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心理咨询 >> 心理咨询案例探索 >> 这个疑病症个案如何入手心理咨询?
jianggongying :
一个中年妇女总是说自己有病,反复诉说,如果别人不赞同就认为别人没有同情心,怎么入手?
西山:
如果从认知疗法入手,可以大致分三个阶段:
1、对她的症状共情但不要表态认同,此为建立咨访关系结成治疗同盟阶段。一方面可以询问她的病况表示关切,另一方面可以表达你的困惑,你呼应的重点是感受层面,同理她的症状痛苦,并鼓励她自己去猜测探索症状起因。这样可以促使她尽可能多谈些,打开自己的防御,说说症状背后的故事。她会为了争取你的认同而尽力表达自己。
2、必须在咨访关系稳固之后(否则来访者不仅脱落还要说你坏话),逐渐开始帮助她厘清症状带来的进一步的生活困扰和心理获益。疑病症来访者的心理获益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经常可以见到的几种是:争取舆论同情、造成家人内疚感、控制周围的人服从自己、营造自欺性的道德优越感、获得生活中的某种特权、逃避孤独等,有些来访者自己能意识到但不愿意面对,这需要鼓励和面质;有些来访者可能无意识,需要发掘生活层面的迹象和逻辑来推断,帮助来访者认识到。生活困扰则肯定更为明显和强烈,否则不会来咨询。对这部分的感受更要支持包容和共情,这是转化的直接资源。
3、只有在来访者做出选择,愿意为出离生活困境而放弃心理获益的前提下,进一步的工作才能有效地展开。此时有两种不同风格的咨询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采用意象对话等荣格派的方法去处理病根,那些情结,然后提升到认知层面和行为层面,形成新的个性风格;另一种是抓住此时此地咨访关系中的即时互动模式,帮助来访者辨认一些不适用的模式、潜在的移情,通过改变来访者的行为和人际模式来带动症结的瓦解。两个方式并不矛盾,可以交替运用,推动来访者日益进步。放弃心理获益也是很痛苦的,还意味着来访者要为自己的生活承担完全责任。
4、并不是说来访者选择心理获益放弃应对生活困扰(这种选择将走向人格障碍)就不可以开展工作,因为这样的选择不符合来访者深层自我意愿和长远利益,是自我攻击性的。但开展工作会比较困难。然而在一些特殊情境下,来访者做出无奈的选择可能关乎生存大计,咨询师也许不得不予以尊重,放弃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