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心理咨询网 >> 岁月心迹 >> 灵性之境 >> 激情帝国(上)(1)(4)
激情帝国(上)(1)(4)
时间:2019-03-20 点击:
4、明月王国
“殿下,阃间将东方探险队报告送来了,他们想先修筑一段路,设立军屯,以便进一步深入,直到通向苏国。”侍臣九头猎狗趋近说,他手里捏着一团帛布。他四十多岁,瘦脸苍老而多毛,眼神阴沉敏锐。他是明月王姚凉的父亲姚启先用一只因长有九颗脑袋而苦恼不堪的稀奇猎犬向木干族首领换来的木干族青年奴隶,就以九头猎狗命名。让他伏侍襁褓中的姚凉,他二十多年寸步不离姚凉,忠心耿耿,如今成为细心谨慎而又非常能干的侍臣。
王座上端坐着明月四世王姚凉,蓝周高原的主宰者。他是个二十六岁的青年人。明月王从祖辈开始四代人从逃亡奴隶起步,拼搏奋斗直到加冕为王,其血腥、痛苦、豪情深深打动了蓝周高原的人心。明月王姚凉浓眉大眼,阔鼻大嘴,神情强悍英锐。他身材雄伟,精骑射,武艺高强,性格豪爽豁达,为人英明果敢,仁慈公正,战斗时常身先士卒。明月姚氏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推翻了卫人的统治,把贫瘠的蓝周高原经营成一个朝气蓬勃的王国,给所有的子民以信心和力量,并在周边地区产生震撼,让五百里星星峡外草原和森林湖泊之王、自称万王之王的提坦王提磨儿·拜珍睡不安稳。
明月王打开帛布,一张地图展现在眼前。上面是各种符号书记,溪流、开阔地、山峦、森林、湖泊、瀑布、居民点等。妮石的助手姬四被召到大司马府述职,这是大司马府的掌书记官按照姬四的阐述和他带回来的妮石的报告和草图画成的。
明月王仔细察看着望齐山区的崇山峻岭和大峡谷。最大的开阔地不在幽谷里,而在接近高山湖泊的台地,冷杉林旁边,探险队长妮石标明这里是军屯的绝佳处,湖边可以捕鱼和种植青稞,高山草甸可以牧羊。探险队线路翻越山梁,从悬崖向下进入林子。队长妮石还在继续前进。明月王对妮石的安排感到非常满意,心想:这个百夫长会动脑筋,又敢担责任,心思细密,很不错!回来一定要重用他。
为了拓展未知的疆界,寻找通往东方的捷径,明月王第二批派出了六十名轻骑兵,分三个小队,分别从东北、东南和南三个方向向深山进发,最后到达东方地缘的只剩下这一个小队的人。东方探险这件事是明月王亲自过问的。半个月前,九头猎狗报告说北方提坦王提磨儿·拜珍派人送来了东北小队的十五颗头颅,并附一封信:“别来咯吱我,朋友!”提坦国的势力已经深入天更山区,占领了东部的长寿峡口,天更山许多部落以木干人起头,已经臣服于他,包括原先表示效忠于蓝周国的磨吕人。提坦王将另外五个俘虏吊在他的乌恰草原王庭大帐外的剥皮杠上,割掉他们的睾丸炖了吃。这个消息让明月王姚凉又惊又怒。南路传来五十年前被卫人击败的努族人已经复兴的消息,探险队在土塬城南五十里的山林里遭到伏击,全部遇难。努族对蓝周人的仇恨从卫人统治蓝周的时候就开始了。这支来自南方丛林的种族一进入蓝周地,就与卫人开始了血腥对抗,并被重新挤压进丛林。
“九头猎狗,传令召集御前会议。”
“是,殿下。”
在五百多年前卫人统治前期,蓝周地是个十分封闭的撮尔小国,在高原的丛莽中与野兽争夺生存的空间,那时候星星峡河道急流澎湃,长寿峡更是云深雾锁。卫人的祖先跟蓝周地许多其他民族一样,都是因为人口繁衍和部族战争从天更群山被迫迁徙下来的。天更群山里遍布着世代血仇的部落,隔绝了蓝周地卫人与外界的联络。但是蓝周卫人得益于古老信仰的凝聚力和种族文化的创造力,且从原先在天更山区时的半牧半猎的生活方式改变为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得高原地气,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因而日渐繁盛,侵凌异族,逐渐征服了大半个高原。
约五百年前,在大司祭的动议下,蓝周卫人在星星峡口的星魄河中游筑天定城,掘明池蓄水,又接通墒青河和星魄河分其流,终于断了星星峡河道的水流,使天更山北部最强盛的木干族衰落,解除了北部威胁,并打开了与外部世界联络的北方通道。星魄河断流之后两百多年,星星峡成了凛冽的北风风道。河底原先的淤沙被刮净,露出底面岩石和硬土层来,遍地砾石。千万年水浸加两百年风蚀,使河道两岸在绝大多数地段变成了断崖,使星星峡成了一条自然形成的大道,许多地段干旱得寸草不生。峡谷中部原先有个小山头形成的砂洲,现在成了马市。当地的木干人靠从北方提坦地贩运马匹给高原的蓝周人为生,蓝周人的铜器和陶器、帛布等也运到这里来卖,渐渐兴旺起来。星星峡商道成为蓝周人最主要的商路。从雪山上下来的另一条溪流原先在此与星魄河交汇,如今成为孤流绕过马市沙洲的左侧,郁郁寡欢地流向提坦东部乌恰大草原,汇入来自天更山区的溪流,才重新欢腾跳跃着经过北方森林,扑进巴布坤湖的怀抱。这条时常断绝的孤流如今成了木干人赖以生存的唯一水源,他们每天要赶了驴子从山峦上下来取水。
墒青河因为星魄河增流而漫溢,使下游的湖泊成为巨泽,盛大的水气使蓝周国南部的气候变得温润许多。三百年前蓝周卫人逼降和收买了天更山东部的磨吕族和兕拿族,构筑了长寿峡栈道,建立起第二条商道。两条商道均连接到天更群山北面的乌恰大草原,那时侯,乌恰人的西支后裔提坦人刚刚兴起,与其他乌恰部族相互争斗不休。来自大陆东方更加强大富庶的梁国的铜器和丝绸,经过乌恰商人的转手,渐渐进入了蓝周王庭和大贵族的府第。而今,乌恰早已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梁国也早已被苏国取代,提坦人的势力如日中天,东部却因中部草原退化为荒漠的阻隔而衰退为野蛮人赫奴的游牧地。天更群山凶悍的部落依然没有什么进步,蓝周地卫人和其他民族则全部俯伏在明月王的脚下。连生活在雪山脚下的曾令卫人胆寒的古老的方施人也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明月王支配了。
尽管世界的格局已经翻天覆地,蓝周国却依然处于中古陶文化时代,文字体系很简单,生产方式以奴隶、自耕农为主体,交易货币有银块、铜块和帛布,但银块和铜块因自身体积小和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渐有取代帛布的趋势。蓝周人将银块和铜块铸成寸方,务求纯度,牙咬起痕的才能流通,通常用于大宗交易。帛布因其轻软,用于一般交易,也可制作成衣后进行交易。一件普通成衣费一丈布,值两丈布,能换两大车干亚麻或者五只羔羊。稀有的方施黄宝石和金子也是货币,但产量太低,无法满足需要,并且能拥有的只能是贵人们和大商人。而黄宝石的大小、成色在交易中最容易引起争议,因此虽然携带方便,却远不如银铜帛布受一般人的欢迎。
国王的各级大臣分为内外两种,内臣选拔家奴中的精英份子担任,一般没有封地,但做到象九头猎狗这样的高级身份也会有一小块封地。他们即使有了封地也很少住在封地,而是住在王宫里,其他级别稍高的奴隶住在王城里。而大司祭、大冢宰、大司马、大司寇、大司徒、大司空等六卿及各地公侯伯子南五爵属于外臣,除大司祭外,都必须向王宣誓效忠,六卿名义上也是王的奴隶,但其实他们和各地侯爷一样是中间层次的奴隶主,可世袭。他们都没有俸禄,而是靠王给予的封地的出产生活,并有向王纳贡为王服务的义务。王可以随意没收内外臣的财产。
内外臣中包括士这个特殊群体,都是男子,分为文武两种、上中下三层,靠王或者各地爵爷支付的俸禄为生,为王或各地爵爷服务,从事行政和军事活动,在各地爵爷手下也称为家臣,他们来自奴隶精英或者自耕农、商人家庭。国王的宗族、外臣、诸侯领主和士人因宣誓效忠于王或者各级领主爵爷,只是半自由人。蓝周国真正的自由人只有七种:国王和王后、祭司阶层、商人、手工业者、艺人、有土地的自耕农、方施猎人。
自耕农要缴纳捐税或者提供武装骑兵代替捐税,如果得了王的爵位封赠或参军,自身就成为外臣了。自耕农开垦荒地须经过王的大司农允许,第一年收成全部归自己,免捐税。蓝周国自耕农的税率是十成取二。因此他们往往喜欢生养儿子,培养他们成为士人特别是国王的骑兵,这样不仅少交免交捐税,还能拿俸禄,这是蓝周国军力强盛的奥秘。但蓝周国对骑兵的挑选十分严格,骑兵的总数量受到限制,因此能当上骑兵,特别是重装骑兵,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自耕农的儿子们宣誓效忠成为士人后就很少有自由了,比奴隶略强些,除非主人解除他们的誓言。年老或伤残士兵退役都要举行解除誓言的仪式。
蓝周人的头发,男性留双鬓并编成辫子,女性留覆额掩住面容,余皆剃去,以减少虱子,适应粗放的生存环境。不论男女都剃成光头的,是真正底层的贱奴,他们没有任何财产,靠繁重的杂役换取主人的豢养,他们来自被征服民族、破产卖身者。又有两种:各级奴隶主以及商人和自耕农蓄养的家奴、佃奴和国王的戍边奴。贱奴的后代还是贱奴,士人的后代要看他宣誓效忠前的身份是否是自由的,但多数士人的男性后代仍然在主人的庇荫下担当士人以保障生活,因此奴隶主的手下士人及其家属又被称为部曲,介于奴隶和自由人之间。女性贱奴可以在主人的允许或赏赐下嫁给士人或自由人而改变身份。王畿和大城市都有奴隶交易市场。自耕农家庭那些成不了士人的剩余男子没有足够的土地,首先选择经商做工一条路,因此蓝周国商人和手工业者、流浪游艺人中有个奇怪特征,就是侏儒、瞎子、瘸子等残障者较多,他们如果经商失败而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就只好卖身为奴或者自杀弃世。
明月王沿袭卫人时代的三公六卿体制来组成中央政府核心,没有进行制度创新,但唯一的不同是从卫人时代频繁的奴隶起义中汲取教训,规定贱奴严禁携带武器,违者立斩。因此各地侯爷们不再用贱奴担任护卫、巡更、司阍等工作,而改用部曲。铁制农具的大量应用、方施战争后奴隶来源的减少和自耕农及部曲人口的增长使蓝周国显露出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转型的端倪。
蓝周地各民族在卫人统治时期就拥有一致的宗教信仰,他们崇拜祖先神和太阳神。自古流传着的说法是:蓝周地各民族的共同祖先来自浩瀚太空中遥远无比的天狼星。祭司们是能够与祖先神和太阳神沟通的特殊群体,他们掌握着一套代代相传的神秘的学问,可以预测天文地理、王朝兴衰,可以医治疑难病痛,甚至可以移山造海。星魄河的断流就是他们的杰作之一。据说道行高的祭司能够看到地下藏物,能够穿壁而行。每年冬天冬至日,各城市祭司要在寺庙里召集民众,主持为太阳添火的仪式。祭司们都是一些为人平和坦荡,与世无争的人。祭司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并不问出生家庭,是否奴隶,却非常在意人的禀赋天性。大司祭驻节在王城东北方向五百里的含泉湖边的春城。每年春天他的使节就开始装扮成商旅猎户巡行乡野,到各个村庄里寻求禀性温和恭顺而又显得孤僻自闭的聪明孩童,点了名册,在夏天的时候照会各地领主,用牛车装载列入名册的孩子,到各城市的寺庙里受训。出于对神明的敬畏和承诺,领主们会严格执行大司祭的请求。训练内容包括颂经、唱歌、鞭打、挨饿,那些能在恐惧中始终保持耐性和灵性的孩子最终被留下来,在冬天集中到春城学习。在那里他们将拥有有美好的食物、洁净的白色亚麻袍和温和睿智的师傅。全国每年最终能集中到春城的孩子不会超过五十个。他们在春城学习满十年后就会被分配到各地城镇的寺庙,为当地领主和民众服务。他们必须终身禁欲。祭司们靠领主的捐献和民众的报酬,以及国王恩赐的田产奴隶生活。出身贵族的祭司是很少的。
六卿接到通知率领扈从从各地封邑赶到王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