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讲座与报告 >> 意象·导师(1)先知
——易经心理学互联网交流群微课第67次
主 讲:颜 浩(西山)
录音整理:辰悦
2019.1.16
各位晚上好,又到咱们的微课交流时间了。今天英雄这个话题暂时先搁置起来,说另一个话题,关于灵性导师或者精神领袖、精神导师。最近看过一部电影,翻译成中文叫《冒牌神棍》,但实际上这部电影,我觉得是一个很严肃的题材,至少它说到了我们人类对于心灵成长、精神发育的一种渴求,希望通过一些灵性的指导,来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以及安抚内心的焦虑。我们先讲电影故事吧。在讲电影故事的过程中间,逐渐地来展开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在LOL电影天堂这个网站下载到《冒牌神棍》这个电影,或者叫《精神领袖》,搜一下。
故事的开头序幕是一位隐居者杰克哈里曼,他早晨通常会裸泳。他住在一条河流边上的一座小房子里。他仰卧在水面上的时候,话外音说出了他内心的思绪:人们说我一事无成,我宁愿一事无成,也不要不自量力,我要保持微不足道。这是他内心的一个思绪。在这个背景里边,有一个美丽的女性裸泳者从他的下方潜过去,他浑然不觉。这一幕暗示他对他自己的灵魂阿尼玛意识不足,尚不了解自己生命的目标和意义。
故事展开,杰克哈里曼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父母离异。他的母亲是一个热衷于心灵发展、灵性修炼的一位女士,参加各种心灵团体,去印度、新西兰、尼泊尔,或者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去见一些巫师、精神导师、心理大师、喇嘛,参加奥修团体等等。因为是单身妈妈,她通常会把孩子带在身边,所以杰克哈里曼从小到大在这样一种氛围里边耳濡目染地了解很多关于灵性智慧方面的知识。了解灵性智慧方面的知识,其实是智慧原型附体的一条通道,智慧原型潜伏在他内心。
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房子里边跟一个情人上床之后,立刻就打开电视。情人感到很生气,就离开了。他惊讶地说:“你怎么走啦?”情人就说:“如果约翰发现我们在一起,会把我们都杀了的。”约翰是她的男朋友。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他说:“我要看朋友鲍勃的一档节目,是关于宗教心灵类的一个节目,叫《神性之路》。”连情人生气他都不放在心上,差不多就是个混蛋了。电视上有一个布道者,盖罗依戴维斯牧师,在宣讲他自以为真实的一些神迹。这样一个故事背景的展开似乎在交待一个社会或者时代的背景,就是人们心灵的荒野感,灵魂的渴求都展露无疑了。
杰克哈里曼好像始终处于一种平和、与世无争的状态,每天早上他都是从裸泳开始,然后游完泳以后回来就是上网,他过着一种社会福利支持下的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甚至悠闲到了无聊。这天他收到一封邮件,母亲告诉他,她去做了前世催眠,说母子俩前世是一对双胞胎。然后还告诉他,她马上要转向澳大利亚墨尔本,去拜见一位灵性上师。母亲就是这样在外面漂泊着,成年以后的杰克哈里曼就不再跟随母亲出去飘荡了,但是母亲仍然乐此不疲。我们身边可能不乏这样的女性,总是在追逐着各种灵性上师的踪迹,在寻求智慧开悟的道路上漂泊,以灵魂的充实提升来回避或弥补现实情感的匮乏。有时难免发生差池,喂养了披着上师外衣的吸血鬼;有时灵魂的提升同时也就是被洗脑洗心,更加脱离她的生活现实,部分地丧失为女为妻为母为职业人的社会功能。
当天阅读邮件时,他的朋友,电视节目制作人鲍勃来访,他都懒得给朋友开门。鲍勃说,有事找他,先去钓鱼。然后杰克哈里曼才懒洋洋地下去水边到鲍勃那儿。鲍勃钓不到鱼,有点急躁。杰克哈里曼就随手指一个地方,说:你换一下钓位。果然就有大鱼上钩了。杰克身上这种先知气质,让鲍勃感到很惊讶。鲍勃约他上节目,他推迟不过,就权当是帮朋友吧。
晚上在电视台,盖罗依戴维斯牧师踌躇满志地等待开播。但鲍勃决定要改一下这个电视播出的格局了。他请来杰克哈里曼,同时还有一个叫皮特戴维斯的人。这个皮特戴维斯是一个玩金字塔帽子的人。曾经有一种说法,有一种金字塔形状的帽子可以让人头脑变得更加的敏捷,心情变得大好。他带来了一堆的金字塔帽子,他还有一个网站,在节目过程中就顺便推销自己的这个金字塔帽子了。盖罗依戴维斯牧师感到有点失落,因为今天有两个人出现在他的节目里,他跟这个皮特很快就抬起杠来了,因为他很瞧不上这些“多神教的迷信”,声称来自于金字塔的古老的知识。盖罗依戴维斯觉得自己是信仰基督的人,所以他很看不上皮特,两个人抬杠,但是杰克却跟这个皮特玩到了一起,甚至也跟他要了一顶帽子戴上。他很随意地化解了他们的冲突,但是很快他就站到了皮特一边,并且在智慧等级上碾压这个偏执自大的戴维斯。
节目取得了成功。次日在酒吧,鲍勃告诉杰克,节目组接到了四个来电。杰克并不感到这有多大的成功,因为这个城市有上百万的人口,上百万的家庭,只不过四个来电。但是鲍勃说以前从来没有过,并且他还说,其中有一个电话是一个什么神秘学团体“秘传之友”,要邀请杰克去做一个演讲,虽然报酬很少,才100美元。杰克说我这两天还在想要不要找一个正式工作呢,他对这个演讲不感兴趣,但是鲍勃尽力地要推动他,他打算把杰克炒作成电视明星、心灵导师。他需要收视率,他觉得杰克足够智慧,能够帮他这个忙。那为了帮助鲍勃,杰克灵机一动说:“我们采取现场电话互动的形式来做节目。”结果真的很快收视率就猛窜。在现场电话互动中,杰克轻松随意,诚实率真,他帮助听众舒缓焦虑,他其实并不触碰听众真正的问题和困境,仅仅提供了情感上的安抚和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有些回答非常的新奇、奇葩、开脑洞。有一天节目快结束时,有一个神秘的女人打来电话,问他相信自己说的话吗,问他如何才能把传信者和信息分开,这个时候他语塞了,好在时间也到了。
由于这个电视节目大获成功,杰克就取代了盖罗依的位置。而精心打扮,准备上节目的盖罗依却被鲍勃粗暴地驱逐,因为他事先并没有跟盖罗依打招呼说不要你了。盖罗依回到家里边看电视,看到杰克精彩的表演,生气地把电视机都砸了,从此杰克成了他心目中的敌人。盖罗依白天是超市的清洁工,他有一个手动的玩偶,叫小耶稣,他经常跟这个手动的玩偶进行对话,实际上就是他的手操纵这个玩偶,自说自话。
杰克再次去酒吧的时候,周围就出现了他的粉丝,她们要向他寻求生活的答案,但是他从中发现的却是泡妞的机会。那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约翰来质问杰克:“你是不是跟我女朋友睡觉了?”他诚实地回答说“是的”,非常坦率地看着约翰,对峙片刻,约翰摇摇头走了。当杰克落座以后,旁边就出现一个神秘的美女,态度很亲和,跟他一起喝啤酒,并且提到“不能将传话者和话语分开”,这个就让杰克猛然警醒,觉得应该是最后那个电话那头的神秘女人。他一扭头,神秘美女却不见了。
过几天以后,鲍勃带他去“秘传之友”做演讲,他受到热烈的欢迎,他的演讲风格放松幽默,即兴发挥。他让那些感到担心的人举手,最后他说“把担心都交给我吧”,他赢得人们的信任和托付。鲍勃非常欣赏杰克的表现,但是杰克说他只是说别人想听的,再加上一点神秘主义东方色彩和酒鬼的思考而已。酒鬼是他自称。但是鲍勃却开始策划联络,让杰克到全美多个城市去做巡回演讲。
当他们这个演讲结束之后,有一位叫隆尼斯巴克的五六十岁的老头,到花园里边来寻求杰克的祝福。在刚才的讲座中,他认定杰克是他的救世主了。他说出了他的困境,希望杰克能够触碰他的额头,给他祝福,他几乎是强行拉杰克的手,然后就倒在地上幸福地抽搐。一个男人趁势接住了隆尼斯巴克,他自称是一位专业的承接者,最高记录曾经在布道中接住过88个信徒,以免他们摔伤自己,他希望能加入杰克团队,他叫奈杰尔。有人将发生的这一幕录下来,然后发布到社交网站,点击量就开始飙升,杰克迅速地窜红,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心灵导师,于是巡回演讲就变得无法推脱,顺理成章了。
杰克就带上承接者奈杰尔一起上路了。
第一站这个城市叫布朗斯维尔,傍晚到达演讲所在酒店的时候,有一个身材极为美妙的妓女走过,吸引了杰克的目光。杰克到了旅馆里边就给一个叫朵琳的女粉丝打电话,朵琳爽快地答应晚上来见他。想到晚上会泡到美女,他心情大好。演讲开始,他发现朵琳在座,目光非常崇拜地看着他,他也意外地发现了神秘美女,在一个角落欣赏地看着他。他心里边更加心仪那个神秘的美女,她给他带来了一丝小紧张,但是定睛一看呢,是别人,不是那个神秘美女。不过他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主持人的引介下侃侃而谈,展开了巡回演讲的第一场。开场白是:我有一个好消息,你们不是来等我拯救的,你们能拯救你们自己。演讲取得了成功,演讲结束以后,朵琳就跟他回房间了。朵琳的热情,性感火辣,让他难以招架,在床上几乎是吊打他,他不得不喊停。
次日早晨,朵琳离去,看着她的背影,杰克就问承接者奈杰尔:“我会下地狱吗?”承接者说:“不是,是下炼狱。”杰克问:“那区别在哪儿呢?”承接者说:“炼狱比较难熬,但只是一小会儿;地狱,就待在里面不出来了。”杰克说:“那还好,我还能挺住。”他期待这趟任务尽快完成,然后好回家。这个时候承接者问他:“你相信你自己的演讲吗?”杰克反问:“你信吗?”奈杰尔迟疑地说:“我相信。”杰克说:“关键是听众信不信,让我们看看布朗斯维尔的人到底信不信吧。”
话分两头。盖罗依戴维斯不是被杰克取代了位置吗?他虽然是有牧师的身份,但他是超市的一个清洁工,他在超市工作的时候,带着他的小耶稣玩偶,他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跟小耶稣的对话交流的。老板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他给开除了。所以盖罗依戴维斯失去了电视台的兼职,同时又失去了自己正式的工作,他对杰克的仇恨就又加分了。
杰克的第二站是一个叫海斯的小城市。在讲座中,他恍然又看到了神秘美女,但是从门口进来的其实是一位壮汉。当天晚上杰克睡了一个新的女粉丝。第二天早上,他发现承接者奈杰尔在写日记,他以自己的理解夸张美化了杰克的言行。杰克不太高兴,予以纠正。他拿出一个杯子,问奈杰尔“你看到了什么”,奈杰尔说是玻璃杯。杰克把杯子转了转,发现这个杯子其实有一个把柄,他说:“这是马克杯,但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宗教和我的不同,就是我不会因为你不同意这个是马克杯而杀了你。”奈杰尔心悦诚服。但这个细节却在说,杰克不是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而是一个半透明的有把柄的马克杯。杯子的终极原型是圣杯,索菲亚,杰克显然还带着某种标记,“MARK马克”,他需要认识自己,澄清自己。
盖罗依戴维斯带着小耶稣找到鲍勃,希望能够重新上电视节目,他把跟小耶稣的腹语表演给了鲍勃看,但是这种自说自话鲍勃根本就不感兴趣,鲍勃认为他脑子进水了,拒绝了他。
又有一个新的女粉丝叫格洛丽亚来到了她的宾馆,但这次杰克却“厌食”了。他不让这个女粉丝进他的房间,而是带着这个喋喋不休的女士出去喝一杯。一路上听她不停地唠叨,唠叨自己通过杰克的演讲有了多大的收获,生活有了什么改变,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是她依然是那个人,对着迎面过来开车不稳当的司机大吼“混蛋”。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都会有女粉丝陪他睡觉,但是杰克却陷入了抑郁。他的声望越隆,抑郁越深,内心深处某些真正的东西正在觉醒。盖罗依戴维斯其实也陷入了抑郁,更多的当然是现实生活的困境,他失业了。他带着他的小耶稣回家,有一条流浪狗跟着他。他试图收留流浪狗,但是小耶稣感到害怕,他劝慰小耶稣,然后蹲下去接纳那条狗。而狗突然冲上来,撕扯小耶稣,把小耶稣彻底地撕碎了。戴维斯捧着这个被撕碎的小耶稣非常沮丧地回家。他更加仇恨杰克了。在戴维斯看来,杰克现在是无比风光,让他嫉妒得发疯。这条对小耶稣愤怒的流浪狗其实盖罗依的真实写照。他内在的小耶稣实在离基督太远了,连接纳一条流浪狗都做不到,还想替耶稣传道?但他不承认自己是混口饭吃的,而偏执地相信在节目中的自己是个先知。
在下一站,杰克的演讲从信念开始,其实“信念”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因为神秘美女问过他“你能把传信者和信息分开吗”,这个疑问盘桓很久了。杰克演讲开始说:信念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全然相信是奇怪的。他感觉到神秘美人在座,在人群中,那个神秘美女似乎在,但是定睛一看又不在。不过,这个人似乎在,又似乎不在,对他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自我的审查。他的演讲风格依然是轻松、随和和温暖的,听讲的人越来越多。他说到,信念使人前进,也会使人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他的演讲似乎在剥离和松动人们对于《圣经》的信念,就像耶稣当年剥离和松动法利赛人和他们的信众对于《旧约》的肤浅执着一样。他鼓励人们按照信念的正向去行动,但同时指出可以有不同的信念。相信轮回转世,也可以有善行;相信飞碟、外星人,一样可以有善行;可以相信自己所信的,但不要排斥别人所信,无论分歧有多大。信念的伴随,只要能够帮你放下不安就好。其实啊,杰克说的这些话在很多心灵导师那里可能被说过无数遍,但是人们最需要的可能就是当下有人对他再说一遍。知识,哪怕是真理,以及记性再好,都不能恒久地安抚每时每刻会生起焦虑的人,因为生活的波澜起伏,所以灵修的市场永远存在,佛陀的教诲会被不断重复。
当他在宾馆外边吹啤酒瓶子,他不无忧伤地自言自语说:“或许……”他回顾自己在演讲最后说到的那句话“或许我没有任何信念,我不知道”。这个时候,神秘美女来到了他身边,带着清澈的眼神,带着关切。他问这位美女:“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玛丽安。”“你的信念是什么?跟着我吗?”玛丽安说:“我何必跟着一个迷失方向的人呢?”她问杰克,“你在这里究竟干什么呢?”杰克说:“我在这里推销别人的想法,为了赚钱,我从来不宣称是我自己的想法。”玛丽安说:“你这倒很轻松啊。”意指他不用承担责任。杰克说:“重点不是我信不信,他们信就行了,我给他们希望,这是我演出的一部分。”“那些绝望的人们从你这里得到希望,成为你演出的一部分?”玛丽安反问。当玛丽安这样反问的时候,那个意思就完全变了。杰克心里边有一些不愉快,“你究竟要我怎么样?”玛丽安关切地捧住杰克的脸,但是杰克避开了。他躲进了卫生间,过了一会儿他出来问玛丽安:“你在乎我的究竟是什么?”但是玛丽安已经消失了。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个女人的怒骂:“法克(抱歉出原文会导致我的文章无法上传被屏蔽)!把门打开,你欠我300美元!法克!”他到外面一看,有一辆轿车从门前开过,一个妓/女被扔在了院子里,她被耍了,受人欺负了。杰克问:“你还好吗?”妓/女说:“还好。”但是她颓然地坐到了地上,杰克问:“你可以给谁打个电话吗?”“可以,不过估计他们不会接。”杰克说:“如果你需要的话,我可以载你一程。”意思就是说“可以开车送她”。那个女孩说:“我晚上不干活了。”她感受到了杰克的善意,心软了,忍住眼泪说:“打住,我很好,拜托。”“OK,”杰克说,“如果你有需要什么的话,我在这儿。”然后他就进屋了,女孩目光幽深地看着杰克进屋。
第二天一大早,杰克和承接者奈杰尔一起出门。女孩靠在门边没有走,她在那里呆了一夜,杰克决定带上她一起旅行,去下一个城市。女孩睡了整整一路。中间休息吃饭,女孩从车里面下来,看着他俩正在吃饭,她就说:“半套五十元,全套一百元,你们俩谁先上我?”杰克说:“我们没有这个想法,如果你饿了就跟我们一起吃饭吧。”他们彼此介绍,女孩的名字叫安柏。
再说那个戴维斯,他回去修复这个小耶稣,但是重新修复、粘贴好的小耶稣却不再回应他了,也就是说他内心其实失去了那种答案,他开始抓狂了,他决定打造一个十字架。
在下一个演讲地点,杰克问奈杰尔:“你好像不喜欢安柏,为什么?因为她是妓/女吗?”奈杰尔不置可否,说她挺可爱的。杰克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承接者。”奈杰尔点点头。安柏也来参加讲座了,她换了一身衣服,穿着很严谨的晚礼服,脱下了很暴露的那个职业服装。杰克这次的演讲开始走向内心,他看着安柏,谈起人们彼此的需要,谈起那些曾经的人际互动——同学朋友,抚养人,打架的伙伴,希望你过得幸福的人——每个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彼此需要。我们原谅别人容易,原谅自己却很难。人们很难相信自己是被爱过的,被爱着的。最终他说:相信你是被爱的,你就尽其所能了。安柏感到从杰克这里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巡回演讲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他们三个人一起往回返,音乐伴随一路,三个人的关系也变得温暖,俨然成了一个亲密的团队。
杰克把无家可归的安柏带回家。他发现河边小屋附近有很多人在露营,他很好奇的询问:“怎么了,这地方?”人们告诉他,有一个先知住在这儿,人们都来希望得到先知的教诲,正在等待先知回家。杰克慌了,他打电话要鲍勃解决这个问题,“赶紧把人从我家附近清走”。鲍勃却很高兴,说:“你大概估一估共有多少人,不用数,我马上过来。”鲍勃很高兴人们聚集到杰克的周围。隆尼斯巴克也自然在其中,他是一个见证过神迹的人,正在帮杰克宣传。杰克劝大家离去,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人们不放弃希望,其实他们有些人也真的无家可归。杰克一再地表示自己没有办法帮到大家,希望大家散开回家。这个时候,隆尼斯巴克上前来,他抓起一把烧烤,塞到自己的嘴里,然后硬是把自己给噎住了。杰克就不得不救援他,帮他把卡在气管的食物给吐出来,隆尼斯巴克被救活了。他声称杰克救了他的命,给了他新生,人们就更加全心地相信杰克了。杰克不得不思考自己的责任,因为人们根本就不听他的劝,不愿意散开。
第二天早上,当杰克按照往常的习惯去裸泳的时候,崇拜者们划着小艇从下面走过,他不得不用手挡住自己的生殖器。他发现自己的自由生活已经被剥夺,他非常的苦恼。
鲍勃和奈杰尔过来,他们希望把这个活动持续地进行下去,把它做成一件更具有影响力的事件,而杰克就非常地拒绝。安柏说:“当杰克第一次看我的时候,我就发现我改变了。”他们都在推动杰克去承担他可能必须要或者不得不要承担的责任。杰克开始重新思考这种可能性的时候,安柏愿意和杰克在一起,但是杰克说自己需要一个人静一静。
杰克很苦闷,夜晚独自散步的时候,玛丽安出现了。玛丽安再次问他:“你相信自己所说的吗?”对这个问题杰克很苦恼,很心烦,他希望玛丽安消失。但在沟通中,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职责,接下来该做些什么。
安柏给杰克的母亲发了e-mail,杰克并不知道。鲍勃要组织一个大会,让杰克就在这个森林里边做一次布道,把所有的人,已聚集到这里的人以及正在赶过来的人召集到一起。杰克的母亲也赶了回来,他们开始筹备这个大会。杰克看到母亲也非常的欣喜,他觉得自己心里面有底了,有了支持。他在思考该给大家讲些什么。戴维斯牧师已经做好了他的十字架,他看到了杰克即将举行布道大会的传单,他决定带上这个十字架来参加这个大会,或者说要来捣乱。
第二天早上,人们开始搭起了凉棚,然后很多人在搬一些椅子,有很多人带着工具,都陆续地聚集过来,聚到杰克的房子周围。奈杰尔在训练自己怎样承接住一个倒下的偶人。杰克在他的母亲、鲍勃、安柏,还有奈杰尔等人陪同下走向演讲台。正当走上前台的时候,奈杰尔对杰克说:“杰克,我有事要跟你说。”杰克说:“什么事?”奈杰尔说:“其实我最初撒谎了,我不是一个承接着,我毫无经验。从来没有接住过任何一个人,除了隆尼斯巴克。我撒谎只是为了能有份工作。”杰克说:“我知道呀。”杰克说:“实在对不起!”杰克说:“你不用道歉,你只要有这份心意就行了,希望今天你能够接住该接住的人。”奈杰尔流着眼泪,接受了杰克的好意和原谅。
正当杰克上台,准备要开讲的时候,戴维斯背着十字架进场了,就像两千多年前的耶稣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那个姿势,一步一步地把这个十字架拖到了杰克的跟前。他低着头,杰克没发现是谁,只是看到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被背了过来。戴维斯在杰克面前跪了下去,十字架趴在他的背上,杰克伏下身子想要扶起他来。这个时候戴维斯掏出手枪,一枪打中了杰克的心脏。杰克终于看清楚了开枪的人是戴维斯,杰克对他说:“你有必要这样做吗?”戴维斯说:“你是个骗子,你毁了我的生活!你是个骗子,你毁了我的生活!”但是杰克却以一种宽恕的眼神,看着戴维斯。戴维斯开始痛哭流涕,向杰克跪下去。杰克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安柏和他的母亲非常难过地抱着她,希望他不要死,希望他醒醒。这个时候,杰克就看到了玛丽安,像天使一样微笑着在人群中向他慢慢地走近、走近,走过来,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或许他传道的使命刚刚开始就已经完成,就像当年的耶稣。
电影就到这儿结束了,但是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疑问和思考。一开始的时候我就想:后面会怎么样?随后我又想:杰克会上天堂吗?然后又会想:杰克,他会复活吗?这个故事其实和圣经的故事有一个相似的结构。在这里边,杰克就相当于是耶稣;他的母亲是玛丽亚;而安柏是肉体的抹大拉的玛丽亚的象征,玛丽安是灵魂的抹大拉的玛丽亚的象征,玛丽安和安柏,两个人合起来就是圣杯;鲍勃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施洗者约翰;而承接者在最后杰克倒下的时候,他把杰克接住了,他没让杰克摔到地上,他成功地接住了杰克。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承接者,当年的耶稣也是有承接者的。承接者的意象不仅仅是彼得的教会,其实更多的,祂是人民,那些依赖神性的灵魂,神性反过来也依赖他们,人民需要耶稣,耶稣也需要人民。而偏执自大的盖罗依戴维斯则是杰克的阴影,杰克随意、率性、平和,他所不愿意做的,反对的就是盖罗依戴维斯那种偏执和自大,那种过于死板、执着、自欺欺人的信念。但是人们也确实需要一些相对于稳定的东西,需要一些具体的固化的形式来支撑自己的生活。就像隆尼斯巴克需要他的祝福一样,人们不愿意散去,要寻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安抚和支持。这些团聚到了杰克身边的人们,就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团体,和世界上的其他的人们分开了。阴影就是藉由这样的机会渗透进来的。阴影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吞噬掉杰克的。
我们可能需要问的问题是:在2000多年前,那个曾经吞噬掉耶稣的阴影是什么?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依然无法接近内心的真理,放下焦虑,过得平和而幸福?为什么仍然在寻求真理,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当今世界,可以说有无数的心灵导师、心理大师和灵修上师们、宗教团体的高僧大德们,在重复着两三千年之前的先贤们曾经说过的话,哪怕形式推陈出新,但是内容其实一成不变。它现在越来越像一个产业,越来越市场化,它实际上已经成为经济的一个部分。心灵得到了一些当下的零食的抚慰之后,又会再次感到饥渴,又会再次渴求真理,这可能才是我们人类心灵的真正的十字架。
好,今天就到这里。各位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