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
电 话:13718992622
E-mail:jack2112@126.com
Q Q:66163793
账 号:6222370025261435
开户行:工行牡丹卡中心
户名:颜浩

易明心理咨询网 >> 栏目导航 >> 奇闻逸事 >> 《翠玉录》新译及阐述(7)

《翠玉录》新译及阐述(7)

时间:2009-03-22  点击:

 

       当所有能量全部耗尽的话,所有的一切都将完全归于土相。这句话很显然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此定律的一种常用的表达方式是,每一个自发的物理或化学过程总是向著熵(entropy)增高的方向发展。熵是一种不能转化为功的热能。热量从热的地方流到冷的地方是显而易见的常识,比如开水变凉,冰雪融化。如果要在夏天结冰,就要用冰箱,实际上为了使水凝结额外耗费的电能远超过让同样数量的冰融化为水。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宇宙的熵(无序程度)绝对地、永恒地与日俱增,在这总趋势下,局部的熵减少(有序化)是相对的、临时的,将以宇宙内其它地方的熵增加为代价。在一个封闭的系统里,熵总是增大的,一直增大到极限,这时系统内部达到一种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状态,不会再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火相推动土相重新转变为水相)。对宇宙来说,由于宇宙膨胀的速度可能等于或超过光速(不可能小于光速,因为光本身就是爆炸的结果),我们的宇宙在这个意义上就成了封闭的系统,因为光无法穿越宇宙了。宇宙一旦到达热动平衡状态,就完全死亡了,这种情况称为“热寂”。当宇宙中所有的火相都转化为土相,也就失去了推动土相转化为水相的可能了,四相流转的螺旋循环便停了下来。这相当于太一绝对的分离方向的停止,所有的能量耗尽。至少,在逻辑上我们能推断出这个结果来。
        类似的现象在实验室里已经被观察到了,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当新的能量不再注入时,事物便彻底消失。例如,百万年前无数先人都已经化为尘土,全世界各地只留下少数挤压变形的头盖骨化石。如果说先人们依然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典籍中,是因为我们在研究项目中投入了资金和人力(这是火相的推动),才没有让他们彻底堙灭,而是被挖掘出来,静静地陈列在博物馆里(也是土相的表达),成为古老生命的余响。它原来的生命体的螺旋循环在百万年前就已经停止了,它改道参与了地质演变的大螺旋循环。再比如,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是火相的,如果双方闹翻了,不再投入热情了,爱情便变成了一些束之高阁的情书或者干脆连情书也焚化了,风停火熄,变成了土相的东西。如果若干年后,当事人能在翻检或回忆的时候流下泪水,土相就因为翻检和回忆的行为(火相)而转化为水相的情感(泪水和心情的变化),使得这部分封存的生命历程重新获得生机。如果不这样做,它就停留在土相,并进入大自然的螺旋循环中去逐渐消蚀。情书的纸张腐朽了,这是纸张内在的火相继续在转化为土相;写情书的人带着记忆(风相)进入坟墓,从此无人知晓,他的生命个体的火相燃尽而转化为土相的虚空。人类文明总体是风相的,但也在逐步依靠内部和外部的火相因素的交织而逐渐走向衰败,有些政治制度腐朽了,有些风俗不复存在,它们都固化在历史尘封中不再被使用,但依然有着研究价值,后者则是它们进入的下一轮水、风、火、土循环,是它们曾经拥有的生命力的余响。但到最终,当地球分崩离析,它们的余续将随同载体一起跌入物理世界的黑洞。在精神世界里,集体失忆形成的虚无就是“黑洞”,我们只能通过“黑洞”的“喷射流”来推测它吞噬过什么。
        黑洞吞噬一切。在我们这个宇宙,黑洞仿佛四相循环机。任何事物掉进去,都会消失,而黑洞又在不断喷射微粒子流出来,在远离黑洞的地方可以被观测到其风相的存在。也许有更高层次的宇宙包含我们所在的宇宙,黑洞是我们这个宇宙与其它宇宙之间的通道,在那里,这边土相的黑洞也在喷射,或者成为爆炸之初,这就依然吻合《翠玉录》的思想,但却只能是想象了,因为现在我们不可能进入黑洞又返回来,无法带回任何证据。宇宙的热寂是一个理论上的假设,在实验室建立的封闭系统已经被观测到,但在现实中绝对封闭的系统几乎找不到,相对的热平衡态总是会被很快打破,只要在它周围出现新的能量活动。只有黑洞能吞噬所有附近新出现的能量,所以我认为黑洞就是这个宇宙局部发生的相对的热平衡态,是局部能量耗尽的结果(黑洞必须是一颗质量大于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演化到末期耗尽能量沉积而形成的,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做了阐述。质量小于钱德拉塞卡极限的恒星无法形成黑洞,将被外部能量推动继续参与四相循环,直到最终耗竭后被其它黑洞吸纳或者分解为宇宙粉尘。)。黑洞吞噬新能量或物质的时候会抛射出一些微粒子风,这是火相转化为土相的过程中对风相的回馈。风相具有在各个相位之间往返穿梭的特点,依赖的动力就是火相的回馈。从《易经》的角度看,风相为少阳,为阳动的变化携带阴静的信息,其中阳动是火相的活力。
        全能毕竟日,一切皆归土。换言之,只要能量没有全部耗尽,太一的阳动和绝对分离趋势就不会停顿,阴守和相对聚合也会随之不停,那么,太一四相水、风、火、土的转化循环也继续存在。但是循环不是封闭、圆满、自足的,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转化做功,总有一部分土相不再转化为在这个循环内的水相,它们到了哪里去?结论是,它们分化了出去,并开启了一系列新的循环,直到耗尽火相的资源,彻底停顿下来。其实,四相流转中在任何一个相位都有能量流失,这个相位不能转化为本循环的下一个相位,而是分化为一系列的小循环。由于推动变化的能量总是火相的,所以四相流失的能量转化为的小循环并不两两对称。火相分离出去的部分形成的新的循环总量会庞大很多,水相风相分离出去的部分相对较小,土相分离出去的部分形成的新的循环总量最小。沉积现象总是在土相部分发生,即小部分土相在我们所感知到的这个宇宙内不再转化(可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宇宙了),而是相聚凝结成为“黑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的无比瑰丽的自相似图形总是不对称的,每一团花型包含相同的风相信息,这是相似的基础,而包含不同的火相能量,这是大小差异的基础。

咨询规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2007 易明心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 13718992622 支付宝:westenhill@126.com 微信公众号:www-ymxl-net
账号: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 6222 3700 2526 1435(颜浩) Email:jack2112@126.com
基本账户: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昌平支行 693412269 户名:北京医易艺信息咨询中心
备案许可证:京ICP备号0700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