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联系我们
易明心理网 西山工作室
西 山易明心理咨询网 >> 理论探索 >> 他山之石 >> 荣格梦理论简介(3)
何谓个体化,如何达到个体化?个体化即是心灵系统各部分功能的分化、细化、平衡的发展,并力图达到统一的人格。他认为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可以自主地与其它部分逐渐分化开,每个系统象有自己的生命一样,在自身中逐渐演化,从单一的结构发展成复杂的结构,当然并没有人达到人格的完全分化、平衡和统一,但这种个体化的倾向是与生俱来的。人格的某一系统的扩张将导致人格其它组成部分被忽略,达到一定程度,人的意识行为将缺乏热情、活力和自发性,甚至以神经症的形式表达出来。
个体化的过程是原型寻求表达的过程,由于个人遗传、家庭、社会文化等因素,个体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有偏向性,人格系统中最柔弱的部分、被压抑的、未分化的部分在梦中或幻想中以象征的形式出现,然后以适当的形式,如画画,将象征对象化,并使得个体充分了解画中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客观事实与过程在人脑中典型的、反复的表现,通过这个过程,他开始发现自己的新自我,其内心深处的活力透过画表现在纸上,自我也被激励起来。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期待一个完美的人格,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正是通过人格中最柔弱的部分来接触到内心潜意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经症也是个体努力补偿、调整自我的方式,其意义不完全是消极的。
从前面的阐述可以看出荣格将心理事实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在个体幻想和梦中,通过创造性表达,原型得以表达,个体达到态度改变,这种效果正是诉诸于心理上的暗示性影响,而这个过程也是个体化的过程,是心理治疗追求个体完整性的一个阶段。“能够领悟象征中所包含的意义,透过象征来感受原型和潜意识,不但是心理分析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自性化过程中的重要途径,是心理分析的重要工作。”在对梦理论的理论背景有了大概的认识后,下面的内容将从梦的本质和功能、释梦技术三个方面具体介绍荣格分析心理学梦的理论,并将其与弗洛伊德梦的理论做一比较。
3 梦的理论
3.1梦的本质
荣格认为梦是自我调节性精神系统的自然反应,是精神系统自我调节的方法。即是说梦是对我们的意识态度所产生的反应,正如当我们过量进食或进食不足、或以别的方式戕害身体时,有机体会做出的反应一样。
人们会做各种各样的梦,梦的材料可以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来自个人潜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梦是可以通过梦者提供的材料和联想得以解释的,但对于一些萦绕于心的梦、或一些高度诉诸于情感的梦,做梦人所展现的个人想象常常不能使人得出满意的答案。这些梦中的内容成分并非属于个人,也不可能起源于梦者的个人经历,这些内容是来自集体潜意识的原型意象(archetypal image),这种梦称之为重要的梦或异梦(big dream)。当潜意识产生断层或纷乱时,这样的梦就会出现。
梦是沟通意识与潜意识的有效途径,它是将潜意识的反应或自发性冲动传递给意识的正常现象,荣格认为梦中不存在伪装,梦中的一切都应该被当作正正当当、真有其事的东西,只是由于我们不了解梦的语言而无法理解梦罢了。
弗洛伊德释梦寻找的是情结,荣格寻找的则是潜意识对情结做了些什么。对于荣格来说,梦象征,是各种原型朝着个体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试图统一成一个和谐、平衡整体的一种尝试。通过理解梦象征,可以带给梦者启示性的东西。
3.2梦的功能
荣格认为梦的功能有两个。一个是补偿的功能。“梦的补偿并不是简单的心灵对抗。从肯定到否定,都是梦对意识状态进行补偿的方式……,在梦中最常见的是,做梦者对梦中某一具体情境不作任何评论,就表明这是一种对意识状态的肯定,有的梦是通过对做梦者意识态度加以夸大进行补偿的,还有一些梦则与意识情境有一点不太一致的方面,因此只提议做少量变动,还有些梦表达的观点与意识态度相反,这类梦一般受意识态度不适当或出现错误的情况下才会发生[8]。”补偿常会以想象性愿望形态出现。它们试图补偿那些心灵的被忽略的,因而尚未分化的部分,从而试图达到心灵的补偿。补偿是对意识态度所产生的反映,人格的某部分在意识中扩张将导致潜意识的补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