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明心理咨询网 >> 岁月心迹 >> 灵性之境 >> 激情帝国(上)(1)(7)
激情帝国(上)(1)(7)
时间:2019-03-20 点击:
7,圣徒光辉
妮石被两个公人押解到独山府,明玉成索性就把他作为龙虎派邪门道士葛武的同案犯,判他跟葛武一起到东海飓风岛煮盐。他们这一批人犯总共有十一人,十个人用绳子穿了起来。那个叫葛武的道人戴了副特大的铁枷,锁了脚镣,依然举止轻松,笑谈自若。他身材矮小粗壮,虽其貌不扬,却眼露精光,摄人心魄。妮石根本就不认识葛武,但也感觉到他是个奇人。葛武看到妮石枷头犯由牌上写作自己的同案犯,脸上便流露出嘲讽和不屑来。他直呼妮石为兄弟,妮石却因伤痛,只报得苦笑。妮石心里后悔,没想到一进苏国竟然遭此厄运,思量着如何摆脱枷锁,逃回蓝周去。如今身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寻思结交几个生死朋友,他日也好有个帮衬,便暗暗留意,设法与葛武亲近。
犯人中有一个人却塞在槛车里,是前独山府学正兼天长县令,犯了“伪学惑众”的罪名,被刑部点批流放东海飓风岛。这回押送犯人的是独山府的公人,由一个年长的差拨率领。
差拨带着一行人去往水运码头,那里有租好的官船等着。槛车中的前学正云仿吾脸色苍白,紧闭着双目,忍受着槛车造成的屈辱和不便。沿途哭泣送行的百姓几乎把道路塞断。守备不得不调动厢军府兵沿途警戒。沿街若干胆大有头脸的富户商人往押送公人手里塞银子,嘱咐他们要伏侍好清官和圣人云仿吾。
这云仿吾不是平凡人,他年近五旬,额头宽阔,修眉长目,鼻如悬胆,白净面皮,唇间颔下蓄寸许胡须,面貌极为清朗,体态微胖,五短身材,浑身散发着亲切的气息。他是苏国最有名望的圣教传人之一,是当代最有争议的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苏国人将一千三百多年前形成的儒教作为立国之本,创始人许由被前梁朝皇帝追封为成国公,于是后世就将儒教尊称为成公圣教。读书人无不学习成公圣教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皇帝也总是从熟读成公圣教经典的知识分子中挑选人才帮助他治理天下。前梁以前采用地方官员保举、荐举的方式选拔人才,从前梁朝开始,国家设立科举考试制度,用分科目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各类不同人才。于是读书人对成公圣教更是精研有加。云仿吾的父亲在天下最知名的云中道横山书院担任讲师,云仿吾五岁开蒙于书院,七岁就能全文背诵圣教的五大经典:《纶语》、《太学》、《中用》、《上书》和《孟思》。十一岁就中进士,成为苏国历史上最年少的进士。先皇喜他年幼老成,任命他为太子少保,令他在后宫伴读,辅导皇后所生的准太子司马蓉的学业。司马蓉登基后立即任命他担任左仆射,遂又成为苏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宰相。但酷爱独立思考的云仿吾却从圣教的核心价值观“仁”字出发走向“恕”,阐述“是人皆有君子与小人之两心两面,相互消长,因人而异”、“小人独善维生,司口体之奉,如人之幼;君子兼济乐群,当君庙之任,似人之长”、“仁者,君子之爱小人而小人之慕君子也”、“君子者,内以君子御小人;小人者,外见小人藏君子”、“教之有得,幼而君子;教之有失,长而小人”等等非常启发人的道理,推演出一整套“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系,倡言“将心比心,博爱平等,君子与小人相依互存,利益平衡乃至大之法,各色人求同存异,共建世界大和”,才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
民本思想的源头在成公晚年最为赏识和推崇的关门弟子孟墨,但这股思潮一直是成公圣教宏大体系的一支潜流。孟墨出生墨族,游学北方,而以墨为名。孟墨虽被学界尊为亚圣,其代表作《孟思》里的文章言论却一直受到忽视和曲解。他的出身也使他的学说不被当权者重视。在当权者和在野者的利益博弈中,圣教主流是从“仁”走向“义”,在价值观上扬君子而抑小人,在人生观上倡言自我牺牲,克己复礼。最终经成公的首座弟子贡渊的学生荀韩的张扬法治,建立起三纲五常不可动摇的秩序,而以“通过教化小人,使人皆为尧舜,终成世界大同”作为圣教的至高理想。荀韩因而被尊为季圣。云仿吾认为从荀韩开始,圣教被分裂成无法实现的理想和非常务实的态度两部分,不再是一个整体,而历代圣教大师们却都没有发现,还在实践中一边治理国家做实事,一边兴办学校讲理想。内在的分裂性冲突让他们呕心沥血、精疲力竭,却毫无觉察。他们以理想主义的激情高唱君本思想的赞歌,却不知道民本思想其实已经悄悄包含在“非常务实的态度”里面了。云仿吾所揭示的道理让皇帝和重臣们感到难以理解,并深感不安。他的民本思想可不象前梁开国皇帝所谆谆教导的“民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诸卿为政当以民为本”那么简单。他不仅是“为民请命”,而是颇有进一步“为民请权”的味道。
苏国是农业大国,丰富的粮食资源剩余推进了手工业、采矿冶金业和加工贸易的发达。但朝廷为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有效地控制税源,一直奉行重农轻商的政策,并强力垄断盐铁,实行专卖制度。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皇权至上的观念,使朝廷本能地要通过盘剥、交换、笼络和高压等手段压住贵族、富豪和平民觊觎公共权力的冲动。通过开科取士将天下英才纳入自己的统治体系里并用圣教统一和禁锢他们的思想,无疑是最为有效的策略。朝廷动不动就发布闭关令和禁海令,声称“泱泱大国,何求于人?”,以此雄视周边国家和防止不同价值观的输入。真纳、野麻台、珈师等国都上表称臣,一直在恳求开放边境贸易。有点军事实力但粮食一直依赖从苏国进口的隗磨国因海上贸易争端而与苏国交恶。苏国干脆实行海禁,想断绝隗磨国的粮源。海禁和闭关限制了苏国海外贸易的发展。士大夫们视创新发明为雕虫淫技,斥之为贪功近利,惑乱人心。富商巨贾虽坐拥巨资,却没有安全感,不得不上下贿买,以至玷污世风。
云仿吾一方面从孟墨“小人交相利”得到启发,即使在担任宰相的时候也经常深入市井民间,结交平头百姓,贩夫走卒,潜心观察和研究民间的利益流向。他尖锐地指出“当世之所谓君子耻言利而坐拥巨利”的事实,使其学说深得平民人心;另一方面,云仿吾本人却恪守君子之道,竭诚为公,为官清廉,深得士民信赖和爱戴。宦海沉浮三十年,他担任的最高职位是苏国的左仆射,即左相,后来官越做越小。但是凡是他管理的府县,百姓发财的机会就比较多,财富的积累也有保障。他的施政理念是“休养生息、藏富于民”,这个理念苏国建文帝司马蓉也一直基本上是崇奉的,使苏国在这数十年里益发富得流油,成就太平盛世。云仿吾认为人生而平等,倡导民胞物与,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呼吁宽容、博爱,反对暴力、偷盗、掠夺和复仇。虽然苏国等级森严,他的学说和人品还是在朝野都赢得了极大的声誉。他的民本君轻思想和著名的论述“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使某些人感到受了伤害,大多数权贵都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十分妒恨。
为表示对他的人品学说的尊重,及表达少年相伴的情谊,苏帝恩准他见驾不跪,他是苏国唯一可以站着见皇帝的人。但苏国素有外戚担任右僕射的传统,这些来自民间文化不高的新贵因为自卑和猜疑,大多演变为搞阴谋诡计的行家。他们靠姐妹女儿当上皇后或贵妃获得殊荣,在那些靠读书或武功出身的官员面前总有被欺负的感觉,报复心在自身实际受到鄙视之前就预先产生了。外戚与其他官员似乎天生合不来。云仿吾的施政渐渐让外戚甚至皇帝本人不太舒服,他与苏帝每次促膝谈心的结果都是自求降职减薪,苏帝不同意他回老家赋闲写书去,却让他渐渐远离权力核心。他从左僕射改任太傅,又降为吏部尚书二品,再迁青平道布政使从二品,召回朝任监察御史,降天尽京兆尹四品,外迁北海知府,又内调翰林编修,改右补阙,直到四十七岁时外放边城,到独山府担任安西道学正六品秩兼领天长知县。但云仿吾职务越降声望越高,终于因为在独山府开座讲学被上峰罗织了“伪学惑众”的罪名下狱,判流放东海飓风岛。此时苏帝已经不知道了,因为五品以下官员的任免奖惩宰相说了算,外戚右相韩寿根早就看云仿吾不顺眼了。
到得船上,差拨就亲自为云仿吾打开了槛车,命人取热水为他暖脚。云仿吾脸色渐渐开朗,对差拨说:“难为你冒这么大的风险照顾一个罪人。”差拨说:“大人放心,都是自己兄弟,没人去瞎嚼舌头的。”船家和公人对云仿吾都十分谦恭。云仿吾又说:“他们也十分可怜。”于是妮石等人也得到了较好的照顾。河面开阔,薄雾迷蒙,一路顺风鼓帆而行。有时风平浪静,就橹声爱乃。云仿吾始终和颜悦色,细细关切和询问每个犯人的情况,倾听他们诉说,给予劝戒和安慰,仿佛仍然是知县大人。他发现妮石并非苏国人,就决定教授他苏国语言文字,聊解旅途寂寞。他甚至还亲自为他清洗伤口,并让船只中途停靠,派人上岸去买硫磺来给妮石消毒,使久溃不愈的伤口终于结痂。
三清教龙虎派的江洋大盗葛武,正是云仿吾设计抓获的,初见云防吾也被槛,内心十分诧异,放声大笑道:“早知也有今日,云县令何必苦苦相逼啊!”云仿吾微笑自嘲道:“盗贼有道,君子也有道,殊道总要同归。”葛武叹息说:“武艺是能,文才也是能,异能岂可埋没!”云仿吾却勉励他:“东海晒盐,漂泊浮生终正果,将就好自为之吧!人生怎一个‘苦’字了得!”葛武大笑道:“西天日出,桀骜一世做英雄,成败尚无定论!劝先生不要太看人低了!”围观的众人都喝叫葛武“休得无礼”,云仿吾却喜欢葛武的豪气,眼神里透着赞许,展颜亲切地一笑。这一笑令葛武也暗地心仪。葛武所属龙虎派是三清教中唯一的秘密宗派,与其他宗派基本不干预世事完全不同,龙虎派以行侠仗义劫富济贫著名。苏国立国天下太平以后,因政府不断搜捕挤压,加上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使发源于卫黄道龙虎山的龙虎派日趋式微,四方飘零,几乎没有立足之地。这一路同舟共济,两人也少不得倾心交谈。葛武渐渐被云仿吾的民本思想所深深吸引。他被捕时就十分佩服云仿吾的才智,现在又接触领悟他的思想,才知道自己过去的作为不能从根上解决贫困和不公问题,且对勤劳致富者颇有摧伤。他也感激云仿吾的周全,并没有就地正法斩他的首级,而是促成改判流放,这样他就有机会东山再起了。他主动协助云县令为妮石疗伤,也弄清楚了妮石的来历,两人相交融洽,感觉十分投缘。
从独山坐船到大名,要经过十八府四十二县,历时两个月左右。大名是陪都,亚鲁河在此沿西南东北走向的玉龙山脉折向北海,苏国的帝京天尽城就在北海口。
苏国国土辽阔,山河壮丽,物华天宝,使妮石眼界大开。两个月的相处中,妮石感到自己的灵魂在升华。他从旁人口中得知云仿吾是苏国著名大学者和思想家,在学习苏语过程中,他了解了云仿吾的为人。妮石从内心钦佩云仿吾的才学,虽一时难以完全理解他的思想,但敬仰他的人品,不离左右。在葛武的建议下,他拜云仿吾为义父。云仿吾为他取了一个苏国名字:云龙生。“龙生”是取“戎地生人”的谐音,又包含着“生而如龙”的期许。作为一个文化很低,只会运用简单的象形文字体系表意的蓝周国年轻的百夫长,云龙生靠天赋的聪明、细心和稳重,学得很快。他阴郁的心情早已转好,身体也缓缓恢复。年轻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重又被激发起来。为了学习语言,他主动改变爱沉思的习惯,谈笑模仿,不断提问,到达大名城时他已经能熟练运用苏国的复杂语言,并对成公圣教产生浓厚兴趣。他的心灵里仿佛投注进了一道灿烂的阳光,一些从来没有思考过、关注过的事情进入了他的视野。他对他的家庭背景、生活的意义、他与国王的关系等,都有了些异样的、一时还说不清楚的新的感觉。他过去的生活经历太狭窄了,而世界却是那么辽阔!他内心生出想要毕生追随云仿吾的渴望来,云仿吾成了他精神上的父亲。
他们在车水马龙的大名水门码头上了岸,在人从中穿行,公人们保护着槛车。让道的人们议论纷纭,几个孩子向槛车里的云仿吾扔香蕉皮和小石子,被老差拨喝得屁滚尿流。新年伊始,水门码头上商贾云集,热闹非凡,货物上上下下,人流挨挨挤挤。论价的、争吵的、闲聊的、嬉闹的,声音鼎沸。苏国当代自度曲名家司马长卿有一首曲词专写大名的繁华:
“梁分墨守,北羽南龟(qiu)。正月时,都叫驻留。百重彩台糜酒食,千门妆舞笙歌,昭华几何?王城高峻,迎八方公侯;水门宽深,泊四海舰舟。三江春色收眼底,五湖骊珠照绣楼。熙来攘往竟日喧,蝇营狗苟。问胭脂河,最是铜臭;别聚芳洲,且莫回头。明烛煮夜未央后,新新旧旧,赚得英雄泪双流。”
大名是苏国的陪都,镇守大名的历来都是德威双著的王爷。大名雄踞苏国中央,亚鲁河折冲处形成一深水良港,东屏玉龙山脉,山东是青江北道米粮仓。山河形胜,水陆要冲,古代墨国和后梁国都曾定都于此,经营数百年,使大名成为天下第一大城市。街道纵横,闾阎宽深,店铺林立,招牌幌子竟相夺目。达官贵人的庭院水榭里梅花的香气飘逸出院墙,在街道上弥漫。平头百姓奔忙于生计的热情洋溢在街头巷尾。苏国南部九道一国参加秋闱殿试的举人已经三三两两招摇街头,他们在大名赁屋居住,结交官员,诗词唱和,弹冠相庆,等待秋天的收获。大抵半年时间用来苦读的并不多,用来向胭脂河买春,往聚芳洲行乐的倒不少。聚芳洲是歌姬舞妓的天堂,风流嫖客的世界,盛世繁华之经济潮流的泡沫顶点。司马长卿北返后,他在大名生活的半年中所填的词曲如今已经成了大名各家会馆堂所的新潮曲目。歌姬们边弹琵琶边唱咏,成了声色场所的靡靡之音,也成了富贵之家的优雅消遣。大名城街市的繁华让云龙生目不暇接。
差拨等公人找到大名巡防司衙门,将人犯临时寄住在巡防司的监舍里,安顿打点好,自己找官店住下来,准备歇一宿。办好住宿,差拨立即到南亲王宫外殿大名镇守使衙门的签押房去换关防文书,然后准备走红松关翻越玉龙山。尚有一个月的陆路,要途经五府十九县才能到达东海,这对槛车里的云仿吾来说是要老命的事情。
南巴亲王司马熏是苏帝的叔父,封地是整个三巴道蛮荒山岭,实授的职务是大名陪都镇守使,品位是正一品,是全国封疆大吏中最高的。三巴虽然荒凉,却是国土中央形胜、水陆要冲之地,夹在苏国三大水系亚鲁河、青衣江、红衣江之间。山高林密,鸟兽珍藏。围绕着巴东、巴南和巴西三大雪山,整个三巴道分为三大片人迹罕至的原始林莽。红衣江擦过巴南雪山的西南边缘折向南海。青衣江将巴南雪山从三巴分割出来,其中游丘陵地带就是远古巴国的地域。大名则位于起于巴东雪山的玉龙山脉中段,亚鲁河南岸,属河中道。
南巴王最富有想象力的事情就是首议开凿巴中沟运河,将均发源于东大洲西部雪域的苏国最长最大的三大水系之中青衣江和北亚鲁河,在中游联结起来。古墨国人开凿邗渠连接青红两江,前梁末年开凿北运河连接青衣江下游支流和亚鲁河,开凿南运河连接青衣江和珍珠河,灌溉之利造就了天府、青南、青北三大米粮仓。巴中沟运河不起灌溉作用,南亲王的设想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而且山岭地带开河难于施工。
安西道押解囚徒的文书送到,本来都是书吏处理,南王从不过问,这天却偶然心血来潮到外殿签押房转转,随手翻看书吏处理好准备发出的文书,见到犯官云仿吾的名字,急忙命人传令召见。差拨得旨,飞也似地跑去巡防司衙门,催促众人急将云仿吾解往南王宫。
一进宫门,南亲王就命人砸碎了槛车,在文书上批字道:“因道路险峻不便行车,本王令其徒步。” 一边早已经写了奏折给苏帝要求赦免云仿吾。他为云仿吾准备了香汤沐浴,留在宫里招待了三天,回忆感叹当年在内廷太学的读书生活,请教了一些圣教疑难问题,又赠送金银礼物,给飓风岛总督郭亮写了封信嘱独山府差拨带上,才唏嘘而别。
两天后他们进入玉龙山区。他们沿着平坦的驿道行走,正当冬去春来,林木繁盛,枯枝吐出新芽,满山梅花竟放,百鸟鸣啭,景色宜人。山势渐峭,红松关在望了。两匹快传驿马从旁弛过,驿卒背负黄色包裹。云仿吾知道他们传的是圣旨。
果然,他们一行到达红松关城就被领到守备殿前点兵场。守备府文书参军高声宣读圣旨抄件:“皇儿麟十一岁,立为太子,迁居东宫。普天同庆,大赦天下。流者允其返乡。建文二十二年春。”他们赶上好机会了。云仿吾听旨,心中感到欣慰。他曾经抱过司马麟,在免除左僕射职务后他一度担任太傅,为司马麟启蒙,师生感情很深。司马麟是个禀性懦弱孤僻、郁郁寡欢、有点神经质的孩子。文书参军宣完旨,走向云仿吾拱手道:“晚生久仰先生大名,恭喜新生!”云仿吾也拱手:“托太子洪福,同喜!”差拨从守备府取得奉旨释放人犯的证明,欢天喜地地来与云仿吾告别,准备带了公人们回独山。十名犯人面面相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公人和兵丁们为他们解开绳索,打开枷锁,拍肩膀捶胸脯地道喜。其中八人是独山双流一带人氏,就与公人们结伴回乡。云龙生和江洋大盗葛武,一个是乡关遥远,一个是无家可归,且一路与云仿吾结下深厚情谊,决定拜云仿吾为师学习圣教,云仿吾欣然接纳。云仿吾把南亲王所赠财物和金银分给差拨等人若干作为川资,他们感激上路了。
守备王千设了便宴招待云仿吾,席间问道:“先生欲何往?故乡远在云中郡呢!”云仿吾道:“我看玉龙山地脉极佳,又与大名府人文荟萃之地不过三两日脚程,并且此地也是鄙人再生之地,十分吉祥。鄙人平生随遇而安,希望能在这山中找一处形胜之地,结草为庐,授徒为业,传播圣教,以度余生。”王千道:“先生正当盛年,怎么就急流勇退呢?”云仿吾笑道:“我已绝意仕途,专心著述,正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天下苍生。只一件事相求,凡有邸报,希望能允许我来阅读。”王千道:“岂能烦劳先生奔波,我差人誊抄副本送到山上便是了!”
云仿吾带着云龙生和葛武在玉龙山莲花峰广招生徒,结庐讲学。葛武和云龙生成了他办事的左右臂膀。那地名是大名府房山县莲花乡五家村。由于南亲王的庇护和周边地方故吏门生的大力支持,短短两年,在莲花峰五家村里形成了学生规模达到三千人的莲花书院,小小五家村两年内变成了街衢蜿蜒、车马不绝的山区小镇。一些怀抱勤政爱民的学者理想的官吏和少数热衷沽名钓誉的贵人与云仿吾都有交往并提供赞助或入股。两年内云仿吾带领师生起房盖屋,垦山种粮,在玉龙山脉中段的莲花峰下开创出一片文化基业。那书院的名匾乃是建文皇帝亲笔御书。建文帝接到南王奏章后立刻就下令赦免云仿吾。又想到他本来就在大赦之列,再说身边确实缺乏能跟左相雷震抗衡的很得力的股肱之臣,国家大事不如意者越来越多,弊端逐渐积累到让他厌倦憎恶的地步,不如格外加恩,重新起用云氏。但南王又报云仿吾绝意起复,正在经营莲花书院。于是长叹一声,却为书院题写了名匾,并封了一千两黄金以资助学,派人送到大名,由南王转交云仿吾。退求其次,他起用了云仿吾最得意的门生余大中担任吏部侍郎要职。
云仿吾对各种学术流派,只要确有建树的人才都抱兼容并蓄的态度,多方延请名师到莲花书院讲学,辩论。教师中有一半是从青江南道林家的风雨书院出道成名的,也有从遥远的卫黄道白鹿书院以及云仿吾的师门横山书院游学过来的,莲花书院学生中也有多人高中进士。云仿吾和朝野许多官员大吏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络和诗词酬唱关系,有些人很赞赏他的政治和学术观点,于是在朝野就渐渐自然形成成公圣教的“玉龙山清流派”。南王司马熏和吏部侍郎余大中等人成为这些人政治上的靠山。
其间葛武和云龙生两人奉师命下山去往北方云中道横山书院,将云仿吾的老母亲搬迁到莲花书院。云仿吾的父亲很早就病故了。