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
电 话:13718992622
E-mail:jack2112@126.com
Q Q:66163793
账 号:6222370025261435
开户行:工行牡丹卡中心
户名:颜浩

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易明观点 >> “王用亨于西山”辨析

“王用亨于西山”辨析

时间:2019-10-31  点击:

作者 西山


《随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也是众说纷纭的一句爻辞。主流意见认为这讲的是周文王被商纣王拘系于羑里城的故事,是周朝龙兴的奠基事件之一。也有学者如程颐认为它描述了,或者吻合周太王避狄之难事件,讲百姓追随如“乃从维之”,遂于西岐兴王业。不少学者都提到此爻,将拘和维解释为“随之固结不可解”。另外,“亨”究竟读pēng还是读hēng,或者甚至该读xiǎng,也是各执一词。

先陈列先贤大师们的观点如下。

北宋程颐在《伊川易传》中如是说:上六以柔顺而居随之极,极乎随者也。拘系之,谓随之极,如拘持縻系之。乃从维之,又从而维系之也,谓随之固结如此。王用亨于西山,随之极如是。昔者太王用此道,亨王业于西山。太王避狄之难,去豳来岐,豳人老稚扶携以随之如归市,盖其人心之随,固结如此,用此故能亨盛其王业于西山。西山,岐山也。周之王业,盖兴于此。上居随极,固为大过,然在得民之随,与随善之固,如此乃为善也,施于他则过矣。

南宋朱震完全同意他,并说明了拘用艮手,维用巽绳等卦象,很好,那么是王捆绑了百姓跟自己走,还是百姓抓了他们的王为了追随他?

明来知德《周易集注》中如是说: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系即六二六三之系,维亦系也。系之又维之,言系而又系也,《诗》“絷之维之,于马嘉客”是也。言五孚于六,如此系维其相随之心,固结而不可解也。如七十子之随孔子,五百人之随田横,此爻足以当之。变乾,王之象也,指五也。兑居西,西之象也;兑错艮,山之象也。六不能随于世人,见九五维系之极,则必归之山矣。随蛊相综,故蛊卦上九不事王侯,亦有归山之象。亨者通也,王用亨于西山者,用通于西山以求之也。亨西山与谦卦用涉大川同,皆因有此象,正所谓无此事此理而有此象也。上六居随之终,无所随从,见九五相随之极,则遯而归山矣,故有此象。盖随之至者也,占者得此,吉可知矣。

他的意思是民众跟随王者归山。

南宋朱熹《周易本义》:上六,拘系之,乃從維之。王用亨於西山。居隨之極,隨之固結而不可解者也。誠意之極,可通神明,故其占為王用亨於西山。亨,亦當作祭享之享。自周而言,岐山在西,凡筮祭山川者得之。其誠意如是,則吉也。

综观,我还是觉得朱熹老辣,点出了王在西山究竟干什么,他在祭祀。

今人台湾傅佩荣教授采用了朱熹的注解,他这样白话翻译经文《随上六》:把他抓住捆起来,后来又放开他。君王在西山献祭。他考据《帛书周易》,“维”应作“巂gui”,放开的意思。他认为这爻是讲周文王被拘羑里之事的。查汉典,未见放开之意,而是指子规鸟,或为地名则读音另样,不能作动词,恐帛书有误?另外如果一个生物被抓住捆绑,又放开了,王拿什么献祭于西山?

至于程颐和来知德,很有可能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在百姓对王的追随情境中,硬要把不具有友善意味的“拘”和“维”说成“随之固结不可解”,我认为比较牵强。或者,百姓追随王并非此爻要表达的实际情境,而是一个当时可能发生过的宏大历史背景?王决定迁徙到岐山,恐怕有些百姓的确会被绑着走,上古人口就是资源。不要美化周王,上六爻是随道穷的位置,人们可能不愿相随迁徙,被王派兵抓住绑着走,甚至还一把火烧了房子。哪来“田横五百士”那种团结一致的情形?孔子不是在《象》中说了嘛:“拘系之”,上穷也。没人愿意跟随了,就强迫人跟随,这么说还差不多。

不过,仔细解读卦象,恐怕主要不是在说百姓追随太王去岐山,或者文王被关起来系《周易》卦辞。如果是抓人,很难解释“亨”字。这个字的甲骨文是这样的:

这是一种食具,祭礼及日常都会使用。根据《汉典》,它延伸出亨、享、烹三个字,分别代表通达天地神明的亨通(hēng)、献祭活动(xiǎng)和烹饪炊事(pēng)。一个完整的祭祀活动必然包括这三个部分。所以朱熹说是献祭,精到。经文阅读中读为xiǎng是可以的。而我则喜欢读pēng,因卦象有薪火鼎鼐,震为薪,艮为火,三至上互大过象鼎鼐。

那么,如果抓人献祭,在当时并非不可能。商朝人经常杀俘虏和奴隶献祭给神明和祖先,是有据可查的。作为商的西伯方国,周人也许不例外。上六爻处于兑卦上爻是兑卦主爻,代表沟通天地神明之物,在上卦,主要沟通对象为天。这通常也是巫师的工作,所以兑为巫。祭司和祭品拥有同一个卦象,符合易经象征构建的规律。巫师如果沟通失败,会被部落绑送到神明那边去亲自走一趟。

但我还是倾向于认为他们抓住的是一只羊,然后捆住羊蹄子用来献祭。兑为羊。周朝能够取代商朝赢得天下人心,是从这个小细节开始的。就是对人的生命的爱惜和人格尊严的允许。周朝立国之后,以人为祭品几乎绝迹,作为殉葬品在某些地区还仍然有。孔子十分推崇《周礼》,但还咒骂了以陶土或木制人偶殉葬的现象,可见周人的确逐渐扭转了商人祭礼杀人风俗。武王伐纣的时候,商纣王派遣的十万奴隶军临阵倒戈,可见这些人看到了希望。

圣经记载了一个具有原型意义的故事,上帝要亚伯拉罕将自己的儿子献祭给他。亚伯拉罕出于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抓住自己的小孩,用绳子绑了手脚放到祭台上。当他正好挥刀刺死自己的亲骨肉,天使出现了,传达上帝的旨意,令亚伯拉罕放了儿子,而代之以一只纯洁的羔羊。亚伯拉罕对上帝的虔诚是一种“随”,其行为与“随上六”爻辞无比契合。“随”到如此境界,也就是“穷”了,极端的意思。周人也用替罪羊取代人作为祭品,这是文明进步的表现。

《周易》的文本解读需要细细辨析,不要轻易人云亦云,否则可能会丢失奥义。我即将面向易学爱好者和相关专业人士举办课程讲座,与大众分享交流我的研易心得,敬请留意关注本公众号。可扫二维码添加关注:

20191025


咨询规则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4-2007 易明心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 13718992622 支付宝:westenhill@126.com 微信公众号:www-ymxl-net
账号: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 6222 3700 2526 1435(颜浩) Email:jack2112@126.com
基本账户: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昌平支行 693412269 户名:北京医易艺信息咨询中心
备案许可证:京ICP备号0700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