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北京医易艺信息咨询中心
电 话:13718992622易明心理咨询网 >> 探索思考 >> 易明观点 >> 两只漫画兔——北京科技报的采访录
采访提纲
西山老师:
您好!
我是《北京科技报》记者苏丽敬,这期我做了一篇以网络漫画为主题的稿子,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您,还请您多帮忙。以下是我的采访问题。
6月中旬,漫画作家刘刚(笔名:右手)出版了漫画集《漫画兔的自杀》,而这本漫画集早在去年就已经在网络上流传,深受网友们的喜爱。(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youshou)漫画的主人公是一只戴着墨镜的兔子,人们印象中温顺乖巧、啃着胡萝卜的小白兔在漫画中完全以另外一种形象出现——形为极端、以自杀为目的。漫画中的很多故事情节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这只兔子总能在其中找到一种“死法”。如果这本漫画的主要情节是兔子吃胡萝卜,或者如何温顺,那么它肯定不会赢得这么多的读者和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所以,我想请问您:
1、为什么现代人会喜欢这种比较极端的漫画形象?这反应了人们怎样的心理状况?是否能反应出某种心理缺失?
西山:这个漫画形象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杀死自己的主题很鲜明。我读了天涯上的帖子,很多人都希望在兔子身上投射自己、表达自己,在向作者贡献自己的新创意。漫画兔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为适应不同读者的投射去自杀,使得他无法建立起自己丰满独特的个性,只剩下一个行为目标:杀死自己。漫画兔的形象使人们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宣泄内心愤懑成为可能。漫画兔的很多死法都折射出人们缺乏安全感和被尊重感,这是与当代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不谐调的。
2、我能否认为这个兔子的形象表达了人们的自杀情结?为什么?(漫画链接: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569582.shtml)
西山:人的先天本能中有生本能和死本能,其实这是同一生命本能的两面。自杀情结来自死本能,批判现实的情结来自生本能。不排除有些读者有直接投射自己的自杀情结,但更准确地说,人人都有批判现实的情结,因为人人都有一个对自我生活状态的果实,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恰恰不是自杀。批判现实是改造现实发展现实的前提。但是现在批判现实的扛鼎大作很难出现,批判现实的呐喊很难听到。好像前两年新华书店曾经发行一本批判现实的好书《中国农民调查》,但一夜间忽然全部被收了起来,没有人出面解释。
黑色幽默是一朵夹缝中开放的花朵。漫画兔以矢志自杀离开这个世界为吸引眼球的亮点,在调侃、自嘲和荒诞中蕴含了批判现实的精神要素,这就契合了人们的内在需求,所以受到欢迎。同时,大多数人的批判现实情结并不强烈清晰,或者缺乏自我察觉,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或者还满意,或者很无力而选择了回避。漫画兔的自杀因其幽默可笑而并不尖锐严肃,也正好契合了大多数人的精神需求层次。
另外,在网络上现在还有一只兔子形象,叫兔斯基,它的作者是北京广播学院动画系04级的大三学生。这只兔子在网络上也深受网友追捧。(这个漫画的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wangmomo)。
3、上次,您也看了有关兔斯基的漫画,这些有点消极、悲观,甚至有点极端、抵抗意味的漫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文化,您能不能就这两个漫画谈一谈它们所产生的文化背景,或者说它们是不是为这个时代提供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西山:这两个形象还是有些区别的,兔斯基更加个性化和小女生态,更生活化一些,也更温馨。我倒不觉得消极悲观,而是觉得可爱,觉得很有味道。这个形象比自杀兔子更成熟。这个时代确实宽容甚至纵容了多元的表达方式,却依然是有缺陷的,依然是压抑的,我没有看到极端和抵抗。漫画兔到不了极端和抵抗的品位上,其形象没有内在的同一性。他更像一面镜子,每个人可以照出不同的自己,社会也照出了自身的阴暗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不同的文化和亚文化潮流在中国这片热土交融渗透,相互激荡,这是社会走向健全、民族恢复活力的好兆头好现象。但是,这种变化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类生活还没有走到尽头。漫画兔的自杀行为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经常不断地提醒大家,我们的生活并不完善,并且不可能完善。这种提醒能让人们更加成熟。
4、“兔斯基漫画”中的很多文字都像是“精短的哲理句”。而这个漫画的创作者王卯卯,是北京广播学院动画系04级的大三学生,我在采访她时,我问她,什么样的人生经历使她有这样的感悟?她只说,“小时候,周围的朋友和同学不约而同地叫我‘兔子’,说是形似加神似,后来上大学写博客,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其实最初我画的那只兔子就是自己,是记录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有意思、有感觉的好玩事情。后来,图画日记中的兔子形象越来越丰富,渐渐有了自己的性格,与现实中的我相似,却又不完全相同。于是,我慢慢的把它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赋予他越来越多属于自己的东西,通过形形色色的肢体语言,表达它的喜怒哀乐,他就是兔斯基。”请问您,以她这个年龄以及她的经历、阅历,是什么原因让她有这样的感悟?漫画中的兔子形象和她的内心有怎么的联系?
西山: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不完全受经历阅历的限制,卯卯有很多内在的秉赋,来自潜意识的直觉经验是非常具有穿透力的,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漫画中的兔子是从她的一个主要的动物子人格发展起来的。所谓动物子人格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每一种动物都有其先天赋予的气质和后天形成的性格,比如兔子是善良胆小的,老虎是凶猛孤独的。作为灵长的人类,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性格差异,可以用动物来象征。大家都叫她兔子,可见她有很像兔子的气质和性格。她名字中的两个“卯”在十二地支中的形象代言就是兔子。她通过漫画使得兔斯基更加丰满生动了。
5、在我给您发的几幅漫画中,有很多消极的文字,看了这些漫画的网友,有这样的评价:“哇,羊皮纸,喜欢喜欢┅┅这图被弊了?消极有啥不好┅┅”“我觉得挺好的呀,消极又如何,我也是消极的人┅┅”“为什么被毙掉?未必什么都要反映真善美或积极乐观向上的东西,哪里消极?分明就是现实嘛!偶(我)狂喜欢这兔子说的话。”您认为,这样的漫画为什么能吸引广大网友?其中反映了网友们怎样的情结或心理状态?
西山:印象深刻的如《与老陈两三事》、《煮粥》,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想这就是这个漫画形象吸引广大网友的理由。人有一种先天的孤独感,需要同类的照应和呵护。看到卯卯的漫画,我们内心的小兔子也仿佛得到了小狗和小猪的照顾了。这种温情抚慰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原始人——原初的本能的自我。
6、另外,还有一些“兔斯基漫画”中的“兔斯基”的最大特点就是“受虐”、“隐忍”,都是挨打、被骂、遭扁、挨雨淋、被口水淹的各种形象。那么,您认为,这些形象特点受到网友的追捧,是不是能反映网友们的受虐情结?为什么?
西山:兔斯基固然经常“倒霉”,但实际上每次“倒霉”经历都伴生着楚楚可怜和诙谐可笑,把人们最不经意但又同时最日常遭受的小小烦恼用漫画表现出来,让我们看到我们自身的卑微和善良。让我们发现自己人性的真实可亲,感受到生命的完整。我想这里可能并不是受虐情结,而是我们日常总是在遭遇一些事情,比如塞车、挨宰、上当、被批等,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亲身经历,在这些经历中很多时候自己要负一定的责任,因而无奈,并习惯于压抑隐忍我们的烦恼甚至疼痛。兔斯基把这些事情幽默地表达出来,让我们重新咀嚼,感受到酸甜温馨的味道,所以我们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