足够深厚的母性关怀付出。
严父慈母,是中式教育模式里最典范的角色配比定式,这也就是《突》深层里撩拨观众的心理机括所在。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形象,或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最多的人,心里最期许和适宜的就是这么一种体制面貌。换作现实里的经营管理环境看看,一样还是这样的规则变换演绎,不新奇——简单说,管理技巧里面无非恩威两字的变化而已,类似的。
而钢七连的口号“不抛弃不放弃”,不就是典型的母子情深或相亲相爱一家人么。
像恐怖电影《CUBE》里的角色人物说:“军人,是被体制训练出来拒绝承认失败的一群人”。虽然稍偏激了些,但也有些意味。
口号很漂亮,心态并不成熟现实。幼态的激昂。
军营就是家,每个士兵都是幼体。而观众也觉得这样一个不抛弃不放弃的家很好、才好。
所以拥戴痴迷这部戏的人很多,鄙夷不屑这部戏的人也有很多。我想,军人间那样深厚的情谊是可能的,可剧里对军营现实面貌的表演,温婉和顺得如同介绍青年夏令营……
学生群体也很容易契入这部剧里去。

琐细之处就不再赘言了。


这部剧里真正的高人:王庆瑞
那个使着武汉腔的团长,高城拒绝许三多的时候,他容纳了许;高城看许三多是参天大树时候,他明白许三多骨子里的空洞还没长成,留下他继续守空屋子。毫不介意地表达出对属下成长的赞叹和离去的惋惜,又大度地允许他们高飞离开。他表达的不多,但做的事全在节骨点上,不显山不露水的平淡高深。
有人认为王庆瑞是伯乐相中了许三多这匹千里马,许早先还值不上这种赞誉。王最高明的是在不动声色间,举重若轻地炼化了几块铁胚。
七连解体之后,高城与许三多被留下看守空营地,直到最后谈话与安排两人离开的前程,这一段才是真正精彩的地方。
骄傲的人自私,于是借许三多的无我来对治高城的倨傲,让他跳出原有的局限执拗,走向新的境地;
无我的人空洞,而空洞的人也不懂得真正关爱他人,也不懂珍惜,于是直到独自在空营房里对着空荡荡的墙壁,苦闷中学会抽烟的许三多哭着回想起七连到底对自己意味着些什么——虽然他早已无知无触地看着真实存在着的七连一点点消散于眼前。
到这时候,两人才真正从钢七连里成长脱出,成为王庆瑞真正认可的好兵。

至于袁朗,更像妖人而非高人。
有一个比较:许三多因561伤残败退选拔赛而介怀的时候,袁朗煞有介事地拿个小本子记下561的名字。
他明白地告诉说这样举动没有更多意义,但能够让你舒服一点。我就挑明了说破这种小气的安抚与被安抚,仅此而已,不遮掩,不在意。他要挑好兵,但不会像高城像王庆瑞那样表露更多真心挂念。许阿木的不舒服也就这么简单而直白地被当面招安拆散,真是乖仔。
而在许遇到人生危机时候,袁很识趣:让他回家求疗愈——回七连去找心理上的爹妈兄弟找慰藉。好在有给遭遇家事困境的许援手作经济解困,戏份上有均衡表态。
袁朗的高明所有人能看到,王庆瑞的高明隐得悄无声息。
袁朗在练兵在用人,王庆瑞有真正的爱兵和育人。一个军长(高父)肯把自己有才华又有性格的儿子放在王的手下,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较于小说的平实,在剧里就老A前期特训那一段,袁的言行更加夸张和表演化的,类似可以参看早年的影片《冲出亚马逊》,和很多欧美特警影片里的风格,不新鲜。
在选拔赛最后的演习圈套设计上面,袁朗更是机关算尽试图去揭破看清所有人的心理真实,高明却也过于紧张了些。比如最终评定时袁与吴凡的对话,欢畅颇有张力。而王庆瑞的举重若轻,平易深敛中更见老到从容。
袁朗与王庆瑞不在一个量级上,王的对台角色是袁的上级:铁路。在演习之后那一场戏里有显露,也挺不错的;这两个人才是同一眼界层次上的人物。
另外:第二次选拔赛里,袁朗对成才的前后微妙顾忌,就有所体现,袁从用人和策略经营的管理角度而警惕排斥成才这样的不安定因素,反之也就折射出来他自身的视角层面。王庆瑞能从烂泥里捏出一个兵王,袁朗却怕一枚意外的棋子破坏他的布局。最终成才的突围,也是袁朗的提升。


最厌烦不过许阿木的咬尾巴哲学:好好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
不懂就不懂,还满脸清纯玩循环定义,搪塞得理直气壮。就是棵直点儿的木头,还以为自己擎天柱了。
许阿木最早突出的优良品质是坚定,与此同时旁注的成分是无知。他的优秀执着触动着让一些老掉的兵油子们自惭形秽,可许阿木其实都不明白别人到底有想过些什么和别人的哭笑为了什么——他也不懂真正的理解与关怀,他感受不到别人难过或开心的冷暖,他看不见。
老马退伍时候,许阿木正气昂扬地去送了,一点难过都没有!他斩钉截铁的坚定让史今都僵着脸讷讷:“其实你该哭的……”
那个幼稚孩子,在那时候心里压根儿就没有真正把谁装进去过,所以他也不会为别人难过。
而之后,他木头似的优秀表现,恰恰成了史今最大的伤口,在身边众人因此厌憎不平的时候,他还懵懂不觉地继续把伤口扯得更大,直到致命。等到史今离开了,他才知道史今的意义,和自己曾经作为的别样意义。那时候他知道该哭了,孩子般的哭喊着扯班长的行李,可这时的泛滥又有什么意义呢?军营版的妈妈再爱我一次?
再一次,直到钢七连都被解散了,他还一点触动都没有,木然地踢正步出操值勤。七连的口号他是喊着,七连的荣誉他有扛着,可他唯独就没有真正把七连放到心里去;高城也明白,他已长出了一张过硬的军人的皮,可还没有感受冷暖轻重的真人的心。团长最后留下他看半年的空营房,就是让他看到自己心里的空白无物——然后他才会渐渐长齐全这块空缺,这也就是给他特设的对治。

在小说里,许三多曾经回去看过那些陪伴过自己的已离开的人。史今成家了,过得美满安稳;561执意做了个鞋匠,依旧傲气凛然。在剧里,没再提及。
在原著小说里,有另一个更完整和层次丰满的世界,在剧里,被切割封装成青葱幼嫩的模样,当然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来看也是具体成功和有益的。
小说里的许三多,只是习惯用自己眼光安静地看着现代军营的一名军人,可怜,着落在了王宝强同学身上……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 10: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是康洪雷,和一众士兵们,再启了[我的团长我的团]

[士]是属于母性的,温软而温暖;[团]是属于雄性的,沉重而峥嵘。


烦了和小醉和张立宪,迷龙和上官戒慈;段文章和虞啸卿,兽医和唐基,炮灰营和近卫营。对比或参照着看这些角色吧。
无泪可流。一群从炮灰里靠坑蒙拐骗偷而谬误式存活着的战场游魂,只剩下最卑微的苟活的本能,却在一个疯子+骗子的狂想熏陶下,和体制+主义的漠然冷眼中,最后拧在一起痴笑着把烂命又还给了原本竭力逃离的战争坟墓。
那些温暖的亮丽的愉悦的意义支架,都从何谈起,更没啥好歌舞吟咏的。
电视剧里有一个淡漠化的简单结束,而小说里面不是的,这些改动对于故事自身完整性的刈割,几乎致命,很遗憾。
龙文章以讥诮的姿态用古怪而执拗的死扇了上峰嘴脸一个耳光,既最大程度上照顾了所有人的大局也最终让疲惫不堪的自己逃脱了。而孟烦了,拖着一条瘸腿,挂着军功章,继续漂流在战火之间。也许,他只是南天门那些不想死的人的魂最后剩下的一缕游丝,带着自己的不甘质疑,带着龙文章的迷茫寻问,带着战友的麻木坚韧,继续飘荡在焚烧湮灭种种意义的战场上,既然还没死,那就再多活一天,等着终结和回归,悬浮在绝望里既不相信希望又保持着对希望变化的守望——最后他走进了红色军队并成为引路人,不过,这一点未必重要。
招魂的龙文章从天而降,又决然离去;丢魂的孟烦了只想逃避,却瘸着腿走向无尽的最终。
流血都流成麻木和嘲讽的时候,还在乎流泪么?
当任何一种意义说道都被现实戳得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时候,一群废弃物似的弃卒,他们都还在活着,用麻木无知的表情活着张扬发泄为人的喜怒哀乐,还有那些被自己嘲讽不屑却又践行不移的原则。
在绝境里龙文章提议杀了狗肉充饥活命时候,迎来众炮灰们的暴揍,龙文章跪下痛哭忏悔:“没什么答案值得付出人命”。最不想付出的人,偏偏已经在付出,为了什么?口口声声说付出的人,只是慷慨整洁的看客.
没有天真作保暖垫的时候,存在一样继续,又能继续成什么个模样?
且这部书是少有的没有靠贬低作践再造“日本鬼子”来填塞满足所谓民族自尊心的作品,也试着更有血有肉地去回看曾经那苦痛八年。故事里南天门战役的原型为松山战役,在历史上也是血色深洇的惨烈一笔。
小说试图去呈现和拷问的东西,太重了,在这部剧里很难表达完全的,那已经超出了大多数观众的感受限度,更别提在普遍缺乏对历史现实之诚恳尊重的年代氛围里,很多尖锐刺目的光闪都被遮掩模糊掉了。也许在创作和制作上也涉及到各种方面的条件限制吧……呵呵,难为了啊。
故事有很多层次渊源,我们看到的不见得是全部,没啥好早早又草草自以满足的。


[士兵]喊:不抛弃,不放弃
[团长]却问:作为军人(男人),要如何正视对待生命中那些无从回避的舍弃抉择?
想必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想法。

张译和段弈宏出演的孟烦了、龙文章,已太深刻;两人都很难再突出这样的角色水平了。

两部戏里,我都明确只喜欢一个人物角色,张国强扮演的高城/迷龙。
而这个形象,又很接近影片[东邪西毒]里学友扮的洪七:“我的刀快是因为我够简单”、“谁说不能带着老婆闯荡江湖?”
像迷龙经常很很屌地嘟囔说“我整死他”,会时不时地找个弱小的旁人来调戏欺负着解闷,会抱着自己刚拣到又失散的媳妇嗷嗷地哭;
像高城,最早他就看穿许三多表面优异赤诚而骨子里只有怯懦无知,在演习中被许三多的爱心乌龙蛋雷败时候,爆发地大喊“把他拉出去给我毙了!!!!”;会愤恨地骂接收物资的战友是食腐动物,又骄傲而平静地承认自己输了,安分地执行一个军人的命令去新的位置;最后还一脸不屑地用挑衅责骂的方式给成才、三多搞心理治疗。他不完美也不绝对强大,有时也孩子气地单纯,但不管输赢都有结结实实的男人气。
小说里的迷龙早早单纯而简单地死掉了,孩子气地散漫无谓地死在自己人手里,而后他媳妇与龙文章之间的报复、忏悔、开释,其实对主题揭示有很多推动帮助。在剧里这些被删改掉了,表演上也混淆削弱了上官的神采,不过好在给了迷龙一个更宽容暖和的结局,也好。


再回应二楼的话,[士兵]里面变相影射了亲情(成长),和稍许强调了意志,爱情是缺位;[团长]里面的元素更齐全,是一个更深刻宽广些的世相投影,可惜在表演上被折扣了许多成分,我也懒得去回想了,就扯这些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5 10: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别浪费了这么好的才华和见地。
易象梅花,雪里兆春;心头事起,逢凶化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4: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9# 西山

我也不知当如何说。
先把文字的草扔完吧,清空后我再向西山老师请教。


~~~~~~~~~~~~~~~~~~~~~~~~~~~~~~~~~~~~~~~~~~~~~~
■  观影 之 地震

影片:唐山大地震
导演: 冯小刚

英文名为<aftershock>,另外原著名为<余震>;<唐>是个市场投机的偏名,就内容来讲我认为不尽贴切。
大地震只是故事的背景与所有心结的缘起,并非全剧的展示重心。灾难面前,众生如蝼蚁,不存在说具体某一只蝼蚁的痛苦因为离镜头更近就比其它更沉重真切些。一个家庭几个人的悲欢苦痛,还是不足以承载表达这么整一代人的黑色命题的,这种取巧的替换代言,似乎有些哗众的潦草。
对观众来讲,如果因唐山地震这一事件而以灾难片视之,也许会觉得开始后不久便恍惚不知所云,文不对题。
<余震>当为正名,以地震为背景来述写人情延续,这才是妥帖的。但这样的名字,多少又不适合眼球经济下的市场推广需求了。

我个人并不喜欢这部片子的主调。
最中心的矛盾,不过是一个绝境求生情境下因道德审判而催生的诘难求赎议题。在地震这个太强大的天灾背景下,任何个人的选择与行为都显得渺小无力,换言之,这种情势下个人的被迫选择,根本卑微得无所谓是非对错。真正的伤痛,是来自于彻底无能为力的失去,又何必转而求偿于个体化的审判权膨胀:将自己与亲人绑在道德十字架上鞭笞不止。
元妮赎罪式的自责、方登逃避中的指控,直至最后的开解,也许看来真实真切,但我很不喜欢这样的人生面貌,准确地说,会是厌烦。
方达过得很踏实很庸俗,这就很好,我想这也是真正历史上很多唐山人所做的事情,承认纪念伤痛的同时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而不用把自己变成移动灵堂祭奠无休止。
一时的舔舐伤口,是为了刺激活性以实现自我修复;如果沉迷纠缠不休,那就有几分病态偏执了。自溺其中,旁人又该说什么好?

元妮成了很压抑的一个角色,她身上是一种禁锢的力量,如坟墓。她把自己禁闭在对亡夫亡女的愧疚之中,这股压抑的力量强大得可怕,在方登回家相认的那个场景中,元妮爆发出来的哭喊,很震憾人心——我看得全身发紧。而且很典型地,方妮暴发出来的并不是欢喜,而是怨恨:“这些年你到哪儿去了呢?”
方登的出现给元妮长期封禁的情感一个冲击,才猛地宣泄出几十年积攒下来的孤苦凄楚。那么,如果方登不能出现,那么这个死结是不是会一直维持下去?没有解药,很可怕。
很明显地,影片里元妮对自己,已经是一个镇压禁锢的角色存在,在儿子儿媳面前也有种冷硬的刚强。凭心而论我并不喜欢,最后因她而生的感动都有一种从窒息中逃出的庆幸感。
对于女儿因公平/偏爱而生的愧疚感最后被谅解了,也用终身不嫁来报答丈夫的舍命相救,其间消耗掉的,却是一生。大梦醒时,白发苍苍。
元妮是一个很完美的受害者标本,一个拒绝修复伤害的标本。

更多一点地说,方达带妻子过年看望母亲又要去岳父家时候,就把孩子留下陪伴母亲的事情两人爆发又压抑着的争吵,也尖刻得可以。元妮还记得自己早年跟在汽车后面从方家奶奶手里追回儿子时的凄苦么?方达媳妇离开时也哭得很辛酸。这种场景,很中国化的亲切呵。
想起一个对比更显夸张的银幕人物形象,是《大宅门》里的杨九紅,白老太太抢走了自己的女儿,然后她也抢走了自己的孙女。有些残忍,只因初闪现时看着轻描淡写也就过去了,以为过去了。


方登是把地震带来的损失转嫁叠加到对[母亲偏心]的指控上去,这是小孩心中简单而执拗的归因。因为这个指控本身的不合理,她既在控诉母亲的过错但又极度渴望母亲的疼爱,形成心理冲突,所以一想到就头疼,且不能与养母进行沟通。她一直采取逃避亲情的态度,其实是躲避着不肯面对这个情结——控诉的行为能让自己感觉到虚假的力量感,她不想撤诉。
而坚持生下小女儿,对男友的放弃,其实还是自发导演对自己的抚慰,小女儿是自己的替身,当年自己被母亲舍弃了,如今的小女孩被呵护着没有被放弃,同时进入放弃者角色的男友,遭到了她的谴责与放逐。这样的行为并没能解决问题,只是再现情境与抚慰心情,伤害的真正根源并未得到修复——她哭着告诉养父“可我就是忘不了”,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在生活中的作为只是遮掩甚至延续了问题,根本不曾正视。远嫁异国,选一个年龄大很多的丈夫,非常典型的逃避与寻求保护的行为。
直到得知新的地震消息后,方登告诉自己必须回去,因为本心里知道,伤害的真正源头是天灾,她只有真正面对灾难本身,回到人生谬误产生的源始情境里去,才可能在起点处看清自己身上缠绕的真相。多年的休憩和痛苦积攒,才返回足够的能量支持她走出这样的努力。
在灾难现场,近距离感受另一对母女别无选择的悲痛撕裂之后,方登才向天灾表示臣服,放弃幼小心灵里向母亲作出的错误指控,关于自己在救灾中被放弃这一项罪名。她只是把自己的灵魂从灾变的记忆牢笼中开释收回,同意了回家;对母亲的原谅,这时只完成了一半。故而在与母亲相遇之后,她还是稍显克制的,像是带着些许隔膜似的冷静。那盘西红柿,是给另一半原谅的药引子,到这,还没有实现彻底。
直到墓地那一场,那些留在她墓里的课本书包,才让她彻底撤诉了:地震的伤痛与无奈她理解了,母亲也并没有骗她与对她不公。她宽恕了母亲,也终于释放了在自我心理牢狱中一同被拘禁半生的自己;没了受审的被告,也才没有了主审的原告,大家都可以离开。
可这三十年的隔绝冷漠之印痕,占据了那么多的人生篇章,接下来该怎么洗刷翻新呢?
一个人能有几个三十年啊?有几个三十年让自己去等答案,又有几个人能用三十年来给自己铺垫准备答案呢?
假若不曾找回母亲与弟弟,或是见到弟弟时母亲已经撒手先去了呢?剧本给方登的安排还是很仁慈的。在现实的唐山废墟上,有多少家庭有过种种伤痛,他们全都能享有如此的仁慈?他们要如何自救?

养母,一直渴求着认同。从开始到结束她一直担心着养女留不住,抱怨丈夫和她不同心。最后她绝症了,一直防备抵制着失去,可收到的还只是失去。在病床上她喟然放下芥蒂,却已太晚。
像那句话:世界是个镜子,你给出什么,它返给你什么。
世界里什么都有,看你真心想要什么。若你眼里只看得到失去,那你只能收获失去;若你眼里本无爱,连窗户都挤不进去,又有哪一丝爱能侥幸落入你心里去呢?
种什么样的因,浇灌什么样的心力,获什么样的果,其实一直很公平。
方登觉得自己受伤了,但在养父母面前,她又何尝不是一个伤人者?伤痕不应该是你我恃以伤人的授权书。
养母觉得自己被排斥了不被接受,同样也只拿固执尖刻来针对丈夫女儿;用伤人来弥补自己,终也只能继续自伤。
爱出者,才能爱返,这句话是对的。
——说起来是容易,可真要做到,不容易啊。


以上是三个执掌着“怨”的力量的女人!
养父在全剧,都是一个十分厚重的形象,但同时也很是不易,背负了太多,辛苦呢。陈道明的气质很好,深沉内敛却又有着激昂跃扬的挥洒。生活里默默照顾着妻女,篮球场上脱下制服冲动教训方登的男友;独守空屋任女儿出国远走,为一场团聚的年夜饭而欢欣炫耀。他的宽厚深情都只显在一点点言语神色的细节之中,很耐品味,也很有生活的踏实感。
有几人能做到他这样的浑厚啊,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7-8 14: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有点儿奇怪的:心理治疗师们,普遍对这部片子评价很高;而在一些影评人口中,却又贬斥较多。
心理治疗师,关注的是角色人物心理创伤的形成与修复;影评人,关注的是电影作品的工艺技法与意识导向。其实,各有各的眼光倾向,各有各的视角局限。
心理治疗师普遍心存柔软感动,影片给了一个很好的释放感动的契机,自然乐于赞誉鼓舞。能够感动,只要真诚,都是应当尊重的。但仅因为感动而溢美盛誉,则不免忽略了别的方面关联。
影评人,看多了光影间的变化万千,固然有了超然的眼光与犀利的思维,莫忘了,你终究还只是一个凡人!作一个看客总是轻易的,对他人的故事与悲欢指手画脚侃侃而谈自是毫不费力,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呢?故事只是生活的影子,说笑游戏一二无妨,莫学会了对生活本身放肆轻慢;更不值得为了光影华彩里的满足而忽视淡忘生活的真实本身——自警之!!!

单从电影作品的技艺角度来讲,这部片子并非上乘。如果不是国人的群体记忆响应,取得的票房成就没有这么大的;而走出国门后,它不能更清晰有力地从人性共同之普遍层面上表现引领他国观众,就难取得共鸣回响。(类似比如李连杰徐克的黄飞鸿系列电影只在东南亚市场热卖,欧美市场压根儿不理会;李连杰在美国的演艺发展都经历过些意识更新的。)
若作提炼归拢,方登、元妮两人的情结最为深重。元妮的展示更充足些,而方登所主持的矛盾挣扎明显就缺乏足够的叙事主体份量,在镜头组织上零碎散漫。而在小说里,方登才是比较典型的主线,这在电影里被扰乱了。其实电影里也隐约有点母女两人双线叙事的意思,但最后的宗旨着落呢?
在片子中,主线不明,零碎的片段与边角人物太多,偏于对中国式人情与生活面貌的铺陈展示而述事主线的凝聚力有限。不停展示着生离死别,最后用亲情二字来封装了结,在漫漶的情绪满足中简单结尾。从这一点来说,导演依旧有种局束于中国市场特色的媚俗浅易,无力深入。
结尾王菲吟唱的<心经>悲悯祥和,以及纪念碑上一排排的名字,很肃穆。但这小痛到大痛之间的转换过渡显得仓促无力,立足虚浮不稳的潦草陈词。
若说是众生相的记录片吧,不需要这么些重点刻画,散失了总体看待;若以人性描摹的文艺片观之,又在定位上分散了镜头力度与叙说分寸。电影在左右顾盼牵扯中遗忘模糊了自己的立足点与意义指向,情节高潮冲动之后,却没有一个更明确的升华提起,因而这部片子无法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辉煌——对于导演来说有这样的野心没啥不对,国产电影缺少足够真正强大的经典。
不客气地说,电影偏像是一个富有文艺色彩的心理治疗医案展现,我倾向于以此看待。在叙事结构上,以‘伤害突发--心结形成与延续--问题解释’的逻辑顺序来理解,可以看得很完整顺畅,所以心理治疗师们也易接受与赞扬这样的一部医案电影了。
由此说来,片名更贴近<余震>。一家人在灾难中承受的伤痛,被压抑和缓滞了几十年,最终还是被唤醒与舒解;而这中间,被余震波及影响着的,是那么些人大半生乃至一生的生活。

有时想,在真正的天灾面前,人不过只是火柴盒子里的蚂蚁,某一个概率事件的随机体现,可能就是从1变成0,就这么简单,解释说明都顾不上。在生活面前,我们又有什么好恃以傲慢矜持的呢?自以满足的答案,真的那么重要?

影片里元妮喃喃着说:没了,才知道没了
于是,既然那些还在,那我们就不用在乎……呵呵……呵呵……


※  这是早年的观影笔记,有些言词张狂了些,稍作修剪就这样吧,贻笑莫怪。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3: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只会让我厌倦。可出于对文字本身的尊重,我会把自己曾挖开的坑填完。
我会写完或是吐完,不会可喜可爱,但应该对得起得看到的人阅读所用的时间;
要谋生活,便有空时也宁愿趴着休息;对于网络没兴致去认真看重,不保证进度。
-------------------------------------------------------------------------------------


■  观影 之 机器人

挑几部以机器人情感为主题的电影

——☆☆☆——

    首先是《AI/人工智能》
    这是一种稚纯的情愫,纯粹的孩子式的眼光。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妈妈的温暖怀抱里去,回到妈妈怀抱之后就能永恒永久么?影片的主角是机器人,可以有比人更长久的永久,但妈妈也能同样成为这样的机器人般的永久‘生命’?
    这部片子很让人为难的。孩童的清纯无辜,与现实的残酷冷漠交织在一起;只有沉在深深海底的喃喃请求,向沉没在黑暗海底的蓝仙女雕像反复恳求,漫长到整个世界都陷入死寂的封冻,漫长到雕像都湮灭不再。
    没有哪个活生生的真人能抗拒生死本身。从一开始,编剧赐给大卫的愿望设定就内藏了残忍;能够永远陪同他的,只是那个没有情感却同样坚守着设定的电子泰迪熊。在大卫固执地追求永远时候,他就已经暴露出了自己不通人性的那一部分缺陷:他不能在生死变易的现实流转之间鲜活存在着实现自我。这份愿望,会渐渐从纯洁的渴慕陪伴而演变成空洞禁锢的束缚。


    机器人屠宰场里的画面很典型,每个机器人都是人类曾经愿望的承载实现,然后渐渐褪色落伍与被淘汰抛弃,拿来虐杀摧毁以取乐。呵呵,人们对于制造愿望和摧毁愿望有着同样的热衷。
    在这个机器人的地狱里,大卫的危机和生机,却都来自于人的自恋。因为他本质是机器却又那么像人,于是冒犯了人作为世界掌控者的存在尊严,于是他差点被猎人愤然销毁;因为他虽然是机器但又足够像人,观众们的护幼本能冲动,又在危机关头拯救了他。那个混乱场合的最后,大卫到底是什么已经不重要,只是现场人群里两种不同的自恋情绪,借由他的出现而得以激化宣泄出去。
    这种生而为人的源始的自恋诘难,在很多故事语境中都有存在的。类似比如中式传奇里屡屡卖弄展现的人与妖之纷争。


    有一点很有趣:旅途中,大卫的伙伴,是一个牛郎机器人。
    从剧情表现来说,这里已经给出了一个低沉的讽喻,对于人来说,大卫的角色地位,其实与乔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乔的存在意义是满足人们欲望的渴求,而大卫的存在意义是满足人们情感的渴求。
    乔已经在这种功能定位上接受与认可了自己的存在感,而大卫始终盼望着能够借由蓝仙女的奇妙可能让自己能够脱胎换骨得偿所愿,取得他人的认同而如童话变现般证实获取自己所渴慕的存在感。从某种角度来说,大卫无比清纯的坚定终究是幼稚的,也一直固执着孩童式的任性——他只会坚定地守卫着他从童话传说里撷取认可的理想,却拒绝去承认接受那个更真实存在着的现实世界。
    这些话,乔在劝说大卫放弃寻找蓝仙女时候有表达,挑明了前面的隐喻。
- She loves what you do for her as my customers love what it is I do for them
  她爱的是你为她做的事,就像我为我的客人做的事

    很隐约的一个细节:影片开始不久,在亨利与医生讨论如何转移治疗莫妮卡失去孩子的伤痛时候,作为背景的壁画应该是童话《皇帝的新衣》。匹诺曹的故事作为大卫的梦想蓝图,一直贯穿前后,但壁画上的这一个,就很隐晦了,却也挺耐人寻味的。
    也许,很多时候,人们的愿望招摇,也只做到这一步,那就不用再自夸显赫了。

插播——题外:关于匹诺曹的故事,有另一种表达




    在两人——两个机器人的旅途中,大卫有出现过的两次愤怒
    第一次是在艳都,从万事通博士那儿出来,乔与大卫有过一场争吵,大卫稍显失态地强烈表达了许多。

- My mommy doesn't hate me... because I'm special and unique. Because there has never been anyone  like me before,ever. Mommy loves Martin because he is real, and when I am real... Mommy's going  to read to me and tuck me in my bed and sing to me...and listen to what I say and she will cuddle  with me... and tell me every day, a hundred times a day, that she loves me!
  我妈妈才不会恨我,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从来没有一个人跟我一样。马丁是真人,等我也是真人,妈妈就会说故事哄我上床,听我说话,陪我睡觉,每天说一百遍她爱我

    这一次冲突和意念碰撞是浅尝辄止的,大卫冷淡地把争吵中止和推远了,带着他的电子玩伴自行离去。他有着美妙的崇高的理想,都不屑于与乔争论的;在他的理想里,他有着独一无二的至高的存在意义,只是别人懂不懂承认与拥戴,不拥戴的,那就请离开;你不走,我走……

    之后到了世界尽头,在机器人公司,见到另一个与自己完全雷同的机器人,为了争夺捍卫“大卫”的唯一和对妈妈的主权,大卫显出了前所未有的暴力和愤怒,将之摧毁。科学家父亲出现了,夸奖他作为一个实验样本是多么的优秀,但也清晰地指明“我儿子才是独一无二的,你只是第一个机器小孩”。大卫在工作室里见到成排成列的机器人模型,就连早先的梦原来也只是加工时的一道残影留念,所有曾经固执着的理想,悄无声息间已失去了可坚强的全部基础,他终究只是别人的一场试验,一个寄托愿望的空壳——原来他什么都不是。
    前一场争吵里大卫淡漠推远的质问,在这儿再次被坚硬的事实作无声指证,他的愿望破产了。
    朦胧希冀的含糊面纱被无情揭破,他终于绝望。
    ——也正因为过往幻想的破灭,随后乔这个舞男伙伴便被回收清除掉了,共时性的剧情演进。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3: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后面的自沉海底,故事已经从科学家和现实的莫妮卡那儿脱离,因为已经明确了彼此不属于,只剩下大卫独自的愿望,孤独地守候孤独地请求,陷入一场冰封千年的梦幻。
    最早看过的一个版本里,在未来超级生物的帮助下,妈妈从一缕头发里重生了,虽然只有一天,大卫带着憧憬走向那个希望的房门,画面就此了结。我觉得这样的剪辑更合适,他走向的只是一个愿望,虽然坚定永恒却也注定无法永生长存的愿望。观众是否亲眼见证获得那片刻满足,已经不重要;那只是给心意的一个仪式化的抚慰,还有更多什么?千年之后,只剩下残碎记忆的梦幻营造,真实的生活早已经湮灭在时间黑洞的吞噬里。
    从未来超级生物的解释里,大卫是回到了曾经那个时空轨迹所在,感受到了莫妮卡挚爱着他的那些信息记忆,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很久很久以前的记忆,很远很远以后的可能,可他想拥有的生活,终究只是在漂流和沉睡中无声逝去的一场空洞无物的幻灭。

- Maybe she will be special. Maybe she will stay. Maybe the one day will be like that one  day inside the amphibicopter. Maybe it will last forever.
  也许她很特别,也许她不会死去,也许就像我被冰冻在飞机里一样,这一天会成为永恒……

    无所不能的Maybe,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
    人能够活成一具不老不死的标本?如标本一样永恒地微笑,永恒地等待,永恒地挚爱?
    ?
    像中式传说里总喜欢宣扬那样的故事,久久地驻足,久久的守望,久到人已成石,久到石人都苔痕苍苍。我如今再看到这种冷漠麻木的故事捏造,只有由衷的恶心反胃。
    石人若有心,只怕也已残碎成泥,空空如也。
    不用等我死了之后上香烧纸钱,我还活着时候你有做了点什么?哪怕给我递杯水,都胜过追悼会上一百张好人卡。
    到最后回头再看,故事展现出来的只是漫长沉重得已经不再是人身所能容纳承兑的执念,这样的坚定愿望,就真是所谓至高的美丽情感?除了罪责般的孤苦和任性,我从大卫的单纯执拗里觉不出什么有活泼生动意味的自然满足;伟大永恒,可惜终究与人无关,我又有什么好仰望赞叹的?


    影片里的莫妮卡,也便显出了很常人的真实:
- Monica, don't imprint until you're entirely sure
  莫妮卡,你不确定就别认养他
- Silly man. Of course I'm not sure
  别傻了,我当然不确定
    前前后后各种场合下,莫妮卡给出最多的便是矛盾游离的不确定,她也从未否认这点,一次次地否定着自己前一刻的说词或决定;相比于机器只会坚守设定的愚笨,人当然是自由的。
    这就是作为人的伟大的特权优异么?
    Of course!一切我说了算……

    科学家说他要制造一个能够永恒地爱的机器人,那么,他又是如何定义与拟仿那个伟大永恒的‘爱’的设定?我不知道。
    若只是永远的陪伴,大卫与超级玩具泰迪,并无不同,似乎他俩之间才是真正的永远陪伴;那么怎么说大卫是爱而泰迪不是?除了外形不同,因为大卫索取一个与人对等的回应认同,而泰迪没有这份愿望贪求而甘于担任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超级玩具,就是这样的差异么?那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不是那所谓的了不得的爱,只是人们高兴就承认不高兴就揉烂扔掉的意念加冕游戏而已;大卫自以为的爱,是无知?是狂妄?还只是可悲可怜的没有自知之明的愚蠢?
    很凌乱呵,扯不清呀。



——☆—— ——————————————

然后是机器人的爱情吧,蒂姆·伯顿导演的《剪刀手爱德华》

    爱德华突兀地被带入小镇居民生活,又突兀地被驱逐离开。
    因为别人的爱心,或是虚荣,或是好奇,或是贪婪,爱德华变得有使用价值了,可以填充着让别人单调乏味的生活变得貌似精彩,于是他得以存在——在被使用的状态里存在着,附着在小镇居民的生活旁边。他能满足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却没太多人问过他有需要什么,也没有谁能给他拥抱,最后连陪人玩猜拳游戏的卑微资格都丧失了。等到爱德华的任性和“恶劣”一一激发暴露,哦,他不再被需要了,于是,请离开吧,带着大家的紧张不堪离开,一并打包掩埋掉各种罪名,故事结束了,大家要回复和谐有爱的生活,不要再来打扰,让时光去安享遗忘。
    离开之前,只有一只傻呵呵的大狗过来陪爱德华坐在路沿上,最后舔了他一下如同告别。
    除了造就每年圣诞节里的无名雪花,和别人苍老记忆里的故事谈说,谁还需要介意于爱德华的存在与否么?躲在荒凉古堡的小阁楼一角,那惶然瑟缩的无辜的眼神,和遍布伤痕的苍白的脸,微微抖动却终还是讷讷无言的嘴唇。
    他只有一双剪刀手,他只有被使用着的资格。也许是爱情,揭去浪漫的包装纸,一片冰凉的悲情。

    其实我一直挺纳闷的:他都从哪儿整来那么一大块的冰啊?

    这部片子的风格很特别,完全不适用多一点儿的理性考量,精彩的都是场合里或许夸张的直观展现,引人慨叹。这也是一种现实里很强大的逻辑风格,呵呵,适合很多女子的欣赏视角啊。
    让我多一点着意的,是《剪》中同时出演又在生活里真实绽放过的一对曾经情人,约翰尼·德普与薇诺娜·瑞德,懒得八卦过多,有兴趣的自己寻去。曾经的疯狂浪子和叛逆女孩,相遇与离散,曾带来了多少新闻和传说,终究一叹默然;也因而,这部电影变得更加凄凉。

    同样蒂姆出品的动画片《僵尸新娘》,刚好可与《剪》对映的片子,也很有趣的。《剪》在轻快浪漫中沁着冰凉,《僵》则在荒诞黑暗里透着暖光。
    片名看着吓人,内容挺欢趣的,动画里的亡者世界Happy得很,且也更显真诚。推荐,正合用作《剪》的解药。



——☆—— ——————————————

    最后是《银翼杀手》,这部片子是当之无愧的神作,虽然较之于时下的流行片,其主题和画面风格都看着有些晦涩。
    就算是机器人,也会面向生死,也会希望能够存在更久,可以么?


    因为人类自己的畏怯和不足,于是催生制造了高级的仿真机器人并限定强化了它们的能力属性,让它们去承受那些人类不能或不愿负担的任务压力。
    赐予了机器人以生命的职责担当,却又制裁限定着它们对生命的渴望,拒绝承认他们的生命存在本身。简单地说,人们只希望能够随意利用它们,满足自己的需求;机器面前,人就是上帝,也必须是。
    我们总觉得自己能够掌握一切,也应该掌握一切;不能屈从于我们掌握的,就应该贴上形形色色各种标签,投入炼炉埋进坟墓,用否定摧毁镇压来修正与巩固掌控权。
    那些上帝赐予的平等、自由、爱、永恒,也都是需要跪着去领受和感恩的,收回与否决的审判权始终是上帝的随心所欲,呵呵……呵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趣的一点,是电影里通过一系列的测验问题,结合受测人在语境下的生理反应之微妙,来判定这是真人还是仿造人。上帝们说:机器人的逻辑程式里缺乏某些“人类应有的情绪反应”。
    多么神奇与强大的审判权呵。画个×,销毁掉,轻松轻易;你被‘退休’了,而已。
    如影片里瑞秋问戴克:你有拿那些问题测试过自己吗?
    ?

嗯,广告插播时间,回放一下就闪,表介意:


    又如,在《异形4》里,拯救地球人类的伟大目标,最后是由两个不是人的异类完成的,异形之母的芮普莉对着暴露身份的美女机器人蔻儿说:难怪呢,对于人类来说,你太过完美了!
    异形系列借由宇宙太空这个更开阔茫然的环境,把人类的幼体地位重新彰显了出来,由人类各种典型的恐惧感成分,凝合塑造出异形这么个超级生物的恐怖形象,而飞船/基地,则是工业与科技时代的社会母体的典范象征,里面可供探寻的意味很丰富的。~~~跑题了,打住,挽回。

    《银》这部电影的原著名字叫作: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梦是什么?在这电影里,梦或许是记忆的溶解与发酵。

    智能基于判断,情感基于记忆,当人们高妙而自得的技术玩弄可以把自己人性的根基都变成造作游戏,那存在的真实还能依赖什么而成立?于是只剩绝望无意义的相互残杀与毁弃。
    最后戴克带着瑞秋开始了逃亡之旅,而猎人侦探的折纸小独角兽,已静候在他房门外。
   
    最强大的复制人洛伊走到了四年生命的尽头,在雨水中垂首死去;
    在这之前,他看着自己的同类与伙伴一一被射杀而“退休”掉,向造物主博士献上了他的忏悔与仇恨,伤心而又绝望地哭泣;最后的时刻里,他如同嘲讽般地微笑着与戴克游戏着,上帝与奴隶,猎人与猎物,生与死之间的惶恐挣扎,命运与自由的谬误玩味,惩罚与宽恕的悖逆反转,这些角色意味都在游戏中变幻翻覆,至于了结。
    哪些是你?哪些是我?谁是机器?谁是人?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ness at Tannhäuser Gate.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
    Time... to die.



——☆—— ————————————

    回到起头的电影《AI》,影片正式开始之前的片断里,众科学家们在讨论着制造能够做梦与真爱的机器人时,有一段未明确完结的对话:

W:It isn't simply a question of creating a robot who can love. But isn't the real conundrum, can you get a human to love them back?
   问题不是制造会爱的机器人,真正的问题是……人类能不能爱他们?
M: Ours will be a perfect child caught in a freeze-frame always loving, never ill, never changing.  With all the childless couples yearning in vain for a license, our little Mecha will not only  open up a completely new market, but it will fill a great human need
   这机器小孩会完美不变的,他的爱永无止境,历久弥坚。对于没有小孩的夫妻来说,这机器小孩不但能开发新市场,也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W: But you haven't answered my question. If a robot could genuinely love a person,   what responsibility does that person hold toward that Mecha in return?
   但是你没回答我的问题。如果这机器人真的能爱一个人,这个人对机器人,又有什么责任?

    重新带着这一段不完全的对话和不了了之的问询,再去看这些机器人故事呗;
    没有答复。



——☆—— ————————————

    反顾一下,前面整体的色调都偏于暗郁的。尾处还是建议看《Wall-E》缓一缓吧,更轻松谐趣一些,不用寻思多余。
    管它是人还是机器,不问何所是何所来何所去,生命既已经存在了,那就存在并且可以欢欣于其中,也很好。
    有无数个机器清洁工也有无数个蛋壳机器人,可相遇之后,只有唯一的一个Wall-E和唯一的一个Eva,当然,这是对于那些懂得珍惜的人——不对,我很强迫症地纠正说,是机器——来说,真是小家子气哦;对于某一些存在者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可能无限美妙动人,总有更艳丽的太阳等着明天去游戏追逐,昨天或今天都是随时可以打烂遗弃掉的,那自然是无所畏也无所谓了。

    话说:好笑的是,寻求、归依和信守人性的,偏偏是那不是人的机器人;人自己么,却总喜欢投身致力于用俨然科学化的计量解析手段来谋算交易拷打玩味人性情感之大业。
    呵呵……呵呵……
    陈楚生的歌:这黄金的时代,教会了我见怪不怪
♪♫  http://music.baidu.com/song/2001 ... 5492c8f6912c551bddf




□  装高端范儿的提示:
前面说及我把亲情/爱情/生死意志列为文艺作品里三个重音可能,而这恰好对应着哲学终极三问在心理视角上的映射,
从哪儿来 —— 亲情;
我 是 谁 —— 爱情;
到哪儿去 —— 生死意志。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23: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分隔线,另一节啦--------------------------------------------------------------

■  重力

想到是米兰·昆德拉的著作[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文摘如下:

【  如果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却可在其整个的灿烂轻盈之中得以展现。
    但是,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



且借一则童话三部电影来附会比拟某些轻重渐变吧。


其一:梦想
   

我还没见到有合适的影片,能够足够完整表达出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之神韵气质;或是说,在我的感觉中,那个故事本身就是无法具象化的。

    [海的女儿]完整的篇章里,有好些细节边沿很耐寻味的。在安徒生的笔下,人鱼没有不灭的灵魂(有的只是现世的短暂愿望情感),在死后就会彻底消散,她的爱需要谋取另一个人的生命允诺,以此弥补灵魂的空缺才能得救不灭;因为小人鱼的纯洁献祭,她得以在成为泡沫之后获得精灵形式的过渡安慰奖,要努力攒积分去兑换救赎,并且这个走星空大道我要上天堂的伟大理想的竞标标的物从王子转移寄托到听故事的小孩身上,要小孩用好表现给她加分投赞助票的。
    说得尖酸了一点;安徒生的笔划,最后又转到宗教说道和变换绑架目标的花招里去,我不喜欢这种行销手法。
    这个故事里拂之不去的最大的空洞与哀伤——名义上是对爱情的追求,实际上作者又制裁限定纯洁空灵的爱情与真实生活是两面绝缘的,很残忍。那个海底老巫婆其实就是安徒生自己的化身,他/她预言了一切,又限定和推进着故事困境的演化兑现,把死结一步步逼迫向情节的终点。在小人鱼去找巫婆求助时候,场景里[一些又大又肥的水蛇在翻动着,露出它们淡黄色的、奇丑的蛇腹;在这块地中央,有一幢死人的白骨砌成的房子]。白骨和海蛇,从象征来说,真相和生命欲望本能,巫婆是明了这些关键元素的,但在阴冷怪笑中指给小人鱼的希望之路终究与之绝缘。更关键的,巫婆割掉了小人鱼的舌头,只给出表相的完美姿态展示,独独禁绝了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可能,从而上了岸的小人鱼,只会在痛苦中沉默奉献忍耐,她的存在陪伴却无法真切圆满王子的愿望,哪怕有了形式上的朝夕相对,也只是两份不能交融的孤独残缺。小人鱼如在刀尖上跳舞的艰辛美丽固然可悯,可从始到终,她有让王子认识过自己的真实么?她都没有在王子面前以自己的真面目存在过,一场场美妙表演之下,所有的愿望和期待,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都只是彻底封隔着真空包装的假相演绎;我们只看到王子的无知越来越沉重,故事走向逼仄的绝境,这些变成了铺垫反衬小人鱼的背景台阶,以成全巩固她的哀伤无奈风情幽幽——在此之前,她可曾有真正给过王子的简单愿望一点真实的满足回应?注意:我说的是王子的愿望,不是她想象中默认赐给王子代言的她的愿望。可惜,行走在现实的粗糙地面上,对她来说都有如刀割般痛苦。
    表相的完美风情有另一个现实的庸俗公主来代换,更有小人鱼没有的舌头可以交流(事实真相也就无从澄清与完整成立),可以容纳结合王子的生命欲望,虽然是误认,但已经足够让王子将自己的愿望和现实缔结永久(婚礼的象征),毕竟这终究只是一个世俗的男子,他能与之成立的美好幸福,也只能兑现在人世间的凡俗事体里;再怎么粗浅有限,但至少真实可触。
    小人鱼最初在花园里的男子雕像上面寄予的青春向往,转移到海难落水的王子身上,舍弃了海底的家人们终于走出水面之后,有纤细精致感觉纯洁梦想却不能沟通交流的小人鱼,和那个不懂太多但真实与王子分享结合生活的邻国公主,可看成是一个女子愿望的一体两面的发展可能,从精神/现实两个层面分别展现,直到婚姻主题,小人鱼式的精神向往依旧与生活现实敌对分离着,只有退缩和自弃,消散于宗教式的空茫舒慰里,或转移着向孩子的纯真求取救赎延续向往。当我用这种方式来讲述的时候,能应上多少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的事相零碎么?借这一个故事解读的附会演绎,很多女性视角的文艺作品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新意。
    很认真过之后,往往就剩不下多少还值得去认真。不好意思,可能对于有些朋友,我这些述说很不宽容。



【“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呢?”小人鱼悲哀地问。“只要我能够变成人,可以进入天上的世界,哪怕在那儿生活一天,我都愿意放弃我在这儿所能活的几百岁的生命。”……
“没有!”老太太说。“只有当一个人爱你、把你当做比他父母还要亲切的人的时候,只有当他把他全部的思想和爱情都放在你身上的时候,只有当他让牧师把他的右手放在你的手里,答应现在和将来永远对你忠诚的时候,他的灵魂才会转移到你的身上,你才会得到一份人类的快乐。他会给你一个灵魂,同时又使他自己的灵魂保持不灭。但是这类事情是永远不会有的!我们在海底这儿所认为美丽的东西--你的那条鱼尾巴--他们在陆地上却认为非常难看: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美丑。在他们那儿,一个人想要显得漂亮,必须生有两根呆笨的支柱--他们把这种支柱叫做腿!”  】

    自卑的原点,自恋的渴求,自私的对望。没法说啊——而故事里从头到尾都没有能转变这起源处深藏着的矛盾缺憾,只想凭着无动于衷的等待以求世界转变赐予自己一个得偿所愿的灿烂美好回应,王子所挂牌的爱情,只成了一个道具般的征用。所以后来我对这个故事的感触是有些别扭的。
    因地不正,果自迂曲。信么?

【别的声音回答说。“人鱼是没有不灭的灵魂的,而且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灵魂,除非她获得了一个凡人的爱情。她永恒的存在要依靠外来的力量。天空的女儿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而创造出一个灵魂,……。300年以后,当我们尽力做完了我们可能做的一切善行以后,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就可以分享人类一切永恒的幸福了。……”
“我们也许还不须等那么久!”一个声音低语着,“我们无形无影地飞到人类的屋子里去,那里面住着一些孩子。凡是在一天里,我们能遇见一个好孩子,他给他父母带来快乐、值得他父母爱他,上帝就可以缩短我们的考验时间。当我们飞过屋子的时候,孩子是不会知道的。当我们幸福地对着他笑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在这300年中减去一年;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顽皮和恶劣的孩子,而不得不伤心地哭泣的时候,那么每一颗眼泪就要使我们考验的日子多加一天。” 】

    最缥缈茫远的貌似超然的飘逸成全,爱情的诚恳早已被漂白褪色倾轧抹杀,再无意义。在一场暧昧不清的交易愿望破灭之后,再如何转头看待这些思想性的表达号召,已经不是我们庸碌凡人间的事情了。不无悲哀,却又有什么好悲哀。
    一个假设遮掩修补另一个假设,而愿望也只变成无穷尽的推诿搪塞,让自己可以漂浮在生活的重力束缚之外,名为理想,名为自由,名为期待;永远,一个遥远得无限空洞的美丽虚影,吞没了别人还是埋葬了自己?谁知道。

    实际上,这个故事的传播发扬,大多数都经过适当的节选修葺;甚至如迪斯尼的动画片[小人鱼],已完全抛弃了原著里的精神内涵而代换成好莱坞式的商业片喜乐元素,挺俗气,却也欢欣平易。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易明心理网 ( 京ICP备号07006174 )

GMT+8, 2024-9-20 06: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