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讲座与报告 >> 意象*交际花
——易经心理学互联网交流群微课第十五次
2017.9.13
主 讲:颜 浩(西山) 录音整理:刘辰悦
咱们今天的话题是交际花。以往谈到阿尼玛的时候,主要是从神话、童话这些故事里面去挖掘,今天我们要说一下往事,说一些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发生过的事情。然后看看真实的阿尼玛投射是什么样的效果,这就是交际花主题的缘由。对交际花大家可能并不陌生。你百度一下就知道交际花是指一些怎么样的人群,所以我在这就不去多说了。
19世纪的法国巴黎是一个充满香艳气息的世界名都。全世界崇尚自由和个性解放的人们都涌向那里,构建了一种持续两个世纪的波西米亚生活方式。诗人、画家、音乐家、思想家、富商和政客,一时冠盖云集,车马喧嚷。以崇尚自由为特色的波西米亚生活方式其实有很多层次,从上流社会的酒会到艺术家的沙龙,到啤酒馆、咖啡馆的高谈阔论,乃至于街头的打斗,这些层次相互渗透交叉,共同汇聚成波西米亚生活方式和潮流。那些处于顶层的交际花们无疑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古老的阿尼玛原型在她们身上以崭新的香艳的姿态复活,多少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拜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制造了多少流言绯闻,风流艳史!无论多么惊世骇俗、伤风败俗,都不过化为报纸和电台的轰动新闻和市民津津乐道的谈资,被无情和无聊地消费,然后很快成为过眼烟云。人们如蝇逐臭,如蝶恋花,追逐着这些女人的芳踪,造着她们的谣言,编排着她们的故事,意淫着她们的娇躯,渴望得到一眼青睐,却又在心底里将她们践踏碾压。她们的故事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体现了阿尼玛原型的特点。
首先是天生丽质。一般女孩们都在16岁出道,进入社交场合,这在那个时代是很正常的习俗。这就是说,她们最初其实都是一些人类的女孩,情窦初开,娇嫩美艳。她们本来也许可以有一段正常的爱情和婚姻,生儿育女,或者去做一个家庭教师,去做修女,去做洗衣妇,做乳娘等等,一生平安。但是由于她们自身的情结和人们对她们的特殊期待,一种特殊的命运找上门来了。男人们很容易把天生丽质的年轻女人投射为内心的阿尼玛。成年男性社会弥漫一种自由任性的游子氛围,情感上的不忠和背叛是经常发生的。一个绅士如果没有绯闻和情人,几乎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为什么?究其原因可能是当时很多男性有浓重的弃儿情结——法国乃至欧洲很多富贵家庭的妇女不喜欢亲自哺乳,怕影响身材和耽误社交,都请出身社会下层的乳娘喂养孩子,她们并不知道这样给孩子心灵会造成不可逆的创伤。这些长大以后有权有势或有钱的孩子们,他们的弃儿情结会让他们无意识地用一生时光追寻客体阿尼玛。而青春美少女无形中散发出当年年轻母亲的光泽和年轻乳娘的香气,令他们陶醉和暗地里自我分裂为正人君子和衣冠禽兽这样两面。被投射阿尼玛的女孩常常因为缺乏人生经验而难以自持,有的被甜言蜜语哄上床始乱终弃,有的被灌醉强奸,有的被金钱收买了贞操,有的有幸陷入热恋却很快发现婚姻是个要埋掉自己的坟墓……也有的发现这种情形可以被利用于自己的发展而主动出击猎取男性。
很多交际花青春美艳的时期都有感情的创伤。出生于平民家庭的科拉∙珍珠是被人灌醉奸淫以后身心受创,变成阿尼玛来报复男人。她的一生传奇般地周旋于欧洲贵族阶层顶层,交往过拿破仑王子、奥仑王子威廉姆等等,她把这些男人称为她的“金链子”,肆意搜刮他们的钱财,魅惑得他们神魂颠倒。在某一次晚宴上她全身赤裸坐在一个银盘子里让侍者抬着进场——她总是制造着这种轰动,紧紧抓住男人们的视线。她毁掉了很多有权有钱或富有才华的男人的名声和事业,让他们破产和倒霉。法国作家小仲马也曾经爱过一个交际花,就是著名的小说《茶花女》的主角玛丽杜∙普勒西斯。她家境贫寒,早年乞讨为生,年仅十四岁被父亲卖给一个年长男人为妻,并靠做针线女仆维持生计。她以率真个性和优雅举止,富有魅力的笑容赢得了纪迟公爵的爱慕,接受他的阿尼玛投射。莲娜∙德∙普济,因为婚姻不和谐及自身的双性恋取向,决定成为一个独立女性,开始了她的交际花生涯,周旋于灯红酒绿的聚会、晚宴。她跟一位旅居法国的美国女作家同居多年,后来嫁给了罗马尼亚王子。晚年独自回到修道院照顾有残疾的孩子,在所有交际花里她好像是少数几个因体现了阿尼玛的母爱而有善终的女性之一。
其次,所有交际花,无一例外都是性爱方面的尤物,精擅于房中之术。法国作家左拉小说《娜娜》描写了一个性感尤物娜娜如何极尽淫邪把周围的男人网罗黏附到自己身边争风吃醋,并逐个毁掉他们。在左拉眼里的这个阿尼玛非常可怕,极具吞噬性。而其人物原型玛丽∙恩尼斯坦∙丹提耶十四岁离开修道院,实际上是一个完全不会掌握自己命运的随波逐流的女孩,受到保护她的男人的性剥削。成年后她的确十分性感并擅长性爱,但也常常在满足之后昏睡,任由占了便宜的男人拂袖而去,不付一分钱。她仅仅是一个海伦般的情欲阿尼玛,满足男人,也满足自己。她纵横上流社会,阅人无数,奢糜浪费,过得没心没肺。最后她因一份真情,爱上一个贫穷的男高音歌手鲁斯并忠诚于这份爱而陷入窘境,两人在贫苦中先后死于肺痨。在她身上,左拉投射了对吞噬性阿尼玛的恐惧,而她则成全了鲁斯关于阿尼玛的全部梦幻,以至于牺牲了自己。她是个真正的性情中人,在迷失和漂泊中逐渐找到真正的自己,成就令人唏嘘的美好生命。
第三,所有交际花,几乎都是魅惑天才和害人精。啊,这就呵呵了,其实是愿者上钩的,或者是为了报复。最具有吸血性的,跟吸血鬼原型有合作的德∙拉∙佩瓦侯爵夫人,是交际花里最具有害人天分的了。她是个冷酷无情的情人杀手。第一个受害者是她的丈夫,把她从贫民窟带出来的裁缝丈夫。她抛弃丈夫和孩子只身来到巴黎,显身于画家、音乐家的沙龙,逐个俘获并抛弃他们,逐渐攀爬到上流社会。她抓住葡萄牙贵族德∙拉∙佩瓦侯爵,新婚之夜过后予以精神上的残酷打击,迫使侯爵独自回到葡萄牙吞枪自杀。她攫取了他的头衔和财富。她就靠这样的手段摧毁男人并掠取他们的财富,变得极为富有。最后她傍上比自己年轻12岁的波兰公爵,富贵终老于其豪华的宫殿里,居然没有得到丝毫的惩罚和报应。她已经变异成真正的阿尼玛加吸血鬼了,而那些晚境凄凉的交际花往往是人性未泯或复苏的女人。那个把男人称为“金链子”的科拉∙珍珠女士搜刮了好几百万法郎,但因为豪赌和奢华消费而千金散尽,这种人性的弱点加上战乱的影响,使她最终淡出巴黎社交圈,死于胃癌。——作为一个普通人是无法消受那样的命运的,这种心理动力就反映在消化系统疾病上了。更为令人刮目相看的害人精,要数到哈莉叶特∙威尔逊女士了,她在1820年给伦敦上流社会200多位权贵发出了勒索信件!说除非他们给钱,否则将在回忆录里公布他们的风流轶事种种隐私。她是为自己痛苦的少女时代向他们宣战,她12岁成为雏妓并在克力文伯爵引诱下成为交际花。
第四,她们擅长利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各种潜规则,而本性其实是反社会和蔑视任何规则的。她们这样作为,招来羡慕嫉妒恨,但她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凌驾于全社会的上层,出入于上流社会。只不过隐含的悲哀是,这段时间往往只相当于她们适宜性交的年纪——这意味着男权社会的男人主流上对阿尼玛的投射几乎总是停留在夏娃阿尼玛和海伦阿尼玛阶段。当她们年老色衰,就不可避免要褪掉阿尼玛的光辉,回归普通女人。这也意味着这些上流精英男人们多数是心理上长不大的,精神上矮化的庸俗人士。这未经治疗的“弃儿”群体只能转化出盲目的“行人”,鲜有适合在一起相互携手慢慢变老的人。德∙拉∙佩瓦侯爵夫人利用婚姻加迫害的方式攫取巨额财富,钻了法律的空子,违反人情道德。科拉∙珍珠的豪赌和挥霍,弗吉尼亚∙欧尔多尼的贪婪和心计,都突破了世俗社会人们的眼界和底线。
最后,奇怪的是,或者有趣的是,她们还都是文艺范儿,品味不低的沙龙女主人,引领着世界时尚的潮流,甚至活跃在国际政治的舞台。这也是她们能够吸引到上流精英阶层男士的重要素质。交际花卡斯蒂里昂伯爵夫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时尚模特。她还成功地说服拿破仑三世让意大利独立建国,随后成为意大利国王的情妇。交际花中的先辈,十七世纪的妮农有个艺术沙龙,汇聚了莫里哀、拉辛等文化名流。在吸血鬼德∙拉∙佩瓦侯爵夫人的高调沙龙里有名画《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德拉克洛瓦的身影。
巴黎和欧洲上流社会的这些魅力女郎的影响辐射到了世界范围。一些国际大都市的上流社会交际中也逐渐出现了美丽的女性身姿,巴黎的女人们几乎成了他们的风向标。交际花这个中文名称出现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但中国上海顶层的交际花却往往出身高贵,是名媛小姐,如唐英和陆小曼。对于陆小曼,大家可能更加熟悉,是诗人徐志摩后来娶的妻子。来自妓女阶层逐渐上升出入上流社会的女性是无法与她们争锋的,出身门第、文化品位、才情性格上的差距都不小。中国社会讲究这些东西,中国人的文化鸿沟比西洋人要深得多,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差。实际上,论美艳、生活方式和招人妒恨,这些二流的交际花更像那些巴黎的女人,她们中有的是艺妓,有的是长三房高级妓女,租住在上海的一流饭店里,周旋于各色权贵和富商之间,靠他们的供养过着高品位的物质生活,享受充分的人生自由,直到年老色衰,有的晚景凄凉,也有的比较幸运嫁到负责任的男人得以颐养天年。
交际花是一群不得不承受男人们的阿尼玛投射的美丽女子,享有作为阿尼玛代表的荣耀和恩宠,并扮演阿尼玛角色去虐人虐心,也承担被阿尼玛原型附体的痛苦后果。她们带着反社会的原始力量在社会上层游刃有余,享有其他女人梦寐以求却无缘企及的高调的人生自由,逢场作戏,挥金如土,引领时尚潮流;她们同时也被这种反社会的原始蛮力所欺凌、驱使和奴役,无法守住任何一份真爱,无法维持任何一桩婚姻,无法改变女性被男权社会玩弄于床第的命运,无论她们玩弄过多少男性,依然只是阿尼玛的祭品而已。
中国古代也有一批或一类奇女子,寄身青楼,却有着不俗的眼界视野乃至文采艺德。也有类似于巴黎交际花的妓女,宋朝的李师师可以算一个,帮助疏通梁山人跟朝廷的关系。只是李师师们不是主动要做什么的,她们更像一道倩影,款款而行,在温暖的黑暗中慢慢润滑着各方的关系。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男人们对阿尼玛的投射和期待还是有所不同的。
《桃花扇》是清朝戏剧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的传奇剧。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的故事,其中李香君不畏权贵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出一树桃花。南明灭亡后,李香君入山出家。扬州陷落后侯方域逃回寻找李香君,最后也出家学道。在《桃花扇》故事的背后,有一组秦淮歌妓的群像。这些女子拥有相对的人生自由,卓有才艺,性情温良,但必要时又很刚烈。她们美丽大方,有见地,有节操,她们承载了类似侯方域那样的热血青年兼文人雅士的阿尼玛投射。这些温良恭俭让的书生从母亲温暖怀抱中成长起来,在孔孟之道的道德训诫中发育精神世界,大多生活优裕,即使清贫者也不至于匮乏。他们的阿尼玛就会少许多原始野性,添几分文化色彩。这种阿尼玛的源头在《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宋明理学的发展对阿尼玛原型的舒展是具有抑制力的。男人们期待和强迫妇女按照“三从四德”来规范言行,大大削弱了女性的精神气质。这种沉闷氛围与对性爱的向往是冲突的。所以男人们只要有机会有浮财,就要游花巷子,要讨小老婆,来抗拒圣人的训诫。李香君等艺妓凝聚传统美德和自由女性于一身,就顺理成章成为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最向往的阿尼玛了——因为她们德行好,所以跟她们交往对方方面面的道德监察有所交待;因为她们才情好,所以很对自己的风骚胃口;因为她们不乏美丽性感,所以也安慰到了藏在儒生冠冕深处的野性本我。所以这样的阿尼玛几乎是完美的,有夏娃的温暖滋养,海伦的浪漫性感,玛利亚的贞洁忠诚,索菲亚的性情智慧。然而,承载这些儒生的阿尼玛投射并非没有压力,李香君们需要学文化,长见识,需要成为侯方域们的红颜知己和精神支撑,琴棋书画样样得精,甚至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侯方域们的观念和理想要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当一些文人雅士在清庭弹冠相庆的时候,她们却仍然在坚守着对故国的忠诚。当然,这样的艰难的生命旅程,确实也铸造了一种高贵的生存品质,并有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只是,她们本来可以是一群单纯而快乐的女孩子啊。该男人多担当的,怎么却滑落到女人的肩膀上?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面可以交流交流。
互动交流:
乐活怡馨:交际花印象里是贬义词,为什么阿尼玛不是什么妖,什么仙,就是交际花,似乎都是很会魅惑男人的。阿尼玛必须是这个样?
乐活怡馨:百度看到现在是贬词褒用,用来形容有手段且妩媚,也可以说德才兼备的女子。
茉莉:中性词
乐活怡馨:这描述明明都是好孩儿嘛为什么是做交际花的标准?在拥有弃儿原型的男人们投注阿尼玛的时候会不会也误把这样的德才兼备有品位情商高又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好女孩以交际花的认知去投射和对待?
乐活怡馨:怎么感觉阿尼玛的命运都不太好
茶碱:我感觉无论如何离不开人们的主观态度
西山老师:阿尼玛的含义是比较隐晦的,有待于进一步的挖掘和发现。因为阿尼玛跟我们的主观投射有关,所以对阿尼玛的描述需要综合很多主观投射以后慢慢的提炼。荣格做过的一些提炼,他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表述。通常在他的案例里面描述阿尼玛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阿尼玛的虚伪、伪饰、性感、狡猾、害人等这些负面的东西。但是他在描述阿尼玛四阶段的时候却用了四个特别正向的阿尼玛,除了海伦是中性以外,其他的如索菲亚、夏娃和玛利亚都是比较正向的。所以在荣格这个体系里面对阿尼玛的把握本身就有比较广阔的思考余地。在现实生活里面来我们也需要从每个人的投射里边去提炼阿尼玛的真实的模样,最终得到的是一个感性的经验的总结,而不会是一个理性的抽象。
被阿尼玛附体,而仍有人性,就总要有冲突,命运波动。
阿尼玛是灵体,无现实命运,只是心灵模式。
茉莉:怎样区别梦中的阿尼玛和阿尼玛原型?
西山老师:梦中的阿尼玛就是当事人对阿尼玛的投射了。而阿尼玛原型跟个人的投射没有关系,祂是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一个范畴。
刘辰悦:老师,当阿尼玛变异为真正的阿尼玛和吸血鬼,就不会得到丝毫的惩罚和报应,这个因果逻辑怎么理解啊?
星云上的双鱼:狼吃人不能说是狼的错,狼遵照的是它的法则
刘辰悦:或许吸血鬼阿尼玛的惩罚就是泯灭了人性,失去作为人成长的可能性。
花语:因为完全遵从了本性,对自己没有任何的道德评判,所以不会受到惩罚吧。这是我的理解。
西山老师:这里没逻辑,特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