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讲座与报告 >> 意象·索菲亚
——易经心理学互联网交流群微课第二十次
2017.11.1
主 讲:颜 浩(西山) 录音整理:刘辰悦
咱们今天要讲阿尼玛的最后一个阶段,第四阶段,也就是索菲亚阶段。说起这个索菲亚,叫索菲亚的女孩还挺多的,一般来讲,人们期待一个女孩儿比较聪明的时候可能就会给她起名Sophia或者Sophy,这个在西方是用得比较多的一个名字。
对索菲亚的研究里面有两个相对比较不一样的趋势,一个就是宗教界的,天主教、东正教对于索菲亚的理解,另一个就是早期智慧,比如说基督教早期的诺斯替教派对于索菲亚的理解。他们对索菲亚的理解里面确实是有一些差异性的。
那有的人说索菲亚是天父的女儿,是永恒的女性,并且在索菲亚大教堂有的地方也出现过有天使的翅膀的那种神圣的女性的模样。这个带着天使的翅膀就会让我联想到伊南娜或者伊西丝。因为她们两位也都有一种翅膀,这个翅膀本身的意思,它是跟理性有关的。跟天空跟理性有关的,因为带翅膀的生物都是在天上飞的嘛。
天主教分支东正教特别崇尚索菲亚,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索菲亚大教堂,从最东面的哈尔滨,一直到最西面的君士坦丁堡,这个辽阔的一万多公里的区域内,散布着大概也有好几十座索菲亚大教堂吧。
跟我们前面所讲的玛利亚相比呢,索菲亚其实非常的古老。按照天主教的眼光来看,她是最初的唯一神上帝的智慧,是神智。在圣经《旧约》的《箴言》里面有一段关于智慧,也就是索菲亚的这样一段的描述,说:“上帝在造化之初,在亘古,他先造我。在太初大地形成之前,我就被造。”这个我是指索菲亚。另外在圣经的后典《所罗门智训》里面,有很多对索菲亚的赞美之词,也可以描述一下关于索菲亚的这个宗教的观点。比如说:“智慧之灵是圣洁的,并且具有理性。祂只有一种本质,但有许多种表现形式。祂并不是由任何具体的物质构成,因而畅行无阻,清洁自性。祂不可能受伤。”那这么说的时候,你们看到了这个索菲亚,祂已经有点像风了,祂是清洁的,自发的,不会受伤的,畅行无阻的,这是对风的描述。然后它又说:智慧闪烁着明亮的光辉,永不暗淡。那么这种明亮光辉呢,看上去又好像是对于月亮的一种描述。那为什么说它是月亮,而不是说它是太阳呢?因为通常我们分阴阳,太阳属于阳性,月亮属于阴性。而索菲亚是阴性的,所以这个明亮的光辉,永不黯淡,有点像月亮的光辉。那在中国的这个象征的语系里边,既像月亮又像风的,是哪个卦呢?当然是巽卦。那智慧的起源在中国的《易经》语系里面,我们看到的,可以说祂起源于少阳。少阳是太极被意识化的一种模式,因为少阳啊,上阳下阴,阳动阴随。祂的阳面就是智,那么阳面就是我们再加一个阳爻,就变成巽卦,如风一般到处游走的探索和联络者。祂的阴面为慧,是坎卦,指久远的,或者深处的记忆,宇宙的记忆和心智,那当然就是原型和模式。智慧以先天的模式,发现、发明、创生和管理万物,形成了波澜壮阔的宇宙发展的奇观,这在中国古代哲学的视野里面叫天一生水(《河图》),或者叫太乙巡行九宫,始于坎宫(《洛书》)。太乙当然是指造物主、上帝了,或者指宇宙本身了。太乙作为一个生发的源头,祂巡行九宫,流溢世界。这里边的九宫可以把它理解为九重天,可以把它理解为,那个总共十维空间,那么循行的太乙,就是那个起点、原点,它既是第一维,也是第十维的终点。它循行九宫,始于坎宫,就从坎宫开始,坎宫,坎为水,为记忆,所以这说的还是索菲亚。智慧的阳面的神化就是赫尔墨斯,阴面的神化就是索菲亚。它们一体两面,那么这种思想就和古老的炼金术的思想相吻合了。也就是说炼金术和我们中国的《易经》,它们其实是在说同一件事,说的都是关于我们这个宇宙的模式、构建的方法、发展的经历等等。
在西方索菲亚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哲学和神学概念。许多宗教界的神学家或者是非宗教界的哲学家都对索菲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著述和论述。我也稍微读过一两本,但是就是总感觉到这个跟中国的语言体系真的是不一样啊,因为我们中国人的语言体系可能讲的就是太极、太乙,或者就是九宫八卦,是非常具有数理意义的一些词汇。而在西方的这个体系里面呢,他们运用的都是一些神格或者人格的一些词,就容易把人的情感带入。也因为情感的带入,使得讨论充满了冲突,不同的观点相互争论,喧嚣的声音很大。但今天的西风东渐之后,我们发现,今天如果我们要去谈论一个事实或者谈论一个概念、一个理念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西方的这个哲学和神学体系来专注地进行探讨了。我在讲阿尼玛、阿尼姆斯,所有这些词汇其实都来自于西方。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讲的是同一件事,跟我们用东方的词汇所讲的是同一件事,而我们东方的词汇语境会更加单纯一些。当然在象征上也更加的多元一些。就是一个卦可以象征不同的层次,从宇宙起源的层次一直到今天生活中的某个细节,那都可能是同一个卦象。
普遍的来说,西方大概认为索菲亚是上帝的智慧,同时也是上帝创造的这个物质的实体。也就是说,我们所在的宇宙这个实体它也叫索菲亚。大概来说就是这么两个观点。关于索菲亚这个学说的核心是关于上帝和世界的关系,以及上帝是完善的,但是世界却是不完善的等等这样一些纠葛。但在我看来呢,世界是在时序中渐次打开的一个非常辽阔的画卷,它仅仅打开了一半,并且似乎在我们的感受中永远处于打开了一半的状态。所以你不用说,世界肯定是不完善的。所以仍然需要上帝来继续创造,或者说,通过索菲亚之手来继续创造。这种创造也涵盖了人类的参与,人类是作为上帝的某一根手指参与到这个世界的创造中来的。索菲亚的全貌会在最后展现出来,但索菲亚预知预设了一切。
宗教界强调索菲亚逻各斯的一面,是智慧,但是诺斯替主义同样承认祂是智慧,却强调非理性的灵性的一面。诺斯替主义是指早期基督教派诺斯替教派,因为这个教派的传承了一些古老的知识和智慧,所以它是——相对于罗马教廷的观点是一个异端和另类。诺斯替主义本身是流派纷杂的,自相抵牾的。炼金术跟诺斯替主义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密切的。概括来说呢,诺斯替主义对于索菲亚,我归纳了四点。
第一点,诺斯替主义认为索菲亚连接着上帝和我们所在的宇宙,索菲亚是真正的造物主,是上帝的代工者,因为索菲亚是上帝是智慧嘛。
第二点就是,索菲亚是道生万物的玄牝之门,与老子的说法是很雷同的。索菲亚本身兼具有逻各斯和厄洛斯,所以宇宙是她自身乱伦的产物,这个是诺斯替主义这么说的,甚至还给索菲亚创造了一个儿子,叫什么名字,我忘了,说她和儿子乱伦产生了这个宇宙。这一点就跟古希腊神话又有相似的地方了,是吧。地母盖亚生出了乌拉诺斯,然后乱伦生出了众神等等,生出了世界,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怪物,提坦巨人的世界呗。或者在其他民族的古老神话里面讲的是兄妹乱伦,比如说在中国就是伏羲和女娲乱伦,然后产生了中国人,诞生了中华文明。
第三点,是索非亚她代表自由,一种自发的有无穷潜力的可能性,同时也是必然性。因为她是自由,她是自发的,她是无穷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所以在诺斯提教派,有些学者会认为,索菲亚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创造了一个错误的宇宙。在诺斯替教派的神学体系里面,索菲亚是最后一个神,最后一个被上帝的元神所演化出来的,最后一个“移涌”。她有一种激情的冲动,要去寻求天父的奥秘,想知道她的天父究竟在哪里,可是她见不到天父,她就自己来创造一个世界,她认为她所创造的世界不会亚于天父的世界,结果她就创造了一个错误的宇宙,也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这个是一种教派的观点。这种观点跟佛教的思想可以说是暗通款曲。
第四呢,索菲亚是一种灵性,祂超越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争议,并且抗拒着这个世界理性化的趋势。我们这个世界确实在越来越理性化,你看我们的那个规章制度啊,繁文缛节,是越来越多了,组织机构是越来越精致了,是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变得秩序化了,所以这个世界确实在越来越理性化。这种越来越理性化的趋势,使得我们人类,在想要更多的自由的时候却丧失了很多最基本的自由。这就是世界发展中间的一个问题,而索菲亚给我们提供了济世的良药,医心的灵丹。
以上就是我们的宗教和哲学的古老智慧对于索菲娅的一些论述,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荣格把索菲亚作为阿尼玛的第四个阶段,其实也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说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这两条雌雄两性,或者说男人和女人,各自发展的那个结果是相互会合。会合是荣格学派的一个专用词汇。相互会合也就是说到最终,在我们的阿尼玛里边会有阿尼姆斯的因素,阿尼姆斯里面会有阿尼玛的因素。阿尼姆斯的极高阶段就是赫尔姆斯,阿尼玛的极高阶段就是索菲亚,那么这两者正好是一体之两面。所以也就是说人到老了,那种分裂的,就是两性相互抗拒的潜在具有敌意的那种英雄和美人的关系就逐渐地被消融,然后更多的就是智慧老人,或者是智慧老妪,或者是雌雄同体的这样一种智慧人的形象。
荣格的这种论述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面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就是当人老了以后,会有很丰富的人生经验的积累,这个尤其在古时候,它是一个常规,就是但凡老人都比较智慧,比较有经验,所以智慧老人的形象通常是白胡子老头,智慧老妪的形象也就是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奶奶。老人在古代社会是宝贝,是整个部落需要小心地供养和保护的宝贝,因为他们传承了部落的记忆,传说、神话、故事、知识、日常生活的种种技能等等。这种情况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确实有所变化,因为现在似乎这个知识、创新越来越厉害了,以至于老人们都变得变成了落后和保守的这样一个代名词了。这个现象确实是这个社会高速发展,到了具有一定的加速度之后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它并不能够改变我们心目中或者我们的内心深处的原始印象,也就是说那些原型作用于我们的印象。在今天我们在做梦境分析的时候,如果梦到老人,尤其是梦到那种精神矍铄的老人,依然会作为智慧老人来解释,即使是自己家族的长辈爷爷奶奶,我们也要去看作为智慧代表的一面是否理由足够充分。只有那种生病的、偏执的、脾气不好的老人,梦里边出现这样一种形象,我们才可能考虑它是一种老化、衰退和病态等等。
那么正是因为这些原型的影响,依然在作用于我们每个个体,那么一个跟内心的阿尼玛关系良好的老年男人,他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呢?
首先他可能是睿智的,和善的,经验丰富的,对人生持一种比较达观的、开放的态度的人。因为他自己的一生有很多经验的积累,他对自己的一生也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他对自己的一生有某种的自豪,所以他能够成为这样的人。
他第二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的人生是满意的和肯定的,他可以安享晚年。索菲亚其实会影响到他内心的,或者是我们每个老人内心的索菲亚,会影响到他的具体的生活方式等等。
然后索菲亚作为一个创始者,她也有创造和成就的一面。所以一个健康的老人会延续壮年时期的一些好的品格,受人尊敬,他甚至还会继续从事壮年期所从事的一些事业,继续发挥他的余热。他不会让自己真正地闲下来,这个是第三种情况。
由于索菲亚始终是面向未来的,而物质世界的索菲亚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被呈现出来,我们前面讲到了,她像一个壮丽的画卷,正在逐渐打开,并且似乎总是打开了一半的样子,这就意味着我们总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事情将要发生。所以一个健康的老人,对于未来也是这样的态度,他会接受新事物,期待美好的事物发生,他的视野比较开阔,也比较高尚。
那么如果跟内心的阿尼玛关系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一直延续下来,并且逐渐固化了,这种情形下索菲娅可能对这个老人会如何影响呢?
有的老人可能认为自己经验丰富,认为自己年龄足够老了,叫吃的盐比你吃的粮还多,是吧,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所以他们可能会倚老卖老,比较狭隘,比较偏执,也比较顽固,认为他们自己才是对的。所以你看,这种认为自己才是对的,这是很明显的阿尼姆斯的风格,阿尼姆斯风格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很充分。这是以一种病态的方式和索菲亚智慧相连接。
第二种情况是对自己的人生多抱怨不平,总是回想起一些纠葛,经常在骂人,然后回忆起自己的生活来讲,要么就是自己是一个生活中的受害者,要么就是自己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了不起的成功人士,而现在却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不外乎这两类,所以他们还脾气比较大,容易激惹。
第三种情况呢,是试图去操控周围的人。因为他们仍然执着于自己曾经拥有权力的那样一种感觉和体验,仍然在寻求去获得那种权力的反馈和滋养,所以他们试图保住他们手中的权力,就是控制和操纵他人。当然啦,他的最终结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但最终还是要失败的,大厦总有崩坏的一天。正是因为一点,所以我觉得邓小平挺英明的,他就制定了一个政策,就是所有的老干部都要退休,不退休也得离休,要把权力让给更加年轻的人,他这么做是有道理的,掐得非常的好。
第四种情况可能是以一种相反的方式来表现的,表现得不够聪明了,不是偏执、顽固,也不是抱怨不平,也不是操控他人,而是变得痴呆。老年的进行性痴呆,举止失常这种情况,可能也是一种与阿尼玛连接不良的情况。这个和阿尼玛连接不良的情况,是有一种投射认同机制在里面发生作用,就是我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人,我脑子已经不行了,我这个做不了,那个也做不了,他的潜台词就是他需要周围的人、需要家人充当他的客体来全面地帮助他。这种情况往往有着一些早年的心理创伤,可能是失去了重要的亲人啊等等这样一些心理创伤,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化解,然后会形成这样一种病态。这种病态的背后是那种情感上的早期匮乏所导致的深度的不被觉察的抑郁。作为智慧的象征(不作为真相哦),老人的去世都会削减子女的智能,让他们晚年变得糊涂一点。
第五种情况是重病而亡,一些老人在很严重的疾病中去世,这种很严重的疾病往往也是一种躯体对于精神内容的一种负担和承载到了一定的极限,无法再继续维持,所以就会变成重病。这要看他一生积累了多少艰辛、磨难,痛苦体验等等,这些东西都可能导致一个老人重病而亡的。那么他没有办法以索菲亚的方式去自由地舒展、开阔他的这个生存领域,规划他的人生,有很多事情是被迫的,被强制地甚至于,有很多他所不得不接受的命运的内容,这些东西都会转化为躯体上的一些问题。所以我们特别讲究要自我探索,通过自我探索去发现自己的命运,去认识自己,从而跟自己的命运合二为一去成为一个命运的执行者和创造者,这样或许才能够避免老来受罪。
今天我们关于索菲亚的讲述就到这里为止。可能还需要很多其他的展开性的论述,这个就有待于大家来补充了。好那接下来我们把时间交给问题的探讨,如果谁有问题提出来的,我们可以来进行探进行讨论。
要知道索菲亚的这个词,由于这个大量的学者在吃索菲亚这口饭,所以难免索菲亚也就成为一个筐,往里边扔的东西就特别多,特别复杂了,甚至相互矛盾冲突等等,这都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荣格把索菲亚拿来作为阿尼玛第四阶段的一个形象代表,他其实也是有所取舍的。比如有些诺斯替教派的人认为,索菲亚是淫荡的,淫荡这个词很具有道德评判性哦,但是这个却让我联想到了伊南娜,她大路上寻找人类的男性青年性交,那是不是也说伊南娜淫荡?其实这个就是一个象征了。它代表的是一种,应该是一种极强的接触转化的能力。关于索菲亚的这部分的论述,荣格是诺斯替教派研究领域里面的一个大腕吧,但是他在阿尼玛第四阶段用索菲亚来描述的时候,他肯定是做了取舍的,他没有把这部分内容加进去。
好,有问题可以探讨。
互动交流:
刘辰悦:老师,什么是阿尼玛病呢?
西山老师:这是我造的词,意思是男人被内心阿尼玛劫持了,表现出种种阿尼姆斯负面问题,如好争辩,好斗,自闭自恋偏执等。也有的因为认同阿尼玛较多而变得优柔寡断、琐碎……
刘辰悦:老师说“男人被阿尼玛劫持”,这一句如何理解呢?是被阿尼玛附体的意思吗?为什么会因而就表现出阿尼姆斯的负面问题呢?
西山老师:被劫持的情形也颇复杂,下次说吧,劫持说的是阿尼玛原型令此人无法自由,不由自主了。有些人选择抗衡,就是转化为阿尼姆斯,因为不是自由的,所以就呈现用力过猛的那种病态。
刘辰悦:明白了,原来是反抗过激,哈哈,谢谢。
西山老师:不那么简单,呵呵。你会发现,一个温和的男生如果感觉到班花可能会注意到他,他就会变得爱出风头,跟同学较真。这不是反抗过激,恰恰是因为得到了关注,仿佛受到鼓励,为了对得起这份关注,才站到阿尼姆斯柱子上去的。
刘辰悦:哦,还有这情况,很合情合理好理解。
愫婷:老师,那是不是也可以把阿尼玛中性的理解为好强呢?
西山老师:下次专门说说,阿尼玛病和阿尼姆斯病。
番茄:老师,小学生心中会有阿尼玛,阿尼姆斯吗?
西山老师:这是人类心理原型,包括小孩。
番茄:男孩行为举止像女孩是受阿尼玛的影响吗?
西山老师:可以这么看。不过小孩子性别特点是随着年龄增长而日渐分化明显的。有后天强化的力量,有些小男孩看上去阴柔一些,不是问题。
番茄:如果太像女孩了,需要刻意纠正吗?小男孩10岁了,如果不看他的脸和衣服,完全是女孩样。
西山老师:每个男孩像女孩样子,可能有不同的身心根源,有环境影响和自主选择等不同成因。如果脸和衣服是男孩的样子,问题不大了。我以前上军校,有个高大英俊的男教员身体姿势预言都是女性化的,甚至走路还扭,这叫男人女相,可以分析子人格出来的。没啥太大问题啊,大家都接受了。
乌鸦:如果性别认同与生理性别相反,这样算心理畸形还是只是另类?
番茄:噢,孩子自己不觉得别扭。班上同学也能接受他。谢谢老师的解惑。
西山老师:祝福那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