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他山之石 >> 荣格梦理论简介
1、前言
荣格是现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他的理论为丰富和加深人们对于心灵世界的认识做出了卓越贡献。荣格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他从比较神话学、宗教、人类学、考古学、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视角出发,运用梦、主动想象法、词语联想法等技术对潜意识深入研究,从而扩大并深化了对潜意识的研究。
至2003年,一系列关于荣格心理学的译著在我国相继出版。但这些工作都是起步性质的。目前国内只有很少学者对分析心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其梦的理论以及一系列的临床方法由于缺少接受过正规的训练的心理分析家,因此分析心理学在我国的临床应用方面非常有限。作为一名出色的心理治疗专家,荣格一生治愈了无数心灵困扰痛苦的现代人,他极具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对于寻求精神提升的当代国人而言,极具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荣格分析心理学中梦的理论,从而对荣格整个的思想体系的精髓部分有个概况性的了解,期待随着心理咨询业的正规化,能有一批专业的心理分析家运用荣格的理论致力于中国人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对于梦的各种问题,诸如释梦的方法、梦材料的来源、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梦与睡眠等等,各个文化,以及各文化的不同时期都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对于原始人而言,他们公认梦与他们所相信的神的世界有着联系,梦来自神灵的启示,是具有意义并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的殷商时代的巫觋文化中,卜卦占梦对于在位者甚为重要,在圣经里也有关于约瑟为埃及法老解梦的故事,这都说明了古代人对梦的重视。由于梦体验的独特性与古代人对梦知识的局限性(现代人亦如此),对梦很容易形成迷信的观点,认为梦是灵魂的外游和神灵通引,但同时,对梦的科学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对梦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哲学家、科学家以及一些文学艺术家,从人们的生活体验及自我体验出发,在梦的本质、特征、原因和机制等问题上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在西方,早至亚里士多德时,梦已成了科学的研究对象,在亚里士多德两部关于梦的著作中谈道,梦并非超自然的表现,而是遵循人类的精神规律。
到了近代,在自然科学的思维模式兴起后,在科学界,梦就被贬低为一种躯体过程,不过是白天记忆的残留物在夜晚的重现,没有什么意义。直到1900年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出版,这是一部跨时代的作品,同时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梦作为探索潜意识的手段之一,弗洛伊德给予梦以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批判了过去将梦视为无意义的理论,认为梦是个人潜意识梦念(dream-thought)为了避开稽查作用而伪装的结果,因此追寻梦对于了解个体的潜意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后,不论是弗洛伊德的大批追随者,还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者,都将释梦作为临床实践的一部分。但在这些人中,对梦的研究走的最远,扩展最深的就非荣格莫属了,荣格在有关梦的本质和功能、释梦的技术,梦的材料来源等问题上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有很大的差别。
下面先介绍下荣格梦理论的理论背景,在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后,将具体介绍荣格对于梦的本质、梦的功能和释梦技术的看法,最后将荣格的梦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梦理论差异做比较,以期对荣格梦理论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2 荣格梦理论的理论背景
2.1 梦和心灵系统的关系
梦是探索潜意识的内容。荣格将心灵分为意识(consciousness)、个人潜意识(personal consciousness)、集体潜意识(collective consciousness)三部分。
他把意识界定为精神事实对于自我的一种关系,他认为当自我与各部分材料——来自外界环境的和内部的材料——发生联系时就成为意识。个人潜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使用的潜意识概念,它相当一个容器,个体压抑的不为社会与个人所接受的冲动或一些忘记的以及强度太弱的体验都被贮藏在个人潜意识里。在荣格看来,个人潜意识是相对的,其内容是能够被认识的,个人潜意识内容是产生梦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个人潜意识中,一组组内容会簇拥在一起,形成簇群或簇丛,荣格称为情结(constellation),通过词的联想测验法可以认识到情结的存在。弗洛伊德认为情结起源于早年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对于一些个人情结而言确实如此,但荣格认为还有一些情结的起源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原因就根植于集体潜意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