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北京医易艺信息咨询中心
电 话:13718992622易明心理咨询网 >> 心理咨询 >> 儿童亲子育婴问答 >> 孩子大发脾气时,是体罚还是冷处理?
透明天空:
本周过得并不很快乐,我和儿子发生冲突,对他实行了体罚,可与家庭其他成员的冷处理意见发生了冲突。我不知道该用哪种方式来纠正和引导孩子可起到效果。
孩子四岁,上糼儿园小班,上个星期放假了,我将他送到乡下奶奶家(他从出生起的夏天和冬天都会在那住几个月),这个星期我趁双休日去看他,本是带着想念与期待的心情而去,未想却带着烦燥和困惑而回。主要是儿子在这两天内频频冲着我乱发脾气(以前也经常乱发脾气),我与他发生了冲突,动手打了他。我将他发脾气的一个案例在这里讲述,请大家帮忙分析和寻找解决之道。
儿子在爬窗户,不小心把粘在窗户下面的识字图踩脱了。我和在场的儿子的姑父都说“哦,你把识字图踩掉了”。儿子听了看了一眼,就开始逃避责任,烦燥地说:“不是我,谁叫你们贴在这儿的,还怪我呀?”我当时指出:“是你踩坏的就得承认,我们都看见了,不能怪别人”。儿子就疯狂了,冲上来一手拉着我的衣服,一手在我身上拍打,口里大叫:“你还怪我呀,就不准怪我。”我抓着他两个小手,告诉他:“你不能发脾气,我没有怪你,但确实是你不小心踩坏的,你得承认,没什么关系的,我可以帮助你把图粘好。但你发脾气的时候我不跟你谈,等你不哭了我们再去粘好。”然后我就走开不理他。但他就是不听,跟着我不依不饶,反复唠叨说:“你就是怪我了,什么事都骂我。”继续上前抓我衣服,用手打我, 因为我捉住了他的手,他就改为脚攻,我用脚把他的脚隔开,让他不得近身,可他却突然对着我吐口水。这时我忍无可忍,对着他手臂和屁股狠狠揍了几下。这下他不拉着我打了,坐在那儿大哭。大约哭了15分钟,他开始低声抽泣,然手摸到我身边坐在我腿上,我推了几下没推开就干脆让他坐着,跟他讲道理,后面状态就还一直不错,并表示以后不发脾气了。
可到了晚上,又因为一件小事开始发脾气。孩子的姑父说一开始闹脾气就应该彻底地不理他,还是大人没狠下心来。回家了孩子的爸爸说:“这就是你打他打得还不够重,把他打怕了看他还发不发脾气。”
唉,真疲惫呀!该怎么教育呢?看到别人孩子到了10多岁还在打父母,真怕他会走到那一步。现在他才四岁,应该还可纠正的,都说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请大家帮我出出主意吧,我该怎么教他呢?
西山:
你好,透明天空。你是一个对孩子教养问题高度负责的母亲,你的诚意和谦虚令人钦佩。我再把我的感受表达一下,作为参考吧。孩子身边有各种不同风格的成年人,是一种好事情。单一的教养风格未必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因为孩子缺乏不同的刺激,难以形成比较鉴别。所以不必担心家庭教养方式不一致的问题,而应该担心大家族对独生子女过度的教养关注。正是过度的教养关注可以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削弱孩子自由表达情绪和思考的能力。
踩掉一点粘贴的东西真的值得如此顶真吗?我觉得多点亲密的拥抱和共同游戏可能比任由孩子自己在那里攀爬(孩子在分散自己得不到足够母爱的焦虑)更好一点呢。4岁的孩子更多地需要母亲的情爱的关注,而不是教育的关注。另外,4岁孩子进入第一次逆反期,与需要母亲拥抱相比,更需要玩伴,如果没有玩伴,就只能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玩,或者退而求其次跟父母玩。现在你不跟他玩,却扮演教师的角色,太超前了。
从整个互动过程来看,你似乎不接纳孩子有情绪,在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超理智方式应对他,这是无法沟通的。当这种应对没有效果之后,你自己的情绪却上来了,采用暴力恐吓的方式在对付他。这恰恰证明了你所不接纳的正是你所拥有的这个道理。
最后是孩子放弃了坚持他自己,主动尝试唤醒母子亲情,恢复爱在亲子之间的流动。他作出了牺牲,但问题却依然没有解决(你没有向孩子道歉,孩子还潜在地发现自己的情绪是不被允许自由表达的,权利被剥夺了),这种不公平感加上爱的不满足感,就又引发了下一轮情绪冲突。
孩子的姑父、父亲都是在中国式家庭文化圈里长大的,一代一代的体罚儿童使得整个民族的性格变得日益羸弱保守缺乏活力,他们不知道,反倒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打是亲骂是爱。对一个两岁不到的孩子下如此重手,孩子虽然记忆还不能连续,因此必然忘记事件,但恐惧却已经深深压抑到潜意识里了,这种打击足以削减孩子一部分生命活力了!如果你们在发达国家生活,你们夫妻将因此永远失去孩子的抚养权。
引导孩子合理地表达情绪,不是靠说教,而是靠自身的示范。如果父母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就必然把恶劣情绪施加给孩子,使得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学习管理情绪了。孩子发作坏脾气,必定是内心有很大不满,孩子是原始的,情绪化的,率真的。如果成年人发作坏脾气殴打孩子,必定是内心有很大的郁闷愤怒需要迁移,给孩子是最安全的,因为孩子不会反抗只能承受。此时的成人是野蛮的、无情的、不真实的。父母打孩子,最傲慢的一句话是:你是我生的,难道还打你不得?!
我觉得最好的教养方式可能是“无为”,要顺应孩子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空间,要放松心情而不是提高警惕。要允许各种不同的影响在周围发生,但严格禁绝对孩子的暴力侵犯和性侵犯。下次孩子大发脾气,可以让他发泄,然后询问缘故,关心他的真实需要,对不合理的需要说明家长的坚定立场。当家庭里的爱源源不绝地互哺的时候,你不必指责他,他就会自动地逐渐学习吸取家长的理性模式,形成自己的管理情绪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