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
电 话:13718992622
E-mail:jack2112@126.com
Q Q:66163793
账 号:6222370025261435
开户行:工行牡丹卡中心
户名:颜浩

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讲座与报告 >> 意象·秋菊打官司

意象·秋菊打官司

时间:2019-03-27  点击:

意象·秋菊打官司

西山 西山心理工作室 2018-05-20

 

 

——易经心理学互联网交流群微课第42次

主 讲:颜 浩(西山) 录音整理:辰悦

2018.5.16

 

又到晚间故事时间啦。在线的朋友露一个笑脸,欢迎大家光临。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来继续谈谈这个愚者的话题,挑张艺谋的电影《秋菊打官司》说说。今天我又花了时间重新看了一遍这个电影,心里升起颇多的感慨。电影似乎把我们带到了八十年代后期以及九十年代初的那个阶段,是世纪交替之前吧,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时期,那也是我们的成长时期,所以难免会有一些怀旧的情怀被勾起来。从电影上的那个热闹的街景、人物,都会让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在那个时候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关系远没有今天这么错综复杂,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令人回味的温情。张艺谋描写的当然是陕甘山区的一个情景,那一开始响起来的那个歌谣,在这种苍凉的秦腔里边我能够体会到一片温暖。那土地,那人民,那倔强的精神,都在秦腔的曲调里面透露了出来。

然而与《一个都不能少》相比,《秋菊打官司》里面的愚者——秋菊,其实几乎很少碰壁,出了在心存防御的村长那儿。她惟一的执着就是要讨一个说法,让村长道歉。所以在我看来,她更多的像是一个自然法则的守护者,或者说自然法则的守护者这个原型已经搀和到了愚者的原型里面去,这个愚者也不是那个开始的愚者。而魏敏芝则是那个初始阶段的愚者。秋菊更像是社会里边的一个成熟的,坚持原则,坚持真理的这么一种形象。

事情的起源是秋菊的丈夫万庆来和村长之间产生了纠纷,说话就难听了,万庆来侮辱嘲笑了村长王善堂,说村长连续生了四个女儿,生不出儿子,然后抱一窝母鸡之类的,村长就暴怒了,他也是一个百姓啊,他就把万庆来踢了、打了。因为万庆来骂村长断子绝孙,村长就踢了万庆来的下体。万庆来因此行动不便了,没法下地干活了。卫生站的医生并没有发现万庆来其实已经断了一个肋骨。大家都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在下体被踢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讲,下体被踢,就好像是一个天大的侮辱。这个事儿发生以后,电影是从这开始的——秋菊和万庆来的妹妹一起送万庆来就医。整个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土得掉渣的场景,那种乡土的风味儿扑面而来,一下子就紧紧地抓住了我们的视线——啊,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真正的生活。

秋菊从医务室回来以后,第一次去找村长讨一个说法,她把那个检查费、医疗费交给村长,希望村长能够作出赔偿,并且道歉。但是村长余怒未息,他非常的冷淡,也拒绝赔偿,于是有了第一次讨说法的上访。秋菊挺了一个大肚子,坐了拖拉机到乡里边去找李公安,也就是公安局派驻在乡村的调解员,让李公安来调解,让村长赔偿医务费、医药费及误工费的事情。李公安即时作出了一个计算,然后做作出一个调解意见,要让村长王善堂赔偿医药费和误工费总共两百元,双方都要自我批评。他把相关的调解书送给了双方。但是这个村长心里边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他还是不情愿。但是看在李公安的面子上,因为李公安是非常好的好人,他决定把这个钱交给秋菊,他认为秋菊可能就是为了图几个钱。所以当秋菊去找村长索要这个医药费和误工费的时候,村长非常傲慢地把两百块钱扔到了地上,并且说:“你秋菊每捡一张钱就是向他弯一次腰。”秋菊不服,钱也不捡了,她决定继续上访,她认为总有人能管得住村长。

她到了县里边,而县里边的调解却是维持乡里面的这个意见。村长王善堂更是把这个维持原判当作是自己有理,所以对秋菊更是爱答不理。于是秋菊第三次上访,她就去了市公安局。我们可以看到秋菊带着自己的小姑,在这个上访的过程中间,其实总是能够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帮助。这次到市里面,他们住在了工农旅店的大通铺上,每晚一块五。在这里边我们看不出这个愚者的莽撞,看到的就是秋菊的无知和担忧。那好心的店主就介绍了这个公安局的严局长,说他也是一个好人。秋菊觉得很不好意思,说要去见严局长不能空着手去吧,于是就买了礼物。但是礼物被公安局局长拒收了,公安局局长还派小车把秋菊和她小姑送回到工农旅店。市公安局的这个调解协议也下来了,仍然是维持原来的乡一级的这个调解协议,并且只是做了一点小修改,就是加五十元赔偿。这可能是考虑到秋菊艰辛不易的这样一种精神,所以要求往上加五十元赔偿。那么这个调解书送达的时候,那个李公安错误地把两份调解书都交到了村长手里。村长依然是不道歉,并且想了一个办法,找来了秋菊的丈夫万庆来,居高临下地去执行调解。万庆来碍于乡亲情面接受了,并且也会感觉到自己的妻子秋菊有点太倔强了,一次又一次的上告给家里边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来回花费开销颇多,希望秋菊能够就此息事宁人。

但是秋菊依然没有得到那个村长的道歉,所以她依然是不服气的,她仍然要讨一个说法,她不在乎钱,也不惜体力。当秋菊带出她的小姑第四次再次出现在严局长面前的时候,严局长说:按照法律程序,既然不服从公安局的这个调解,就必须走法院起诉的这条道路。并且为她介绍了一个好律师,让秋菊起诉自己。秋菊为此很踌躇,因为她觉得严局长是个好人,我怎么能跟好人打官司?严局长和律师反复地向她说明这个情况,说明法律程序的重要性,秋菊最终欣然接受了这个官司。然而结果是秋菊败诉。初级法院认为这个公安局的调解协议没有什么问题,仍然是要维持原协议的执行,并且告诉秋菊,如果依然不服她有权上诉至中级法院。

到这里秋菊其实也有一点心气疲惫了。但是她心里那口气还是下不来,她还是觉得为什么就不能得到一个道歉呢。其实电影放到这,我们也会想:为什么那个道歉就那么难呢?似乎我们的法律里边从来没有提到过,发生这种事情最需要的、更重要的可能是一个道歉,而不是一个经济补偿的问题。很多的时候,我们用经济补偿来代替那个道歉,这可能并没有真正地贴近我们内心的需求。中级人民法院是很负责的,秋菊如此不服,是否还有问题没弄清楚?他们派人深入到农村来调查取证。其中一位法官就想到了:最好请万庆来去拍个片,看一看这次被村长殴打事件的受伤情况究竟如何。万庆来本来已经意兴阑珊,已经不太想继续下去,但是碍于秋菊的这个个性,没有办法还是去医院拍了片。

在等待中级法院审定的过程中间,年关时节,秋菊生孩子,难产大出血。当时春节期间,很多村民都到了另外一个村子王村看当地的秦腔戏剧表演,只有村长在家,所以他们不得不去敲村长的门。村长一开始的时候还说几句风凉话:“你干嘛不去请法院呢?”但是当那个接生婆一再强调秋菊正在大出血的时候,村长醒悟了过来,立即骑上自行车奔赴王村去把他的村民找回来,找了几个健壮的村民,然后一起把秋菊连夜翻山越岭抬到了县城的医院,终于保住了秋菊母子平安。因为感恩,秋菊内心也就放下了块垒,不再纠结村长尚未道歉这件事。在她心里面有一杆秤,她觉得村长如此地出力救助了自己,也就两清了。所以当孩子满月酒的时候,秋菊夫妇就邀请全村人出席,包括村长。村长却端起了架子,他不太想参加,因为在村长心里面还是有些疙瘩,对秋菊有看法。他觉得秋菊一再地上访,对自己构成了某种心理上的伤害。但是秋菊夫妇先后都来诚恳地邀请,村长终于也就答应了。

然而在满月酒当天,中级法院以轻度伤害罪责成市公安局抓捕了村长,拘禁十五日,原因是万庆来的拍片显示,他断了一根肋骨,这才是他没法下地干活的真正原因。那么按照法律,已经构成了轻度伤害罪。当警车在村道上响起的时候,秋菊拼命地跑啊,希望能够把警车拦住,她觉得心里面十分的愧疚,对不起村长。故事就在这个地方画上了句号,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可能会想秋菊今后在村里边怎么做人呢,大家会怎么来看待她,议论她,说:“你这个婆娘如此的倔强啊,害人了吧。”可能秋菊自己也会抬不起头来,这个事会成为她新的心结。

但是秋菊内心的愚者如此地坚持,貌似是为了一个道歉,其实却真正地走向了被忽视的那个真相,这个真相就是她的丈夫已经被打伤,打人者已经构成了轻度伤害罪。到了这里,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愚者是有意义的。她的倔强,她的坚持,最终是为了澄清一个真相。而在意识层面上,秋菊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的坚持会走向这样的结果。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这个民事调解里边,怎么样让双方达成一个和解,一些跟意识形态有关的话语,比如说双方都做自我批评这样一种息事宁人、各打几大板的调解方式可能并不能触及人的内心。真正能消除隔阂的只能是双方都要对对方做出真诚的道歉,万庆来需要对自己施加给村长的侮辱诚恳道歉,村长要为自己对万庆来的这个伤害性行为做出真诚道歉。但对于好面子的中国人来说,貌似“自我批评”比道歉更长脸一些,而实际上,影片中根本就没有出现仪式化的自我批评。

那么秋菊内心的愚者终于让这个真相浮现在我们大家的面前,但是如果我们从更高的视野来看,这个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一件发生在乡村的轻度伤害罪吗?可能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值得考量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乡村里面充满了一种人际的温暖和亲情,淳朴的民风、友好的氛围永远是一个主流。即使在双方家庭,因为这个打人事件而彼此坚持自己的观点,相互抗拒的时候,仍然处于这个纯朴民风的大氛围里边。这个地方也有一些可能会超乎某些人或者是我们一些人的内心经验,因为在我们小的时候,如果看到村里边两家人干仗了,那么基本上是全家齐上阵,尤其在南方,宗族的械斗那是家常便饭。但是在这个电影里面,我们看到的是:当秋菊到村长家去讨说法的时候,跟村长的家人们是如此的亲切、亲密和客气,完全看不出他们彼此心存敌意,人性美好到了乌托邦境界。我担心张艺谋蓄意美化了当年的乡村,为了“政治正确”。

这部电影和《一个都不能少》相比的话,更多地美化这个乡村民风、美化人际关系,以及美化人物的这样一种感觉,就是秋菊碰到的都是好人,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等等。其实村长也是一个好人,那么在这里面我们所看到的是一幅温馨的画面。可能唯一的坏人就是那个三轮车夫,五块钱的路程欺骗秋菊花了三十块钱跑了很多冤枉路。这好像就是一个萌芽,就是从改革开放经济搞活之后,有些人开始变得活络,开始向钱看了,老百姓长期被压抑的那种自然的冲动开始滋长起来,那么会有一些人表现得更为极端一点。至于大家可能在评论中经常提到的农村的普法教育现状,以及人们对于法律的驾驭和熟悉的程度,这里面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着,包括那个代写状子的老先生,把村长的罪名写成了故意杀人罪,可见也是法盲多多啊。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的一个思考或者说我想要询问的一个问题是:就是当一个社会处于一种巨变阶段,各种各样的变化正在浮现的时候——我们在这个电影里也看到了,比如说集市上出现了很多的海报,有一些外国人、港台的明星等在那个海报上出现。在那个时代,是一个各种各样的信息开始侵入到一个淳朴的乡村的年代,社会处于一种变化的酝酿期——愚者面对这样一种世界,他会如何地作为?如何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或者坚持自己原本认可的?如果李公安不是那么敬业和好心;如果县公安局不是那么严谨;如果市公安局的严局长不是那么的优秀、出色,真正一心为民;如果……如果,如果吧。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秋菊的周围出现一张张不合作、不支持的面孔,甚至带有恶意的面孔,那么这个愚者又如何趟出自己的一条道路去走向自己所要的那个目标呢?这可能是张艺谋先生也回答不了的问题。我们期待大家能够来参与讨论。

谢谢大家,今天我们就到这里。

 

互动交流:

    在云端:等了很久终于等来了颜老师,每周的这个时刻像小时候去邻居家看《新白娘子传奇》的感觉一样,期待兴奋,困又不舍得睡(开怀笑)

辰悦:总觉得愚者的倔是一种我执,魏敏芝执着于忠信,秋菊执着于尊严,有些愚者可能会执着于自由、公正或者爱情等等。愚者得到福报,大概是因为愚者所执着的东西是自性中的元素,能唤醒很多人内心的善意。有些人执着于自己的权力、利益,哪怕执着力非常强,未必能得到别人的共鸣和支持。另外,愚者的无知弱小也让人升起同情与怜爱之心,所以更愿意提供帮助。人们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会更加乐善好施。愚者给人安全的感觉。

乌鸦:愚、痴、蠢、笨、傻各各不同。愚,心在禺。禺是墙角的意思,说的是想法如困在角落一般,思想受到限制。痴,知有疾。说的是思想有病,或者思想发烧。蠢,如春之虫。说的是像蠢虫一样萌动的被动物本能支配。笨,竹之本。说的是相比于竹干的笔直通透,像竹根一般臃肿笨拙。傻,囟门未合。说的是像囟门未合的婴儿一样不成熟。其实,人蠢起来花样还挺多。

乐活怡馨:@辰悦@乌鸦 (鼓掌)早晨看到的一篇文章《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正好跟我们讨论的愚者原型共时性出现(呲牙笑)。

凌舒:(玫瑰)

辰悦:@乐活怡馨(玫瑰)

辰悦:秋菊的故事,让我对尊严有一些思考。当村长在秋菊难产时为她伸出援手,秋菊就能放下道歉的需求,好像当我们知道对方是关爱我们,就不会太计较尊严的事。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尊严是人际界限,善意会让界限松软,而野蛮强行就会让尊严像拉紧的警戒线那样触犯不得。所以,尊严是对恶意的防范。而人的恶意、攻击性,无论是披上玩笑的外衣,还是无意间流露,或是深仇大怨的驱力,或是站在道德高度上的义正言辞,都是不环保的一种内心排毒的方式。

西山老师:@辰悦(赞)

辰悦:@西山(可爱笑+抱拳)

Orange讲的真好

凌舒:@刘辰悦 (玫瑰)“好像当我们知道对方是关爱我们,就不会太计较尊严的事。”比如家人,朋友之间好像就是这样!“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尊严是人际界限,善意会让界限松软,而野蛮强行就会让尊严像拉紧的警戒线那样触犯不得。所以,尊严是对恶意的防范。”忽然明白了,“与人为善”的重要了!(玫瑰+合掌)

红梅:(合掌)受益匪浅

乐活怡馨:@辰悦@凌舒(赞)

 



咨询规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2007 易明心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 13718992622 支付宝:westenhill@126.com 微信公众号:www-ymxl-net
账号: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 6222 3700 2526 1435(颜浩) Email:jack2112@126.com
基本账户: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昌平支行 693412269 户名:北京医易艺信息咨询中心
备案许可证:京ICP备号0700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